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AI產業週報
為你精選過去一週(2.15-2.21)最值得關注的AI新聞和國內外熱門AI投融資事件,幫助大家及時瞭解全球AI市場動向。

本週AI熱點資訊
國內大事
螞蟻集團回應入局具身智慧
2月19日,針對“螞蟻集團自研具身智慧”一事,螞蟻集團官方回應稱:“螞蟻集團去年註冊成立了螞蟻靈波科技有限公司,聚焦具身智慧技術和產品研發;螞蟻集團持續佈局和加大AI投入。”此前訊息顯示,近日,螞蟻集團在招聘平臺開放了多個具身智慧方向崗位,包括演算法工程師、人形機器人硬體結構、模擬系統開發工程師、人形機器人運動控制等。另有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螞蟻集團在2024年便已在推進具身智慧相關業務。(每日經濟新聞)
阿里將推出基於Qwen2.5-MAX的深度推理模型
阿里巴巴集團CEO吳泳銘在財報會上表示,阿里將於近期釋出基於千問Qwen2.5-MAX的深度推理模型。1月底,阿里釋出了AI基礎大模型千問旗艦版Qwen2.5-Max,在多項權威基準評測中,處於業界領先水平。目前,Qwen的全球衍生模型已突破9萬個,全球排名第一。(新浪科技)
阿里巴巴吳泳銘:未來三年加大投入三大AI領域
2月20日訊息,在2025財年Q3財報分析師電話會上,阿里巴巴集團CEO吳泳銘表示,未來三年,阿里將加大投入三大AI領域:第一,投入AI和雲計算的基礎設施建設。AI時代對於基礎設施有明確而巨大的需求,將積極投資於AI基礎設施建設,未來三年在雲和AI的基礎設施投入預計將超越過去十年的總和。第二,投入AI基礎模型平臺以及AI原生應用。AI基礎大模型對於行業生產力變革具有重大意義,將大幅提升AI基礎模型的研發投入,確保技術先進性和行業領先地位,並推動AI原生應用的發展。第三,投入現有業務的AI轉型升級。對於電商和其他網際網路平臺業務,AI技術升級將帶來使用者價值的巨大提升機會,因此將持續提升AI應用的研發投入以及算力投入,運用AI技術深度改造升級各業務,把握AI時代的新發展機遇。(科創板日報)
阿里巴巴吳泳銘:如果實現AGI 人工智慧相關產業有可能影響或者替代現在50%左右的GDP構成
2月20日訊息,阿里巴巴集團CEO吳泳銘在業績會上表示,阿里集團在AI戰略裡面的首要目標是AGI( 通用人工智慧)的實現,可能遠遠超過現在可見的任何一個應用場景。從實現AGI的商業價值來看,AGI的標準定義是能夠完成80%以上的人類的能力,那麼全球GDP的50%支出其實是就業者的勞動工資支出,包括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因此阿里巴巴預判如果實現AGI,人工智慧相關產業大機率將會是全球最大的產業,有可能影響或者替代現在50%左右的GDP構成。(觀點網)
在中國國家博物館“碰一下” 支付寶碰出AI講解員與限定數字藏品
2月21日訊息,2025年2月20日,"網路發展新圖景"成就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盛大開幕。本次展覽引入“支付寶碰一下”創新服務,觀眾透過手機輕“碰”展區裝置,即可喚起“工信慧仔”智慧體,獲得AI智慧導覽服務。還可以透過支付寶“碰一下”打卡點亮勳章,獲得“網路發展新圖景”主題數字藏品。(科創板日報)
月之暗面開放招聘法律行業AI資料專家職位
2月21日訊息,記者注意到,大模型獨角獸月之暗面開放了AI資料專家-法律的招聘,職位要求應聘者具備2年以上法律相關垂類場景工作的經驗,有對相關垂類場景較好的專業功底和知識儲備,並能理解在法律相關垂類場景中使用者的訴求。相關人士告訴記者,“Kimi 不做垂直應用,各行業的資料專家主要是為了幫模型提升專業能力。”(科創板日報)
撞車DeepSeek NSA,Kimi楊植麟署名的新注意力架構MoBA釋出
2月18日,DeepSeek釋出了一篇新論文,提出了一種改進版的注意力機制NSA,有創始人兼CEO梁文鋒親自參與。同一天,月之暗面釋出了一篇主題類似的論文,月之暗面創始人兼CEO楊植麟也是該論文的署名作者之一。這篇論文提出了一種名為MoBA的注意力機制,據介紹,MoBA是“一種將混合專家(MoE)原理應用於注意力機制的創新方法。”該方法遵循“更少結構”原則,並不會引入預定義的偏見,而是讓模型自主決定關注哪些位置。(財聯社)

