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洪水預警次數創歷史新高,氣候變遷加劇極端降雨風險

圖片來源自美聯社
美國國家氣象局(NWS)資料顯示,2025年1月1日至7月15日間,全美共釋出3040次爆發性洪水預警,創下1986年採用現代預警系統以來的同期最高紀錄。這一資料印證了科學家長期以來的警告:氣候變遷正導致極端降雨事件更頻繁、更劇烈。  
愛荷華州立大學與NWS愛荷華州分局聯合追蹤的降水、土壤溼度等環境資料顯示,今年前七個月的洪水預警次數已遠超歷史平均水平。NWS指出,爆發性洪水預警通常在危險洪水發生前數小時釋出,以提醒公眾避險。此次紀錄突破,反映出全美多地正面臨前所未有的降雨壓力。  
今年夏季,美國多個地區遭遇創紀錄洪災:  
• 德州中部:4月,丘陵地區(Hill Country)暴雨導致瓜達盧佩河(Guadalupe River)水位在90分鐘內暴漲20英尺(約6米),克維市(Kerrville)附近洪災造成至少135人死亡,上百人失蹤。
• 西維吉尼亞州:6月,俄亥俄郡部分地區30分鐘內降雨量達2.5至4英寸(約6.35至10.16釐米),引發山洪,至少9人遇難。
• 新墨西哥州:8月,南部避暑勝地魯伊多索(Ruidoso)因豪雨引發山洪,3人死亡。
• 紐約市:7月14日,中央公園2小時降雨量超2英寸(約5.08釐米),重新整理該市史上第二高小時雨量紀錄。
此外,美國本月在一週內接連發生至少四次“千年一遇”級別的極端降雨事件,進一步凸顯天氣模式的異常性。  
科羅拉多州立大學氣候中心主任拉斯·舒馬赫(Russ Schumacher)指出,夏季(6月至10月)本就是美國部分地區降雨最集中的時段,疊加大西洋颶風季(6月1日至11月30日),暴雨風險進一步升高。他強調:“氣候變遷的證據明確——更溫暖的大氣可容納更多水蒸氣,這些水蒸氣最終以極端降雨形式迴歸地表。”  
多項研究支援這一觀點:全球變暖導致風暴強度和頻率增加,進而推高洪災風險。NWS愛荷華州分局也表示,土壤溼度飽和與城市化程序加速了地表徑流,進一步加劇了洪水威脅。  
從西海岸到東海岸,極端洪水不僅威脅生命安全,更對基礎設施造成重創。德州克維市的災難暴露出部分地區排水系統的脆弱性,而紐約市等大都市的古老下水道系統在暴雨面前亦顯力不從心。  
科學家警告,若全球變暖持續失控,類似2025年的極端天氣或將成為常態。舒馬赫呼籲:“適應氣候變遷需要系統性改變,從城市規劃到災害預警,每一個環節都需重新考量。”  
從愛荷華的農田到紐約的街道,從德州的河谷到新墨西哥的山麓,2025年的洪水預警數字背後,是氣候危機對美國社會的一次全面警示。當“千年一遇”成為“年年相遇”,如何與更狂暴的自然共存,已成為無法迴避的命題。
美男子曝Costco熟食區初體驗"像動物園"

可直接點選以下公號名稱進行關注:
送人玫瑰,手有餘香👇"分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