關稅戰的隱秘突圍路線,逐步浮現

作者 | 智谷趨勢內部研判團隊
智谷趨勢智庫為中高淨值使用者提供每週研判,為您解讀近期大事、會議以及趨勢信號。本週的智谷趨勢內部研判,為您深度解讀中美關稅戰、國內經濟趨勢訊號以及國際金融關係。掃碼訂閱可檢視解讀完整版。

"關稅戰突圍路線圖"

關稅戰後,政策走向是什麼?
最重要的是觀察最高層的動向
最高層非常短的時間內決定出訪越南、馬來西亞和柬埔寨,會見西班牙首相,可看出:
1、政策傾向以外需為重,以拓展國際戰略空間為重
2、刺激政策沒有馬上出臺,內需的位次並沒重大改變
2018年貿易戰,中國的迂迴策略獲得了成功,中企將東南亞國家當作轉口貿易和產能替代中心,極大抵消了貿易戰的影響,到2024年中國出口佔全球比重不降反升,貿易順差達1萬億美元,是2018年的三倍。
這一策略在 2025 年遇到了挑戰。
智谷趨勢研究員黃漢城認為,當下最殘酷的是,中方認為美國很難找到替代商品,寸步不讓;美方則認為中國很難找到替代市場,為了逼對方大幅度讓利不惜全球掀桌子,更是下死手準備徹底堵死中國的遊擊小道
這場史詩級對抗的結果,似乎不取決於中美自身能否扛得住,而是取決於第三方小夥伴能否扛得住
雙方都在爭奪對第三方的戰略影響。
23年最高層首訪是俄羅斯,24年首訪是法國、塞爾維亞、匈牙利,25年首訪是東南亞三國,我們充分感受到了貿易戰的壓力(並不像媒體紙面上說得那麼輕鬆),高層也認為是一個機會,正在謀求戰略突破。

關稅戰停火無望

關稅戰還要打多久?
最樂觀的聲音認為會很快停止,甚至有望實現大面積零關稅,但智谷趨勢研究員鍾灝認為,這個過程可能要持續幾年時間,因為特朗普長期的言論證明他極度推崇關稅並真的認為加關稅可以讓製造業迴流美國,而不是臨時性的談判策略。
關稅戰的緩和有賴於以下兩個條件:
1、他認為美國製造業有了起色
2、反對聲浪大到讓他無法忍受
而這兩個條件短期內都難以出現
再加上,特朗普目前在美國國內推動的減稅和去監管,相當部分已經獲得國會兩院的批准,這些措施能緩解部分經濟壓力,從而讓其在關稅問題上更有底氣堅持下去。
布蘭卡德經濟研究所的文森特·維卡德認為,中美可能在2026-2028年間維持高關稅對峙,伴隨間歇性談判。
經濟學人智庫也認為中美雙方可能在2028年前達成部分協議。
總之,這會是一場持續1-3年的“持久戰”
歡迎掃碼訂閱智谷趨勢內部研判 ▼
解鎖更多趨勢預測,及時調整決策
限時特惠價199元/年(原價299)

不放水的底氣有三條紅線

貿易戰對國內經濟衝擊迫在眉睫,但央行繼續選擇保持定力,不放水,認為臨到眼前再兜底也來得及。
4月13日央行旗下的金融時報發文《如何理解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引用官方學者餘永定的觀點:
第一,進一步寬鬆,需要等財政先發力,央行可以配合放水
第二,明確表達了放水(擇機降準降息)的三個條件,經濟惡化、政府大規模發債以及資產價格暴跌
智谷趨勢研究員老肥認為,經濟基本面是推動央行降息的核心原因,PMI(採購經理人指數)持續在50%以下執行3個月或是關鍵觸發條件,而匯率、發債節奏、金融市場波動並非決定性因素。
有理由推測,接下來央行不再執意將匯率穩在一個很窄的目標區間,匯率將會出現更大的波動,黃金買入動作也將持續。
本週最重要的一張圖:
不要低估關稅戰對個人和企業的衝擊
……
本期研判內容關注中美關稅戰。歡迎掃碼訂閱,解鎖更多趨勢預測,助你看清趨勢,及時調整決策。
掃碼加入【智谷圈】,閱讀完整內部研判
每週一篇大事研判,每月一場閉門直播
目前優惠價199元/年,約0.55元/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