月之暗面大砍投放預算?知情人士:Kimi自然新增使用者量猛漲
2月18日,有市場訊息稱,月之暗面近期決定大幅收縮產品投放預算,包括暫停多個安卓渠道的投放,以及第三方廣告平臺的合作。從知情人士處獲悉,近期Kimi自然新增使用者量猛漲。(介面新聞)
月之暗面宣佈推出新模型Kimi Latest
2月18日,月之暗面宣佈推出一款新模型Kimi Latest,它將對標Kimi智慧助手當前使用的模型,隨智慧助手產品更新而同步升級(模型名稱始終不變),使用者現已可在Kimi開放平臺體驗。據介紹,Kimi Latest總是使用Kimi智慧助手產品使用最新的Kimi大模型,可能包含尚未穩定的特性;上下文長度為128k,會自動根據上下文長度選擇8k/32k/128k模型作為計費模型;支援自動上下文快取。目前Kimi Latest僅支援呼叫Kimi普通版模型,Kimi k1.5長思考模型暫不支援API呼叫。(金融界)
月之暗面:一年前就驗證過長思維鏈,因成本高先搞了長文字
月之暗面研究員Flood Sung近日分享了k1.5模型背後的完整思考過程,並透露稱,2024年9月12號OpenAI o1釋出帶來的震撼效果,令自己陷入了Long-CoT的有效性反思中。因為Long-CoT的有效性,其實在一年多前月之暗面Kimi聯合創始人Tim周昕宇就驗證過,使用很小的模型,訓練模型做幾十位的加減乘除運算,將細粒度的運算過程合成出來變成很長的CoT資料做SFT,就可以獲得非常好的效果。Flood Sung表示,公司意識到Long Context的重要性,所以率先考慮把Context搞長,但卻對Long-CoT這件事情不夠重視,其實主要還是考慮了成本問題。(新浪科技)
月之暗面因DeepSeek調整工作重心?內部人士:強化學習或許會是個方向
據媒體報道,月之暗面內部已經將“持續拿到SOTA結果”確定為當下最重要的工作目標。2025年,月之暗面圍繞模型能力的關鍵方向除了繼續強化多模態部分外,還會繼續強化長文字推理能力。報道分析稱,DeepSeek爆火後,DeepSeek與月之暗面存在的路線差異,讓外介面臨重新審視月之暗面技術模式、使用者增長模式的情況。對於月之暗面是否會因DeepSeek而調整工作重心一事,向月之暗面方面求證,截止發稿公司暫無回應。不過有內部人士透露稱,“RL(強化學習)大機率會是一個(工作重點)方向”。(新浪科技)
總部已封樓,圖森未來突然解散,高管激烈內鬥
2月20日訊息,自動駕駛明星企業、去年底剛轉型進軍遊戲產業的圖森未來(TuSimple),廣州總部現場大門緊鎖已無人辦公,據悉,高管曾發生激烈內鬥,有員工稱在2月17日收到了團隊解散、公司破產清算的通知,理由是“業務無法開展”。有訊息稱,解散的原因是廣州部門負責人開除了《金庸群俠傳》單機專案的製作人,製作人向總部告狀引發調查,進而導致了一系列連鎖反應。圖森未來曾是“全球自動駕駛第一股”,這家創立於2015年的公司最初主攻L4級別自動駕駛卡車,2021年4月登陸納斯達克,市值一度高達160億美元,後在2024年1月宣佈從美股退市。公司股價從上市時的每股40美元暴跌至退市前的每股0.4美元,市值大幅縮水。(21財經)
圖森未來回應“廣州分公司破產”:用AB團隊進行遊戲測試,對專案無影響
2月19日下午訊息,據媒體報道,近日廣州圖森未來員工稱在2月17日收到了團隊解散、公司破產清算的通知,理由是“業務無法開展”。天眼查資料顯示,廣州圖森未來互動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24年7月,法人為圖森未來原中國區CEO郝佳男,由北京圖森未來科技有限公司和廣州大者軟體科技有限公司分別持股70%和30%。公司約有110名員工,主要負責兩款金庸IP遊戲的研發,其中一款是去年12月公開的3A專案《金庸群俠傳》。
針對上述情況,圖森未來官方回應表示,公司一直在用AB團隊進行遊戲測試,結果廣州團隊達不到3A遊戲質量標準,所以放棄廣州辦公室和團隊,啟用其他團隊進行後續開發,對專案進展幾乎沒有影響。(中華網)
零一萬物回應拆分數字人業務:根據市場對專案進行快速調整
有媒體訊息稱,李開復創立的AI獨角獸零一萬物近日內部發生多處變動:計劃拆分數字人業務,由零一萬物數字人業務研發負責人楊昌鵬帶隊;零一萬物AI影片混剪專案負責人藍雨川,新專案 SparkView方向為AI影片剪輯工具。對此訊息,零一萬物回應稱,零一萬物不僅在不斷上線更多的應用發掘價值,這個過程中,也會根據市場PMF對專案進行快速調整,包括加強投資部分業務、鼓勵有商業化潛力的專案進行獨立融資,也包括關停部分專案。(新浪科技)
MiniMax回應合夥人魏偉離職:將由其他負責人帶領B端業務團隊
近日有訊息稱,MiniMax合夥人、公司副總裁、開放平臺負責人魏偉已離職。MiniMax相關負責人回應記者稱:訊息屬實,MiniMax國內B端業務迎來新的發展階段,將由其他負責人帶領團隊持續提升技術能力,為海內外更多客戶帶來高質量體驗。(上證報)
騰訊確認組織架構調整,四大AI相關產品線合龍
2月20日,從騰訊內部確認,騰訊已完成系列AI產品線調整。繼騰訊元寶從TEG(技術工程事業群)轉入CSIG(騰訊雲與產業事業群)之後,QQ瀏覽器、搜狗輸入法、ima等更多產品和應用也將匯入CSIG,成為騰訊面向大模型時代打出的全新產品組合。此外,QQ瀏覽器、搜狗輸入法、ima等產品所在的團隊和組織將從PCG(平臺與內容事業群)調整至CSIG。(介面新聞)
百度首頁上線 DeepSeek 入口,開放僅 1 小時超千萬人使用
2 月 20 日,百度搜索已全量上線 DeepSeek 滿血版並提供聯網服務,其中 PC 端開放僅 1 小時就有超千萬人使用。對比其它接入 DeepSeek 產品,百度搜索在首頁搜尋框下方點選「AI 搜尋 DeepSeek 滿血版」即可體驗。值得注意的是,百度搜索此次接入的是 DeepSeek 滿血版,並融合了百度聯網搜尋功能,具備檢索增強 RAG 等技術能力,便於使用者獲取更新、更低幻覺的資訊。(證券時報)

