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4月15日,特朗普再次在個人社交媒體上發文,他發了一長串的文字,談到了兩件事:
1.他稱:中國對我們的農民很殘酷。(他指的是中國125%的關稅將損害美國農民的利益);
2.他稱:中國剛剛違背了與波音的大交易!

可能很多人不理解,此事為何會讓特朗普如此暴怒?原因很簡單,拒收波音意味著:
1.中國對美國的反制,絕對不像美國副總統萬斯等人理解的那麼簡單,中國的反制不會僅僅是在農產品以及低端產品上,高階產品也一樣不放過;
2.這同時也意味著,作為美國製造象徵的波音,現在已經有了替代品,中國不但自己能生產大飛機,而且還能開闢海外市場;

3.對於近幾年一直因質量問題受到指責的波音來說,這將是沉重一擊。上個月,波音剛剛拿到了美國六代機F-47的大專案,這被認為是波音最好的翻身機會,而這個機會是特朗普給的。但現在,失去中國市場,波音就算有F-47專案加身,也一樣不好辦。更何況,由於中國在稀土領域實施的管制,F-47專案很有可能難以進行下去。
總之,作為美國製造業的拳頭企業,波音被“羞辱”,就跟直接一巴掌打在特朗普臉上沒區別。因此,特朗普會暴怒很正常。而白宮方面,現在對於中美達成關稅協議,也有了新的說法。
當地時間4月15日,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表示:中國需要賺我們的錢,現在是中國需要跟我們達成協議,而不是我們需要與他們達成協議!球在中國那邊……

最近幾天,白宮、美國財長以及特朗普本人,一直在反覆強調希望中國主動,去跟他們達成協議。而美國財長在4月14日當天,還特意向全球喊話稱:“越早來找美國談判的國家,將獲得更多利益”。美財長此番表態,像極了農貿市場搞大甩賣的話術。美方此前稱,已經有100多個國家排著隊跟美國談判,但現在看來事情並不像他們宣傳得這樣,真正願意按美國的談判路線走的國家寥寥無幾。
在這種情況下,特朗普有意對其它領域也進行更多豁免,日前他已經親口表態: 可能會對汽車業進行部分豁免。而且,他還解釋稱:改變策略並非出爾反爾,而是因為自己是一個懂得變通的人。果然,在他的字典裡沒有“輸”這個詞,他一定會想到好的話術解釋自己的“輸”。

綜上,中美關稅戰打了十幾天,現在的情況有了以下變化:
1.美國在低中高階產業鏈上,都被中國死死拿捏;
2.特朗普明顯很希望與中國達成協議,但他現在找不到臺階下,美國的盟友們和中國的友國們,都試圖看清美國的真實實力,所以他不敢輕易向中國妥協;
3.中國仍然持奉陪到底的態度,組合拳正一項一項往外打,在這場關稅戰中,我們有實力打一場持久戰。

數小時前,新加坡知名政治家李顯龍先生髮表了演講,他認為現在留給美國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同時他認為特朗普極有可能在惱羞成怒的情況下,對中國採取更為嚴厲的手段。李顯龍先生的話有一定道理,我們不能幻想著特朗普會馬上認輸,哪怕他心裡真的想,他現在也未必敢。更多情況,讓我們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