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王耳朵先生👇關注我,加★星標★
01
大雨突如其來,閃電在窗外炸開。
起初,人們都覺得這只是一場普通的夏季暴雨。
可後來,強降雨沒有任何消退的徵兆,似乎愈演愈烈。
直到水位沒過胸口,馬路化身河流。
直到新聞滾動播報,北京本輪強降雨已持續147小時。
人們才真正意識到,災難已經來臨。

密雲區一位60多歲的胡阿姨說,28號早上5點她接到電話,說小區進水了。
她當時尋思:“進水有多大事,又不是沒發生過。”
結束通話電話,她打算起床檢視情況。
結果,走到一樓準備推門的時候就出不去了,一層已經被水灌滿。

她趕緊往上彙報,工作人員趕到現場拍照的時候,水已經到了腰。
雨勢太大,所有人都想著趕緊往外逃。
可小區裡有一堵牆,眼看著這堵牆被雨水衝倒,牆一倒,所有車都受到影響,出不去了。
大家又都趕緊往樓上走,這麼會兒工夫,一層已經完全被淹沒了。
胡阿姨心有餘悸:
“太猛了,好嚇人,我正好就在這守著清水河,看得特別清楚,那浪高得嚇人。我60多歲了,頭一次看這麼大水,以前沒有這麼大的。”

雨還是下個不停。
從橙警到今年首個暴雨紅色預警,三小時內連升兩級,景區全部關閉,31處道路損毀,136個村斷電,1825個基站退服,累計轉移超8萬人……
新聞裡說,北京以往的年降水在600毫米左右,這幾天最大降水量543.4毫米,相當於四天下了近一年的雨。
最強的小時雨量達到95.3毫米,等於是一平方公里區域1小時內被潑了38個標準泳池的水。
專家解釋,這場雨,是多重特殊的環境因素疊加,形成了連串的對流雲團。
它們先後經過同一區域,就像列車的一節節車廂,先後經過同一地點一樣,影響源源不斷,才會造成極端強降水。
暴雨引發山洪,塌方,預警透過簡訊和彈窗不斷刺痛人心。
通訊中斷,水電受阻,房屋倒塌,親人失散。
閃電和暴雷撕裂天空,洪水把死神推向各處。
據新華網釋出的訊息,截至目前,已有30人遇難。
02
新聞裡的一句話,是多少家庭的不可承受之痛。
有個網友發帖說,住在養老中心的姨奶奶和她半身不遂的外甥,被這場洪水帶走了生命。
從未想過天災離自己這麼近,痛苦到不知道用什麼語言去形容。

有人說,年事已高的奶奶獨自待在家裡,村裡遭遇泥石流和塌方,消防車輛人員上不去,看天氣預報還有一週強降雨,恨不能親自參與救援。

災難片裡的場景,在現實中不斷上演。
密雲水庫上游的北莊鎮,受災嚴重。
村民劉女士說,洪水是奔湧過來的,靠近清水河的房屋被瞬間沖垮。
僅僅兩個小時,水深就從膝蓋漲到了腰部,停在外面的小轎車一半被淹,兩側的樹木也被直接衝倒。
比她家地勢低的幾棟房子則直接被淹沒,只露出屋頂。

村民們驚恐著回憶。
“眼睜睜看著洪水衝進院子裡,前後不超過10分鐘,一樓的房屋就被完全淹沒了。”
“水裡翻起了浪,可害怕了。”
橋樑被沖垮。

房屋被沖毀。

樹木倒伏。

救援道路受阻。

變壓器被沖斷,倒在水裡。

太師屯,整個鎮子變成了一片汪洋,泡在混沌的深水裡。
地勢稍低的地方,人們被迫站在屋頂上求救。

洪水夾雜著泥沙,一浪高過一浪,沒有一輛車倖存。

有人死裡逃生,回憶驚魂一幕。
“斷水斷電,不到半個小時,一樓已經被淹過正常人肩膀的高度,上下公路部分也被山石和泥沙沖毀,別無選擇,只能在車上待命,度秒如年。
五點天剛矇矇亮,決定緊急撤離,一路險象環生,遇到了懸崖邊的護欄毀掉,路基邊坡失穩的時候,嚇得腿都軟了……”

有人發了洪水前後的村子對比圖,心裡不是滋味:
“從小長大的地方,就這麼被衝沒了。”