DeepSeek帶動算力需求分層,智算中心迎新變局
2月21日訊息,隨著國產大模型DeepSeek火爆出圈,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來自各行各業的許多公司宣佈部署DeepSeek大模型,應用端的算力需求迎來大爆發。業內人士分析稱,DeepSeek透過降低AI應用門檻,推動算力需求從“訓練主導”轉到“推理主導”。面對嶄新的行業變局,智算中心需加快轉型,從簡單的算力提供商轉向專業服務商,提供覆蓋算力全生命週期的專業服務,提高算力資源利用效率。(證券時報)
首次考慮籌集外部資金?DeepSeek相關人士闢謠:融資訊息均為謠言
針對外媒稱“DeepSeek首次考慮籌集外部資金”的訊息,DeepSeek相關人士闢謠,融資訊息均為謠言。此前,外媒報道DeepSeek融資的訊息引發業內廣泛關注,阿里等被傳對此次融資表達了興趣,不過阿里對此並無回應。(證券時報)
深度求索高管人員備案變更,新進財務負責人
2月20日訊息,據企查查,2月15日,杭州深度求索人工智慧基礎技術研究有限公司的高階管理人員備案出現變更,新進財務負責人王賢祖。(證券時報)
微信回應“接入DeepSeek”
據微信派公眾號,微信發文回應“接入DeepSeek”。Q:微信 AI 搜尋功能為什麼要接入大模型?A:大模型可以提升搜尋的智慧化和精準度,如更好的理解大家的搜尋意圖,分析和處理複雜的查詢內容等。結合大家的需求,我們在搜尋場景中接入了包括混元、 DeepSeek 在內的大模型,進一步豐富使用者的搜尋體驗。Q:微信 AI 搜尋的資料來源,包含公眾號的內容嗎?A:包含,但不止。為了給使用者提供更全面的高質量回答,當前微信 AI 搜尋的內容來源不僅包含了公眾號等豐富的微信生態內容,還有全網優質內容Q:微信 AI 搜尋會用到大家微信內的朋友圈、聊天等個人資訊嗎?A:不會。AI 搜尋僅整合公眾號及網際網路其他公開資訊,不會使用使用者的個人資訊和相關隱私資訊。(澎湃新聞)

