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曬“囤貨”影片!因受關稅衝擊,亞洲超市恐價格飆升

川普宣佈對數十個國家商品加徵超高關稅,此舉如同一顆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面,在亞洲超市及其他專門銷售進口食品的商家中激起層層漣漪,讓人非常擔心商品價格飆升。

消費者擔憂價格飛漲,囤貨現象湧現
那些經常光顧99大華超市和H Mart,選購日本丘比蛋黃醬、中國珠江橋牌生抽等品牌的亞裔美國人和移民,如今滿心擔憂價格走勢。“我們都要在H Mart裡哭了。”一位TikTok使用者感慨道,她引用了韓裔美國音樂人米歇爾·趙娜(Michelle Zauner)暢銷回憶錄標題《在H Mart哭泣》,而眾多網友也紛紛在社交平臺分享自己在加稅前從亞洲超市囤貨的影片。
川普針對其指控存在不公平貿易行為的國家所設的更高關稅原本計劃於週三一早正式生效,同時對世界其他國家的商品徵收10%的統一稅率。然而,不到14小時後,川普宣佈暫停除中國以外所有國家的加徵關稅政策,為期90天。
但在此之前,亞洲多國已被徵收高額“對等”關稅,韓國為25%、越南達47%、柬埔寨更是高達49%。在中國宣佈實施反制關稅並表明將貿易戰“打到底”的立場後,川普將對中國商品的稅率提高至104%,隨後又上調至125%。
在距離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不到一英里的99大華超市門店內,常客阿提斯·奇查姆努昂(Artis Chitchamnueng)憂心忡忡地表示,如果價格飆升,他將難以在其他地方找到喜愛的食品。這家總部位於加州的連鎖超市在全美共有58家分店。許多顧客在社交媒體上透露,不確定是否還能繼續在99大華進行日常採購。儘管一些主流超市也有銷售部分相同商品,但很多進口食品在專門超市的價格更為低廉。例如,一瓶18盎司的李錦記熊貓蠔油在99大華的售價為3.99美元,而Safeway和Walmart網站上的同款售價分別為4.79美元和10.45美元。
這些超市陳列著來自中國、日本、韓國、泰國和越南的各類麵條、乾菜、香草以及護膚品,對渴望故鄉味道的移民和留學生而言,是慰藉的來源。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國際學生何東尼(Tony He)表示,川普的關稅政策令他困惑,但即便價格上漲,他仍會繼續在99大華採購生活所需。“只要我還需要亞洲食品,我通常就會來這裡。”他說。
國際超市發展迅猛,關稅或改變消費格局
在美國,選購特定文化背景的食品、飲品和調味品早已不再侷限於超市中昔日那個商品寥寥無幾的“民族食品”貨架。根據市場研究機構IBISWorld的資料,全國範圍內的國際超市和小型雜貨店在去年共創造了558億美元的營收,自2019年以來,該領域的年均增長率約為3%。IBISWorld預測,到2029年,銷售國際品牌商品的雜貨店營收將增長至超過640億美元。
分析人士將需求增長歸因於亞裔和拉美裔移民人口的擴大,以及喜好嘗試新口味的年輕消費者的消費趨勢。為迎合這一潮流,大型超市和品牌正越來越多地上架或推出美式改良版的亞洲產品。西北大學凱洛格管理學院的經濟學教授錢南希(Nancy Qian)指出,主流超市銷售的壽司專用米通常也是從韓國、中國或日本進口的。她認為,加徵關稅可能會促使消費者尋找替代品來取代他們鍾愛的品牌。
亞洲、墨西哥超市積極應對成本上漲
在一些亞裔美國人社群中發揮重要作用的獨立商鋪也在為衝擊做好準備。位於羅得島州普羅維登斯的一家南亞小型雜貨店“Not Just Spices”的店主表示,他對從印度和巴基斯坦進口的巴斯馬蒂米或從他祖國孟加拉國進口的細粒Kalijira米等主食產品成本上升感到擔憂。在川普宣佈關稅延遲90天之前生效的進口關稅中,包括對孟加拉商品徵收的37%關稅、對鄰國印度商品徵收的26%、對巴基斯坦商品徵收的29%,以及對以肉桂和其他香料聞名的島國斯里蘭卡商品徵收的高達44%的關稅。
自1998年起經營“Not Just Spices”的穆罕默德·伊斯蘭(Mohammed Islam)相信,如果關稅影響了供貨,他不得不提高價格,顧客也不會責怪他。“人們不會抱怨,因為新聞裡已經說了。”伊斯蘭表示,“這又不是我自己在漲價。”
墨西哥超市同樣受到波及。川普曾多次威脅要對來自墨西哥的大多數進口商品徵收25%的關稅。在鳳凰城,室友安德魯·科爾文(Andrew Colvin)和馬里奧·阿維萊斯(Mario Aviles)通常光顧Los Altos Ranch Market,他們表示,自己購買的大多數蔬果和零食都來自墨西哥。這家設有熟食區和麵包坊的大型超市,是Heritage Grocers Group在6個州運營的115家門店之一。
“我們預料幾乎所有東西都會漲價,”為了應對價格上漲而正在囤購他最愛的鸚鵡牌椰子水的科爾文說,“我可能每週要吃14個牛油果,以後會少很多。”阿維萊斯則表示他不打算改去別的地方購物,如果關稅帶來嚴重的價格衝擊,他已經準備好進行剋制。“沒有牛油果了,沒有芒果了,也沒有橙子了。”阿維萊斯說。
專家建議理性應對,關注低收入群體影響
一些專家表示,在預算允許的範圍內適度囤積一些非易腐商品並無壞處。但西北大學的錢南希指出,消費者需要避免像新冠疫情初期那樣的“恐慌性購買”,因為那會導致商品短缺,並進一步推高價格。
雖然目前尚不清楚關稅究竟會有多少轉嫁給美國消費者,但研究人員表示,任何價格上漲都將對低收入家庭造成更大沖擊。
海外華人多媒體矩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