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任點亮革新之路
在智慧硬體與演算法模型萌芽破局之際,我們以動態健康監測系統(智慧終端 + LifeQ雲端演算法 + AI服務)為支點,撬動“治未病”的數字化預防革新。從高精度的全天候監測,到跨學科技術融合的智慧化守護,我們期待與全球頂尖科研機構、行業專家及每一位使用者攜手,將信任化為技術突破的基石。
二、產品生態
藍區健康助理(AI Agent)是整個健康管理體系的智慧中樞。
使用者藉助藍區健康助理,不僅能迅速獲取健康綜合概覽,清晰瞭解各項關鍵指標資訊,還能深入探究睡眠、心臟、健身、日常活動、精神等維度的詳細資料報告,並獲得專屬的個性化健康建議,使我們的健康維持在較高水平。此外,藍區健康助理能即時監測使用者連續生物指標的細微變化,敏銳察覺潛在風險,為健康保駕護航。
智慧終端
搭載高精度感測器,實現無感化即時監測,透過光電訊號採集技術,持續採集皮電資料。

高精度感測器結合輕量化機身與柔性錶帶設計
實現全天候舒適佩戴體驗
演算法核心
透過LifeQ雲端演算法,持續生成全維度健康指標,並構建起使用者各類個性化生理節律。

視覺化資料面板
(BioAge生物年齡/健康指數)
圖中資料提供者的實際年齡為28歲

異常指標三級預警
(後臺會及時推送至小程式或者微信服務號)

個人健康資料視覺化面板
雲端同步的終身健康檔案:
透過加密通道即時同步至安全雲端,形成專屬的終身健康資料庫。這不是簡單的資料儲存,而是基於動態監測的智慧健康圖譜 —— 從清晨的心跳到深夜的呼吸,從日常活動到深度睡眠,AI 演算法持續解析生理指標的長期節律,為您提供跨生命週期的健康趨勢洞察。
LifeQ雲端引擎:
它融合了系統生物學與雲端生物演算法,能夠充分依託智慧可穿戴裝置所收集的海量資料,對使用者的生理系統展開全面且精準的評估,同時精準計算出BioAge(生物年齡)和BioBoost(生命力提升)等關鍵指標。透過對包括⼼理、24小時睡眠、心率變異性和血流、活動時間等指標分析,結合先進的生物識別採集技術、科學驗證的演算法、全面的資料追蹤、以及與DNA甲基化的相關性研究,以此逐步實現了對近200個生理指標節律的精細分析,進而能夠全方位、深層次地瞭解人的健康狀況,甚至對預期壽命做出明確預測。

心血管演算法與可穿戴生物識別技術及相關學術海報

刊物發行
透過與 DNA 甲基化水平的相關性研究及可穿戴裝置的生理指標計算出與實際生理狀態更契合的生物年齡。
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bioRxiv預印本網站,已在學界引起廣泛關注。

對於醫學的理解,使得指標更加前瞻且系統
AI服務
我們的 AI Agent 是每個人的專業健康顧問,透過高效處理與分析生理資料,生成精準的健康洞察報告。其服務核心在於:
1. 深度資料整合與動態最佳化
突破傳統AI單次報告解讀的侷限,持續整合使用者長期、多維度的健康資料(涵蓋心臟、睡眠、日常活動、健身、精神五大細分指標),基於歷史資料深度挖掘,隨資料積累不斷提升健康評估與建議的精準性。
2. 私有化健康資料體系與長期記憶
構建使用者專屬資料模型,透過“長期記憶”功能沉澱每一次互動經驗,避免因資訊缺失導致的誤判,確保需求洞察更敏銳、健康分析更貼合個體特徵。
3. 即時互動與個性化指導
支援線上解答健康疑問,並基於私有資料輸出可操作的個性化預防建議,降低健康管理門檻,實現從資料監測到持續干預的全週期智慧化服務。
三、使用者價值:從資料到生命質量
1. 全面開源的資料生態,靈活定製健康服務
基於與LifeQ的深度合作,整合覆蓋生理、行為、環境等多維度的全場景健康資料,結合開源演算法框架,支援使用者及開發者按需定製個性化健康解決方案,打破傳統封閉式系統的限制,賦予產品無限拓展性。
2. 長期追蹤與獨家資料洞察
透過持續跟蹤使用者行為、睡眠、運動等動態資料,構建獨有的結構化健康模型,深度挖掘使用者潛在需求,提供精準的健康趨勢預測與干預建議,幫助使用者實現從“被動管理”到“主動最佳化”的轉變。
3. 以使用者為中心的隱私與體驗設計
堅持“純使用者側”定位,所有資料採集與使用均需使用者授權,杜絕資料濫用風險。同時,提供即時反饋通道與優先迭代權益,讓使用者深度參與產品共創,打造“陪伴式健康夥伴”體驗。
4. 核心差異化
不同於小米、華為等硬體廠商的封閉生態,我們以開源資料標準與演算法為核心,聚焦使用者個性化需求;區別於傳統健康軟體的單一功能,我們透過長期追蹤與互動,實現“資料-服務-使用者”的閉環共生,重塑健康管理行業的服務標準。
四、加入健康共創生態
首批種子使用者測試名額已發放完畢,感謝所有早期參與者的積極響應!
1. 預約產品測試資格
若您希望深度參與後續資料驗證實驗並獲取產品測試資格,請透過以下方式報名:
關注官方服務號:藍區科技服務
在後臺留言回覆【預約測試 + 姓名 + 聯絡方式 + 產品訴求】
我們將根據留言順序先後和硬體數量陸續釋放後續測試名額。
誠邀您成為健康革新的先行者,與我們共同探索健康生態的未來!
2. 開放合作招募,共建科學健康生態
個人合作:
長期受慢病困擾或擁有獨特健康經驗的使用者,可提交經驗方案至平臺。
專家合作:
邀請醫學、營養學等領域專家入駐,提供AI Agent開發支援,共享資料驗證成果與商業化收益。
機構合作:
與醫療機構、科研院所聯合開展健康資料研究,合作開發智慧化健康應用,探索B端服務場景。
五、研發迭代計劃
測試版:
2025年3月:內測版0.1
2025年4月:內測版0.2
2025年5月:內測版0.3
正試版:
2025年5月30前:正式版上線 1.0版
六、服務邊界宣告
1、裝置相容性
適配iOS系統及Android 系統,覆蓋主流智慧手機型號;
2、服務邊界宣告
排除範圍:平臺所有健康建議均基於資料分析與演算法推算,不替代臨床診斷,不提供用藥指導,重大健康問題需優先諮詢專業醫療機構;
應急處理:系統監測到異常生理指標(如持續高心率、血氧過低)時,將即時推送預警通知,但僅作為健康警示參考,使用者需結合自身情況採取進一步行動。
當健服務成為生活標配,當跨學科技術融合催生出更智慧的健康守護,我們共同播下的創新種子,正生長為改寫數億人生命質量的參天巨樹。

點選關注線上藍區服務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