DeepSeek釋出最新技術論文,梁文鋒是共創之一
2月18日,DeepSeek官方在海外社交平臺X上釋出了一篇純技術論文報告,論文主要內容是關於NSA(Natively Sparse Attention,原生稀疏注意力),官方介紹這是一種用於超快速長文字訓練與推理的、硬體對齊且可原生訓練的稀疏注意力機制。具體來說,NSA針對現代硬體進行了最佳化設計,能夠加速推理過程,同時降低預訓練成本,且不犧牲效能。記者注意到,在這篇名為《原生稀疏注意力:硬體對齊且可原生訓練的稀疏注意力機制》(Native Sparse Attention: Hardware-Aligned and Natively Trainable Sparse Attention)的論文署名中,DeepSeek創始人梁文鋒也作為共創在列。(第一財經)
騰訊文件正式接入DeepSeek-R1滿血版
2月17日,騰訊文件宣佈,騰訊文件AI文件助手正式接入DeepSeek-R1模型滿血版。接入後,使用者在AI文件助手中選擇DeepSeek-R1模型即可直接使用,騰訊文件小程式、網頁版AI全屏頁、移動端、桌面端均可體驗。騰訊文件接入滿血版DeepSeek-R1模型後,還支援即時聯網搜尋,含微信公眾號、騰訊文庫在內的全網權威資訊源。(介面)
騰訊回應微信接入DeepSeek
2月16日訊息,近日,有訊息稱,微信正在灰測接入DeepSeek R1模型。對此,騰訊方面回應稱,微信搜一搜在呼叫混元大模型豐富AI搜尋的同時,近日正式灰度測試接入DeepSeek。在灰度測試範圍的使用者,可在對話方塊頂部搜尋入口,看到“AI搜尋”字樣,點選進入後,可免費使用DeepSeek-R1滿血版模型,獲得更多元化的搜尋體驗。微信AI搜尋功能的資料採集界限在哪裡?是否會用到微信內的朋友圈、聊天等個人資訊?對此,騰訊在回應中特意補充說明,微信AI搜尋接入的DeepSeek支援聯網搜尋,使用者無需手動選擇,資料來源既基於公眾號等微信生態內容,也包括全網內容。同時,AI 搜尋僅整合公眾號及網際網路其他公開資訊,不會使用使用者的個人資訊和相關隱私資訊。(澎湃新聞)
李彥宏:百度蘿蔔快跑將尋找合作方
百度創始人李彥宏在業績會上表示,2025年是蘿蔔快跑重要的擴張之年,我們將尋求合作,包括移動服務運營商,計程車公司,第三方車隊運營方等。(財聯社)
“AI才女”羅福莉被雷軍挖角成功?小米內部系統目前沒有相關資訊
2月18日,據媒體報道,“AI才女”羅福莉已到新崗位上班。此前有傳言稱,小米創始人雷軍曾希望用千萬年薪挖角羅福莉,邀請她到小米帶領團隊從事AI大模型研究,相關訊息引發輿論廣泛關注。記者獲悉,在小米內部員工系統,目前沒有顯示“羅福莉”相關資訊。據知乎平臺,羅福莉賬號原認證“北京深度求索員工”資訊已取消。對於未來羅福莉是否會前往小米就職,小米方面暫無回應。(澎湃新聞)
Google Fellow吳永輝博士加盟字節跳動,負責AI基礎研究探索工作
2月17日,據知情人士透露,在谷歌工作長達17年的“Google Fellow”吳永輝博士已離開谷歌,加入字節跳動。吳永輝在字節跳動將擔任大模型團隊Seed基礎研究負責人,專注大模型基礎研究探索、AI for science等偏長期的研究探索工作,彙報給字節跳動CEO梁汝波。知情人士稱,吳永輝離開谷歌,是希望做一些新的,偏探索的工作。這次加盟位元組,也將專注在偏長期、偏基礎的科研工作。(財聯社)
春晚機器人開始全國“打工”:日租金最高1.5萬元,有商家已收入超20萬元
記者發現,這些機器人是更加輕巧的G1型人形機器人,官網最低售價為9.9萬元,並非春晚同款H1型機器人。不過,二手交易平臺上許多商家以“春晚同款”為標籤出租機器人,日租金普遍在5000元-15000元。有租賃商家稱近期已經爆單,還有商家靠一臺機器人租賃今年已收入超20萬元。成都一家機器人代理商告訴記者,目前宇樹機器人訂貨需要排隊,去年的拿貨週期為45天左右,春晚節目之後,交付週期需要2~3個月。“現在訂貨的主要是學校、科研所,他們用機器人來做研究和教學。”(封面新聞)

