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聲音經典科普好文回顧
2020 年 8 月 28 日,埃隆·馬斯克又召開了引人矚目的釋出會,公佈了 Neuralink 公司在腦機介面技術研發方面的最新進展。這個新聞在科技產業界立刻引起了強烈關注,不僅僅是因為馬斯克這個人本身自帶流量,更重要的是,腦機介面這個領域目前確實是全世界都在關注的一項新科技。

這場釋出會全程有一個多小時,釋出會之後,我很快看到了各類報道,幾乎所有科技圈的媒體都寫了長篇文章,有盛讚的,有冷嘲熱諷的,也有告訴大家別太當真的等等,總之各種觀點非常多。
說實話,有很多媒體報道都不實,要麼把一些東西講錯了,要麼就是過度解讀。我的習慣是,在談一個熱點新聞時,第一重要的是先擺事實,然後才能談得上有觀點。假如事實都沒有完全弄清楚,那麼建立在此之上的觀點就是根基不穩的。
讓我先從馬斯克的這場釋出會給你講起。我下面就化身為馬斯克,來給你介紹“我”公司研發的最新技術:








剛才我給你們演繹的就是馬斯克這次釋出會最精華的一些內容,我相信,看到這裡,大家對腦機介面應該已經不陌生了。
我想大家都很想知道這個技術到底有多牛,它意味著什麼?
在專家圈子中,幾乎沒有爭議的觀點有以下這些:
1.
Neuralink 目前還只是一項技術的雛形,連產品都還談不上,千萬不要過度解讀。
有些人驚呼,用不了多久,我們就可以用腦機介面傳遞思維、上傳下載記憶,現實版的駭客帝國已經不遠了等等。這些言論你都可以一笑了之。要知道,人類的大腦擁有百億級規模的神經元數量,Neuralink 目前的這點能力相對於整個大腦來說,只不過相當於在一片海洋中投下了一個小小的信標而已,還差得太遠太遠。正如馬斯克團隊自己所說,Neuralink 在未來最有可能的應用還僅僅只是幫助高位截癱病人恢復部分行動能力。

2.
Neuralink 在腦機介面的工程技術方面有一定的突破,它現在能把感測器做到這麼精緻小巧,而且還能用手術機器人來完成植入,是非常驚豔的。
把產品做小做精緻、且易於使用,從科研的角度來說,具有重大意義。它意味著可以讓更多的志願受試者參與其中,收集更多的大腦訊號資料,這對於解碼人類大腦的電訊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3.
馬斯克在釋出會上號稱 Neuralink 不但能接收訊號,還能給大腦發射訊號。但是,釋出會並沒有展示出這一技術,這說明,要麼馬斯克是在吹牛,要麼就是雖然能發射,但是發射了對小豬也完全沒影響,或者達不到預期效果,所以沒法展示。
4.
透過 Neuralink 的訊號來準確預測小豬關節的位置,這個實驗或許能讓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感到驚豔,但是在業內專家們的心中,卻激不起一絲波瀾。因為,這在腦機介面這個領域中,早已經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另外一種把電極像戴帽子一樣緊貼在頭皮上的非侵入式腦機介面就能做到,根本不用大動干戈地在頭骨上開個洞。

上面這四點是幾乎沒有爭議的業內觀點。下面則是一些有爭議的觀點:
1.
腦機介面的理論根基是不是對呢?
馬斯克在釋出會開場談到的那些關於人的情緒以及意識活動與腦電訊號之間的關係,到底是不是正確的呢?這些電訊號真的能反映出我們大腦的意識活動嗎?而影響或者發射這些訊號,就真的能影響人的意識活動嗎?對不起,現在還沒有證據。既沒有證實的證據,也沒有證偽的證據。腦科學家們還在為此爭論不休。
我個人對此的淺見是,電訊號是人類意識活動的附屬物,並不是人類意識活動本身,Neuralink 的原理無法實現人類記憶的讀取和回放。
2.
腦機介面技術的研發是否有違倫理呢?
著名企業家周鴻禕表示,馬斯克的這項技術相當於打開了“潘多拉魔盒”,“自己是強烈反對腦機介面技術廣泛應用的” 。而馬斯克自己認為,人類無法打敗 AI,唯一的出路是加入它們,加入它們的技術路徑之一就是研發腦機介面技術。
我個人的淺見是,腦機介面技術不會是潘多拉的魔盒,這種擔憂就跟擔憂核能利用、器官列印、基因編輯、細胞克隆是潘多拉的魔盒一樣,未來會證明人類有能力處理好技術與倫理之間的關係。甚至,會因此誕生新的文明倫理。有些事情是自然選擇的結果,是不可阻擋的。

今天這篇文章不像我之前的一些文章,總是給你擺一堆的資料和信源,然後有較為明確的結論。今天的話題有所不同,腦機介面依然還是一個非常前沿的科技話題,在這個領域,有定論的東西實在少之又少。人類在這個領域的探索,就像摸著石頭過河,也像是在黑夜中摸索著前行,我們不知道正確的路在哪個方向。但探索未知不正是科學的魅力所在嗎?
更多話題
關鍵詞
腦機介面
馬斯克
技術
大腦
機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