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150萬元是否足夠支撐一個人舒適退休?其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

在美國,150萬元是否足夠支撐一個人舒適退休,其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住在哪個州。
理財網站Moneywise指出,隨著通貨膨脹和平均壽命延長,不少美國人認為自己需要更多儲蓄才能安心退休。根據金融機構Northwestern Mutual的資料,與2020年相比,人們為退休所設定的目標金額已經上升超過五成。如今,許多人將150萬元視為“理想退休儲備”的門檻。
其中一個推動儲蓄目標提高的因素,是越來越多人預期自己會活得更久。尤其是年輕一代,千禧世代與Z世代中,有近三成相信自己有望活到百歲。
然而,即使擁有150萬元的退休資金,其實際“壽命”也因地區不同而差異巨大。一項分析評估了美國各州在扣除社會保障金(Social Security)後的生活成本,並據此計算出這筆錢能撐多少年。
例如,在西維吉尼亞州,每年僅需2萬7803元生活費,這筆資金足以支撐54年,成為最“省錢”的州;其次是堪薩斯州(52年)、密西西比州(51年)與奧克拉荷馬州(同為51年)。
相比之下,夏威夷的生活成本遙遙領先,每年支出達8萬7770元,150萬元的退休儲蓄僅可維持17年。其次是麻薩諸塞州(23年)、加州(24年)以及紐約州(29年),這些地方因為消費水平高,即使有相同金額的儲蓄,也可能“燒得”特別快。
雖然選擇退休地點不僅僅是看花費,氣候、醫療資源、社交環境等也都是考慮因素,但從西維吉尼亞和夏威夷之間高達37年的差距來看,經濟層面的影響不容忽視。尤其是當你手上的退休金還不到150萬時,精打細算就更顯重要。
此外,專家建議退休人士可以採用“4%提取法”管理資金——也就是第一年提取投資總額的4%,隨後每年按通脹率調整。例如若有150萬元,第一年可提取6萬元做生活支出,以延長資金使用年限。

送人玫瑰,手有餘香👇“分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