“AI公務員”來了!廣東深圳首批70名正式上崗
“幸福福田”官微顯示,廣東深圳福田區推出基於DeepSeek開發的AI數智員工,上線福田區政務大模型2.0版,除了有DeepSeek通用能力外,還結合各部門各單位實際業務流程,量身定製個性化智慧體,首批滿足240個業務場景使用。目前,福田區已上線11大類70名“數智員工”,覆蓋政務服務全鏈條。透過240個政務場景終端的精準解析,覆蓋公文處理、民生服務、應急管理、招商引資等多元場景。個性化定製生成時間從5天壓縮至分鐘級。公文格式修正準確率超95%,稽核時間縮短90%,錯誤率控制在5%以內。“AI任務督辦助手”跨部門任務分派效率提升80%,按時完成率提升25%。(廣州日報)
深圳警察蜀黍上線超“硬核”上班搭子
2月16日,有網友在社交平臺上分享自己在深圳南頭古城偶遇機器人“警察”和“網格員”的經歷,相關話題隨即衝上熱搜。影片中身形小巧的人形機器人分別跟隨警察蜀黍和南山網格員在街頭“巡邏”機器人身上穿著同款工作馬甲,引得市民紛紛舉起手機。

據瞭解,跟著警察巡邏的人形機器人PM01身高138釐米,體重約40公斤,全身24個自由度,移動速度2m/s,腰部配備320度自由旋轉電機,可完成大量高難度動作,具有機械式步態和類人自然步態兩種行走模式。這個機器人的“孃家”是來自深圳的眾擎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此前邁著輕盈自如的步伐在深圳街頭行走的人形機器人SE01也是出於該公司。(讀特)
“天工”機器人升級,全球首例登百級臺階
北京國地共建具身智慧機器人創新中心發文稱,在戶外真實地形測試中,“天工”機器人連續攀爬多級階梯,成功登上北京通州區海子牆公園最高點,成為全球首例可在室外連續攀爬多級階梯的人形機器人。當前“天工”機器人最高時速可達12km/h,除奔跑速度的升級外,像沙地、雪地、山坡等各種複雜的泛化地形,“天工”都可以進行高速奔跑,併成為全球首例可實現雪地奔跑的人形機器人。(財聯社)


鍾睒睒點贊杭州“六小龍”之一強腦科技,創始人回應
2月16日晚,農夫山泉創始人鍾睒睒在朋友圈轉發《新聞聯播》片段,片中提到“杭州堅持科技創新引領,發展活力奔湧”。杭州“六小龍”之一的強腦科技創始人韓璧丞表示感謝。鍾睒睒回應“你們做的很好”。韓璧丞在片中表示,“當公司有需要的時候,他們(杭州市有關部門)真的是會第一時間出現,提供很好的環境,讓我們去認真地搞科研搞產品”。公開資料顯示,韓璧丞為浙江強腦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據悉,目前全球融資超2億美金的腦機介面企業目前只有兩家,一家是馬斯克的Neuralink,另一家就是強腦科技。近期,該公司被外界評為杭州科技“六小龍”。(新浪科技)
比亞迪推“智駕平權”,多品牌門店表示 “扛得住”,上游產業鏈成受益方
記者走訪了上海、深圳、武漢、成都等多地的多個新能源品牌店,一線人員均認為比亞迪的全系智駕策略,並不會對自家的中高階車型產生太大的衝擊。一方面,搭載城市智慧領航功能(城市NOA)的比亞迪車型起售價已經超過20萬,與友商同樣搭載城市NOA車型相比價格並未有更大的優勢;另一方面,一線人員普遍認為,比亞迪智駕屬於起步階段,體驗上不一定能追上先發企業。(東方財富網)
宇樹科技:機器人演算法已升級,任意舞蹈隨便跳
宇樹科技官方釋出最新影片,並表示“演算法升級,任意舞蹈任意學”。從影片中可以看出,宇樹科技在機器人領域又取得了新的突破,其機器人演算法已完成升級,能夠輕鬆應對任意舞蹈挑戰,實現流暢自如的舞蹈表演。從跳舞表現來看,宇樹科技在機器人演算法研發上展現出強大實力,也為未來機器人在更多領域的應用拓展了想象空間。(新浪財經)

蘋果據悉計劃不晚於今年年中引入國行版AI
據報道,知情人士透露,蘋果公司計劃在2025年中期之前在中國國行版iPhone上引入AI功能,該公司在中國和美國的幾個團隊正努力調整其在中國的“蘋果智慧”平臺,目標是最早在5月推出。除了工程設計工作外,上述計劃仍然有待進一步的監管批准。報道稱,阿里巴巴將為國行版iPhone、iPad和Mac使用者建立一個可分析和修改蘋果人工智慧模型的裝置系統,而百度將負責視覺智慧等功能。(上游新聞)
2025年我國智慧算力規模預計增長43%
“DeepSeek系列模型的釋出將加速人工智慧的滲透、擴散和普及,實質性帶動算力需求的增長。”2月13日,《2025年中國人工智慧計算力發展評估報告》釋出,浪潮資訊高階副總裁劉軍在釋出會上說。《報告》稱,2025年,中國通用算力規模預計達85.8EFLOPS,增長20%;智慧算力規模將達1037.3EFLOPS,增長43%,遠高於通用算力增幅。總體來看,2023—2028年中國智慧算力規模和通用算力規模的五年年複合增長率預計分別達46.2%和18.8%。(科技日報)
民營企業座談會部分與會企業家名單
2月17日上午民營企業座談會在京召開。據悉,這次參會的企業名單覆蓋了智慧製造、數字技術、綠色能源等領域。座談會上,6位民營企業負責人代表先後發言,就新形勢下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提出意見和建議。(新聞聯播)