越看,心越是揪成一團。
不知洪水中的他們,承受了怎樣的驚恐傷痛,告別失散,滿目瘡痍。

這場雨,不久就會過去,成為眾多新聞中的一條。
但在一些人心裡,這場暴雨永遠也不會過去了。
在城市生活久了,總以為鋼筋鐵骨,穩如泰山。
然而事實又一次撕破幻象,天災面前,我們是如此不堪一擊。
03
不過,苦難素來壓不垮這片土地。
密雲區寧村新橋出現險情,武警北京總隊千餘名官兵連夜奮戰加固堤壩,一晚上,搬了10萬沙袋,構築堤壩1100米。
“一不怕苦,二不怕險!”
口號響徹雨夜,叫人眼眶發酸。
網友說,無論是在什麼時候,什麼地點,什麼場合,只要聽到這樣的話,都能在一瞬間馬上感到自己的骨頭在響。
“一股獨屬於中國人的,中國國情的,中華民族的情緒,在心底發芽,癢癢的,蓬勃的,韌性十足而頑強不屈地發芽。”

過去幾天,這樣用生命營救生命,用善良抵禦災難故事,從未中斷。
有的村自發組建了救援隊,把年齡大的,走不動路的老人用小三輪車一段一段往外送。
到了沖毀的地方,繞過去,下個村的再接上。

一家養老中心被洪水圍困,水下障礙物密佈,大型救援裝置無法進入。
幾名消防救援人員用繩索搭建救命通道,一次次往返洪水中。
最終,護送48位老人到達安全地帶。

一名到預產期的孕婦,被天將的神兵抱著從洪水救出,轉運至安全區域,直升機接力送醫。

還有暴雨裡的“剷車俠”們。
家園大面積被淹,當時太師屯鎮養老院的最高水位已經到了房簷。
刁師傅和剷車司機王師傅等五人,開一輛剷車,一艘衝鋒艇,自發組織救援。

那片區域,消防員不熟悉地形。
他們領著頭,給消防員帶路,挨家挨戶去喊,有人的話就趕緊救援,“拖”到剷車上。
數不清來回跑了多少趟,從早上6點幹到晚上7、8點,中途車壞了,王師傅才停了半小時。
他只有一個想法:“能多救點是點,怎麼也得把看得見的人都救走。”
最終,剷鬥端出來80多條人命。

後來回憶起來才覺得後怕,有一些路基被沖毀,剷車好幾次掉進坑裡。
最終,幾位大哥一共救出130多人。

世界溫暖,環環相扣。
被救出來的村民,銘記恩情。
救援人員前方救災,飯店老闆後方做飯。
“沒有電,點燈也得給你們蒸包子。”

苦難總是讓人更加團結。
暴雨衝不垮人們的溫暖和良知,反而書寫了災難中的人性之光。
04
凌晨,看到了北京雨勢減弱的訊息。
但新的戰場,轉移到了河北和天津。
一個叫@找不到我吧 的網友說,她家在河北承德下面的一個村子,距離北京的密雲區下柵子村5公里。
家裡因洪水和泥石流導致房屋塌方,奶奶被埋,全村失聯。
最讓人心痛的,是這條帖子。
“我的家一夜之間,一片廢墟。”

爸爸偏癱,差點被洪水捲走,靠著當海軍的底子撿回一命。
剛裝修好,準備養老的房子。
她父母一輩子的心血,一瞬間就都沒有了。
後來又得知姥姥、姥爺遇難的訊息。
暴雨之下,連安置兩位老人遺體都做不到

航拍的承德,更是觸目驚心。
洪水肆虐,村莊全部被淹,不少房屋,只剩屋頂。
微博上,和親人失聯的著急地四處求救。

暴雨如注,山洪咆哮。

和親人失聯每多一秒,危險就多一分。

寫到這裡,已不覺得這是新聞裡簡簡單單的“洪災”兩個字。
對親歷暴雨的他們來說,是切切實實的,撲面而來的恐怖災難。
網上說密雲和承德都是“極端天氣,歷史罕見,破壞性極大”。
但是你有沒有覺得,“極端天氣”這個詞,已經開始頻繁出現。
不久前陝西遭遇極旱,如今京津冀極澇,可能這些已經慢慢不再屬於極端天氣,而會逐漸變成常態天氣。
每一次災難,都是一面鏡子。
或許,我們該認清現實:
遠方的哭聲,是人類共同的悲鳴。
儘管我們無數次祈願山河無恙,人間無災,但災禍從未離開這世界。
每個鐵骨錚錚的人,都經不起磕絆的日子。
所以無論時代如何變化,無論風雨何時到來,我們都應銘記:
愛,責任,善良,溫柔和希望,才是最後的救贖。
多一些悲憫,多一些同理心,多一些守望相助。
週三安好,感謝讀到最後。
請幫忙點個“
”和“
”,“分享”給更多人,每一分關注,都是一場馳援。


-END-
大家好,我是王耳朵,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中間略懂點人生歪理。關注【王耳朵先生】,一個路見不平,就忍不住一聲吼的中年b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