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航運|DHL集團及全球貨運代理表現與展望!管理層問答環節摘要!

1/ 我是最航運丹尼斯,今天關注全球領先物流集團DHL在2024年度的業績表現。儘管B2B環境仍然低迷,2024財年DHL集團EBIT達到59億歐元,扣除淨併購後的自由現金流為30億歐元,均遠高於疫情前的水平。DHL表示持續保持較高的自由現金流轉化率和強勁的資產負債表,使其能夠繼續透過約5%的股息收益率和擴大加速的股票回購計劃,為股東提供有吸引力的現金回報。 考慮到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和地緣政治風險,DHL對2025財年釋出的新指引為≥60億歐元,其中包括DHL新推出的集團成本專案“Fit for Growth”帶來的支援。
2/ DHL全球貨運在第四季度的強勁業務量和毛利潤增長推動了收入和盈利能力,但該部門整體全年表現依然不盡如人意。DHL首席財務官Melanie Kreis表示,全球貨運在第四季度實現了“超出市場的業務量增長”。航空貨運在第四季度的每單位毛利潤增長了12%,而海運則同比增長了10%,這一增幅主要得益於旺季的強勁表現。 然而,由於2023年DanzasAEI Emirates收購的單次重估,全球貨運部門的息稅前利潤(EBIT)下降了25%,降至2.76億美元。重估金額為1.23億美元。Kreis表示:“如果排除這一影響,全球貨運部門的EBIT在第四季度實現了13%的增長。” (注:DanzasAEI Emirates收購是DHL集團於2023年完成的一項戰略收購,旨在增強其在中東地區的物流和貨運業務。DanzasAEI是DHL的一部分,專注於提供綜合物流解決方案。當時收購的物件是DanzasAEI與阿聯酋航空(Emirates)合作的業務,這一部分主要涉及空運、海運和倉儲等服務。
3/ DHL集團執行長Tobias Meyer承認,儘管該部門在成本效益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但毛利潤與EBIT的轉化率仍未達到DHL設定的35%目標,表現略顯平淡。他仍然對長期前景充滿信心,並認為DHL全球貨運正在逐步趕超競爭對手。 Meyer表示:“該部門在提升成本效益方面取得了巨大進步,但轉化率主要受到單位毛利潤水平的影響,而這一水平一直存在較大波動。我們需要繼續努力。” 他重申,DHL全球貨運的目標依然是趕超競爭對手DSV,但這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Meyer指出:“憑藉第四季度的業務量和利潤率表現,我們相信全球貨運正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特別是在海運領域。我預計我們將繼續沿著這一軌跡前進,縮小與同行之間的差距,最終在業務量增長和平衡轉化率方面超越他們。”
4/ Meyer還表示,預計今年DHL全球貨運將面臨一定波動,部分原因是海運公司可能會在某個時刻恢復透過蘇伊士運河的定期航線。儘管Meyer沒有明確預測何時會發生這種變化,但他說:“當蘇伊士運河重新開放時,運費將會發生變化。是好是壞,我們還需拭目以待。” 總體而言,全球貨運去年報告了2%的收入增長,總額達到213億美元,其中第四季度收入為55億美元,同比增長12%。
5/ 我整理的本週2024年度電話財報會議後的問答環節摘要
問題
回答
1.  2025年業績指引與宏觀環境
2025年指引基於2024年業務動能,未納入德國近期國防與基建政策變動影響。預計2025年相關財政支出對業績提振有限,但長期支援歐洲戰略自主。法律架構重組(與管理架構對齊)進展順利,涉及系統調整與公共服務協議修訂,預計按計劃推進。
2. 成本最佳化計劃(Fit for Growth)
計劃透過航空網路最佳化、777機隊升級、退出Polar合資等措施,2026年底前實現超10億歐元年化降本。2025年貢獻中性至微正收益,Express與P&P為主要實施物件,但不單獨拆分部門資料。郵政與包裹(P&P)計劃裁員8000人(佔4%),透過自然流失實現,避免勞資衝突。
3.  貨運結構與定價策略
貨運組合最佳化:主動減少低毛利電商包裹(如跨太平洋航線),轉向高價值醫療/電子元件運輸,提升噸公里收益。2024年Q4重量載運率提升超100基點,推動Express利潤率至16%。定價紀律:年度基礎價格調整(GPI)覆蓋通脹,不跟隨競爭對手降價。歷史證明定價策略成功,2025年維持通脹對沖目標。
4. 地緣政治與供應鏈韌性
紅海危機:蘇伊士運河繞航推高運價30%,DHL海運業務受益於長期合約客戶鎖定。若運河恢復通航,運價機制需數週調整,波動性加劇。美國de  minimis政策:僅1%貨量受影響(低於行業500萬單/日),主要涉及跨太平洋電商包裹。政策反覆凸顯供應鏈韌性重要性,DHL透過多元化路由降低風險。
5.  電商業務與美國市場
USPS為DHL美國最後一公里獨傢伙伴,合作穩定且持續增長。2024年Q4電商業務透過旺季附加費實現盈利躍升,證明模式有效性。美國國內包裹市場:聚焦高價值B2C(如醫療冷鏈),不參與價格戰,利潤率優先。
6. 中長期戰略(2030展望)
雙輪驅動:成本計劃(Fit  for  Growth)與結構性增長(供應鏈、醫療物流、高增長地區)並行。ROIC提升:2025年資本支出30億歐元(與2024年持平),2026年將ROIC納入高管考核,推動資本效率。股東回報:分紅維持1.85歐元/股,回購計劃擴容至20億歐元,估值低位下強化股東價值。
7.  財務韌性與現金流
2024年自由現金流30億歐元(歷史第二高),疫情後結構性提升至年均30億歐元水平。2025年現金流指引持平,支援技術投入(10億歐元用於AI客服、機隊升級)與股東回報平衡。
今天到此明天再見最航運,讓一部分人先看到行業未來!我的微信 forclear歡迎航運物流產業鏈的公司廣告合作,也歡迎諮詢個人業務包括深造學習、健康保障、養老年金方案等的私人定製。此外,有興趣加入最航運知識星球的可透過以下海報連結,非終身學習長期主義者慎入,選擇終身版或年費版加入,然後,加我微信 forclear,即可順帶加入微信學習交流群作為額外的互動空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