海外大事
英特爾又有新金主?傳私募巨頭將收購其子公司
據報道,私募股權公司銀湖(Silver Lake)正與英特爾進行獨家談判,計劃收購旗下可程式邏輯晶片部門Altera的多數股權。Silver Lake正在敲定對Altera的投資細節,雖然確切持股比例尚未確定,但市場普遍認為,這筆交易將為英特爾帶來急需的現金,協助其降低成本並最佳化資本運用。該訊息帶動英特爾隔夜股價大漲16%。(格隆匯)
Figure AI 釋出能「雙機協作」的端側大模型
2 月 20 日訊息,在 2 月初終結與 OpenAI 的 AI 模型合作後,美國機器人創業公司 Figure AI 如期在週四公開了背後的原因:公司已經有更厲害的通用具身智慧模型 Helix。

Figure AI 表示,Helix 是首款能對整個人形機器人上半身(包括頭部、軀幹、手腕和手指)進行高頻率、連續控制的視覺-語言-動作(VLA)模型。透過直接將視覺語言模型中捕獲的豐富語義知識,直接轉化為機器人動作,克服了人形機器人領域的多個長期挑戰——至少不需要為機器人的每一個動作進行大量訓練了。
Figure 介紹稱,Helix 是首款可以在人形機器人上協同執行的 AI 模型,使得兩臺機器人可以協作解決一個共享的、長期的操作任務。作為這項科技突破的結果,搭載 Helix 的機器人現在可以根據自然語言指令,識別並拾取幾乎所有的小型家居物品,包括機器人從未見過的成千上萬物品。在公司給出的案例中,機器人在接受「拿起那個仙人掌」、「拿起沙漠裡的東西」時,都能選擇最接近玩具的手,成功從一堆物品中拎出仙人掌玩具。(財聯社)
NVIDIA 免費放出全球最大基因研究 AI 系統:9 兆個基因資訊
2 月 20 日,NVIDIA 宣佈,與 Arc Institute 及斯坦福大學開發出目前最大的基因研究 AI 系統 Evo 2。這一系統從超過 12.8 萬個不同生物體中獲取了近 9 兆個基因資訊進行學習,涵蓋細菌、植物與人類等多種生物。科學家認為,Evo 2 能夠在大資料中發現模式,大幅加速研究速度,將原本需要數月甚至數年的基因資料分析工作縮短至幾天甚至幾小時。
在初步試驗中,Evo 2 在研究與乳癌相關的基因 BRCA1 時,精準識別出 90% 可能有害的突變,這一成果有望助力開發更精確的治療方法,包括針對特定細胞的基因療法。Evo 2 在亞馬遜雲基礎設施上使用 2000 個 NVIDIA H100 處理器構建,全球科學家現在可以透過 NVIDIA 的 BioNeMo 研究平臺免費使用這一系統。(快科技)
截至今年2月,OpenAI每週活躍使用者達到4億人
2月20日訊息,截至今年2月,OpenAI每週活躍使用者達到4億人。(第一財經)
OpenAI考慮設立特殊投票權以抵禦敵意收購
2月18日訊息,據報道,OpenAI正考慮透過授予其非營利董事會特殊投票權來強化治理架構,以抵禦馬斯克發起的974億美元現金敵意收購。OpenAI執行長山姆·奧特曼及其他董事會成員計劃在公司轉型為傳統營利性企業後,引入包括非營利董事會超額投票權在內的新型治理機制,此舉將確保非營利實體在重組後的公司中保留控制權,可推翻微軟、軟銀等現有投資者的決策。儘管尚未最終定案,特殊投票權設計不僅能夠阻止外部收購,也有望回應馬斯克關於“OpenAI偏離造福人類開發AI初心”的質疑。(金融界)
前OpenAI首席技術官成立新AI公司,翁荔等ChatGPT一眾干將加盟
OpenAI前首席技術官Mira Murati與幾位曾在該公司任職的高管聯手建立一家新的人工智慧(AI)初創公司。根據週二釋出的一篇部落格文章,這家名為Thinking Machine Lab的企業將專注於構建人工智慧模型和產品,以支援各個工作領域的更多“人類與人工智慧的協作。Murati團隊的其他關鍵管理人員包括OpenAI聯合創始人John Schulman,以及OpenAI研究部副總裁Barret Zoph,兩人將分別擔任Thinking Machines的首席科學家和首席技術官。OpenAI前安全部門副總裁翁荔(Lilian Weng)也加入了這家初創公司。根據這些員工在領英上的公開資料,博文中列出的Thinking Machines現有的近30名員工超過12人曾經在OpenAI供職。(金融界)
訊息稱OpenAI GPT-4.5最快有望下週面世 GPT-5或5月下旬釋出
2月21日訊息,據悉,微軟正在為OpenAI的最新模型做準備,預計GPT-4.5最快有望於下週面世,微軟預計GPT-5有望於5月下旬釋出。更新後的GPT-5將對ChatGPT的使用方式進行重大改進,統一OpenAI的o系列和GPT系列模型,減少使用者選擇模型的困惑。(科創板日報)
奧特曼:ChatGPT(4o)是網路上最好的搜尋產品
OpenAI CEO山姆·奧特曼發文稱團隊對ChatGPT(4o)模型釋出了更新,評價其非常好。此外還稱讚道它是網際網路上最好的搜尋產品。(新浪財經)

