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關稅引發擔憂亞裔社群擔心食品價格上漲

複製連結或點選閱讀原文直達“大荘家”
hhttps://www.pechanga.com/entertain/rainie-yang
據美聯社報道,在特朗普總統宣佈對多國商品加徵高額關稅後,亞裔美國人和依賴進口食品的移民社群生出集體憂慮。許多消費者擔憂,他們日常從大華(99Ranch Market)、H Mart等亞洲超市購買的進口商品即將迎來漲價潮。
一位TikTok使用者感慨地引用韓裔美國音樂人扎納(Michelle Zauner)暢銷回憶錄的標題道:“我們都會在H Mart裡哭泣。”還有使用者紛紛曬出他們在“關稅前”從亞洲超市搶購的食品。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附近的大華超市,顧客奇塔姆努昂(Artis Chitchamnueng)表示,他無法在其他地方找到心儀的亞洲食品。如果價格上漲,將直接影響他的日常生活。社交媒體上的不少消費者表示,他們擔心以後難以負擔自己喜歡的進口食品。儘管主流超市也銷售部分亞洲品牌商品,但亞洲超市價格往往更具優勢。例如,大華超市內一瓶18盎司的李錦記蠔油售價僅3.99美元,而在Safeway和沃爾瑪,價格分別為4.79美元和10.45美元。這些超市銷售來自中國、日本、韓國、泰國和越南的各類麵條、調味料、護膚品,為許多移民和國際學生提供了熟悉的味道和文化聯絡。UCLA國際學生託尼何(音譯,Tony He)表示,雖然關稅讓他感到困惑,但即使價格上漲,他依舊會到大華超市購物。“只要我還想吃亞洲菜,就會來這裡。”
全美範圍內,專售國際商品的超市和小型雜貨店年銷售額已達558億美元。據IBISWorld資料顯示,自2019年以來,該行業年增長率約為3%,預計到2029年將增長至超過640億美元。分析認為,亞裔和拉美裔移民人口增長以及年輕人對多元口味的追求是市場擴大的主因。
主流超市也在順應潮流,引入更多亞洲風味商品。西北大學凱洛格商學院經濟學教授南希錢(Nancy Qian)指出,即使是日常超市中的壽司米也大多來自中國、日本或韓國。她預測,關稅可能促使消費者尋找替代品牌或調整消費習慣。“我父母80年代剛從中國來到美國時,買不到他們熟悉的大米,就換了其他品種。現在的消費者、家庭和餐館也會想辦法適應變化。”
獨立亞裔雜貨店主也在為價格波動做準備。在羅德島普羅維登斯,南亞雜貨店“Not Just Spices”的老闆伊斯蘭(Mohammed Islam)擔心,印度和孟加拉國進口的巴斯馬蒂米、卡利吉拉米等主食可能會大幅漲價。關稅計劃對孟加拉國產品徵收37%、印度26%、巴基斯坦29%、斯里蘭卡最高44%的稅率。伊斯蘭表示,如果他不得不漲價,客戶會理解,“人們不會責怪我—大家從新聞上都能瞭解到,這不是我決定的。”
在拉美裔社群,消費者也準備調整購物方式。特朗普曾表示將對大多數墨西哥商品加徵25%關稅。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的Los Altos Ranch Market,顧客科爾文(Andrew Colvin)和阿維萊斯(Mario Aviles)擔心常買的農產品、飲料和零食漲價。科爾文說:“我一週大概要吃14個牛油果,現在可能會少吃很多。”他已開始囤積喜歡的椰子水。阿維萊斯則稱,如果漲價過多,他會減少消費:“不吃牛油果、芒果和橙子了。”
一些專家建議,適量囤積不易腐爛的商品是合理的,但不應出現疫情時期的“恐慌性搶購”,以免加劇短缺與通脹。雖然目前尚不清楚關稅成本將如何轉嫁,但經濟學家警告,低收入家庭將首當其衝受到影響。
<
  精選 · 推薦  
>

美國唯一上榜!入選全球最佳25個海灘
華裔男子駕車肇事後疑似已潛逃回中國

海關官員涉嫌長期受賄放行偷渡者

戳“閱讀原文”舉報禮品卡詐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