OpenAI董事會正式拒絕馬斯克974億美元的收購提議
OpenAI董事會正式拒絕了馬斯克牽頭一組投資人以974億美元收購這家非營利組織的提議。“OpenAI不對外出售,董事會一致拒絕了馬斯克先生擾亂競爭的最新企圖,”OpenAI董事長Bret Taylor週五代表董事會在宣告中表示。此次收購由馬斯克牽頭。其他投資者包括Valor Equity Partners、Baron Capital、Atreides Management、Vy Capital、8VC,以及Ari Emanuel自己的投資基金。馬斯克表示他希望讓OpenAI重新成為“像往日那樣開源、注重安全的正義力量”。代表馬斯克和投資者的律師Marc Toberoff沒有立即回覆置評請求。(新浪財經)
日本軟銀恢復盈利,宣佈向OpenAI追加投資
據外媒報道,日本科技企業軟銀集團2月12日表示,由於投資組合價值增加,在截至去年12月的9個月裡,該公司實現了6361.5億日元(約合41億美元)的淨利潤,同時宣佈向美國開放人工智慧研究中心(OpenAI)追加投資15億美元。這是軟銀集團三年來同期首次扭虧為盈,此前一年同期的淨虧損為4587.2億日元。在截至去年12月的9個月裡,軟銀集團營收增長6%,達到5.3萬億日元。(經濟參考報)
Arm將推出自己的晶片,商業模式改變恐顛覆半導體行業
據報道,在獲得Meta作為首批客戶之一之後,英國Arm公司計劃今年推出自己的晶片。此舉將徹底改變這家企業的商業模式,即將自己的設計藍圖授權給蘋果和英偉達等公司。知情人士透露,Arm(ARM.O)執行長雷內•哈斯最早將於今年夏季推出該公司自主研發的首款晶片。從設計晶片的基本構建模組到製造自己的完整處理器,這一轉變還可能打破規模達7000億美元的半導體行業的力量平衡,使Arm與一些最大的客戶展開競爭。(新浪財經)
谷歌AI智慧體執行復雜任務完成度已達85%
據媒體報道,谷歌CEO桑達爾·皮查伊表示,接下來的2-4年中,“代理式工作流”(Agentic Workflows)將迎來重大進展。藉助這項技術,使用者在透過自然語言描述任務之後,AI便能幫助使用者執行並最終完成任務。谷歌正在推進兩個相關專案,其中之一為瀏覽器擴充套件程式“Mariner”——AI可以代替使用者瀏覽網頁、執行復雜任務,並提供完整結果。他表示,這項技術在一年前的完成度僅為50%,如今已經提升到85%。(財聯社)
蘋果Vision Pro將增加AI功能
據彭博社報道,為了提升Vision Pro頭顯的吸引力,蘋果公司計劃為其增加人工智慧系統Apple Intelligence,更新訪客模式,並推出空間內容應用。知情人士稱,蘋果最快在4月份釋出visionOS 2.4系統更新時推出這些功能。這些升級最早將在本週以測試版的形式提供給開發者。Vision Pro上的Apple Intelligence將包括該AI系統的標準功能,例如寫作工具介面、智繪表情和圖樂園應用。(鳳凰網科技)
谷歌Gemini AI向免費版使用者開放檔案上傳/分析功能
谷歌Gemini AI已開始向免費版使用者開放檔案上傳和分析功能,此前該功能僅向Gemini Advanced付費使用者提供。目前,該功能已在Gemini安卓應用和網頁版中上線,海外沒有訂閱Gemini的使用者現在也可以直接從裝置本地或GoogleDrive谷歌雲盤中應用程式上傳檔案,之後即可詢問有關該文件的見解。(IT之家)

馬斯克旗下 xAI 宣佈 Grok 3 開放免費使用,「直至伺服器崩潰」
2 月 20 日,馬斯克旗下人工智慧公司 xAI 宣佈,Grok 3 現已開放免費使用(直至伺服器崩潰)。訂閱 X Premium+及 SuperGrok 服務的使用者,除可優先體驗語音模式等高階功能外,還將獲得 Grok 3 的深度使用許可權。訊息宣佈後,馬斯克又曬出了一張蘋果應用商店免費應用下載排行榜,Grok APP 超越 ChatGPT 應用登頂第一名。馬斯克配文炫耀稱,「還沒有語音模式,以及會在未來幾天推出的許多其他功能。」2 月 18 日,xAI 剛剛推出 Grok 3。(介面新聞)

馬斯克宣佈Grok 3釋出,數學推理效能超GPT-4o
馬斯克宣佈Grok 3釋出,在數學推理、科學邏輯推理和程式碼寫作等能力表現方面,Grok-3在多項benchmark測試中均取得了比DeepSeek-v3、GPT-4o、Gemini-2 pro更優的效果。據悉,目前Grok 3已經在xAI內部運行了2周。此前,馬斯克釋出預告,稱其為 “地球上最聰明的人工智慧”,其推理能力將超越包括ChatGPT和DeepSeek在內的其他領先AI模型。(新浪科技)


AI投融資概覽
根據睿獸分析監測資料,本週全球披露的AI融資事件16個, 相比上週增加1個, 其中已披露融資金額的事件16個, 總融資規模為140.41億元人民幣, 平均融資金額為8.78億元人民幣。

階段分佈
從本週全球已披露獲投AI企業的階段分佈來看,早期6個、成長期5個、後期4個。
本週全球AI投融資事件階段分佈圖

地區分佈
從本週國內披露獲投AI企業的地區分佈來看,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江蘇,其中北京披露6起,上海、江蘇均為披露1起。
本週國內AI投融資事件地區分佈圖


本週國內AI融資/IPO事件
本週國內AI領域已披露融資總額為24億元人民幣。其中,2月16日,新時達(002527.SZ)釋出公告稱,公司股東紀德法、劉麗萍、紀翌於2月14日與青島海爾卡奧斯工業智慧有限公司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本次交易標的股份轉讓價格約為19.61元/股,轉讓價款合計為13億元,較2月7日新時達的股價溢價超九成。
上海新時達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創建於1995年,2010年在深交所A股上市。新時達設立電梯、運控、機器人、工控四大事業部。國內子公司包括新時達電氣、新時達電機、新時達線纜、新時達機器人、深圳眾為興、上海曉奧、上海會通、杭州之山、新時達雲新、誼新國貿、香港國際等子公司;海外子公司包括STEP Sigriner Elektronik GmbH(德國)、SIGRINER Automation (Mfg))Sdn. Bhd.(馬來西亞)、STEP-SIGRINER DO BRASIL(巴西)等。


本週海外AI融資事件
本週海外AI領域已披露融資總額為116.41億元人民幣。其中,人工智慧GPU雲服務商Lambda,宣佈完成4.8億美元D輪融資。
Lambda是一個高速、安全、可擴充套件的區塊鏈基礎設施專案,透過對Lambda Chain和Lambda FS的邏輯解耦和分別實現,向去中心化應用提供可無限擴充套件的資料儲存能力,並實現了資料完整性證明、多鏈資料協同儲存、跨鏈資料管理、資料隱私保護等服務。


[1] 本文中融資階段提到的“早期”指種子輪、天使輪、A輪;“成長期”指B輪、C輪;“後期”指D輪、E輪及之後、Pre-IPO。
[2] 併購事件:境內併購指國內併購方併購國內企業;跨境併購包含國內企業對境外企業併購及外資企業對國內企業併購。
[3] 受限於技術與公開資料的水平,睿獸分析展示的研究報告僅作為知識分享,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過往成績表現不代表未來業績,投資可能帶來本金損失。任何人依據本文做出投資決策,風險自擔,資訊釋出方不承擔任何法律、法規及相關責任。
關注睿獸分析影片號

擁抱AI新時代👇
歡迎訂閱AIGC產業日報,精選行業新聞,幫你省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