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因名字“簡單”紅了,連名帶姓才2筆,老師:我念不出口

來源|教師E家(ID:edu589)
正所謂:“名如其人。”
名字,看似只是一個代號,但卻會伴隨每個人一生。
有心理學學者認為,名字所蘊含的意義,會給孩子帶來無形的暗示,對他的未來產生難以估量的影響。
但現在很多家長為了彰顯文化、突出個性,給孩子取一些奇奇怪怪的名字。
不光令老師為難,也讓孩子非常為難。
01
老一輩給孩子取名時要麼取一些帶有時代紀念意義的名字,比如國慶、國強、建國、和平……
要麼就是對子女報以美好期望的名字,比如娟、芳、英、偉、傑、帥、勇……
然而那時文化水平有限、詞彙量有限,導致孩子的重名率相當高。
所以當“張偉”、“王芳”這一輩長大以後,給孩子取名時尤其注意文雅和好聽。
子、雨、詩、文、軒、琪、涵等字,成為了新一代的常見名字。
讀起來也確實好聽,個個都像偶像劇裡的男女主角。
如今,父母們取名的偏好則愈發地個性化。
不光把文化、希冀與祝福蘊藏在孩子的名字中,也有很多父母把雙方的姓氏都放在名字裡。
以至於三個字都不夠用,不少孩子的姓名擴充到了四個字。
比如說我們熟悉的藝人:趙韓櫻子、鄭合惠子、易烊千璽……
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擁有獨一無二的名字,心情可以理解。
但是有些生僻字實在是太生僻,又難讀,又難寫。
對老師和學生自己來說,其實都是弊大於利。
02
看看這個班的報名冊,十個名字八個要查字典。
一個班四五十個學生,老師光是記清名字就不知道要花掉多少時間。
去年,有一位媽媽教孩子寫名字寫到崩潰。
原因是孩子的姓非常生僻:爨(cuàn)。
單這一個字就有30畫。
據悉“爨”是我國一個罕有的姓氏,全國僅有1000餘人姓爨,歷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
有網友開玩笑稱:
“建議給孩子改名爨懿(yì)曦,讓他早點體會世間險惡。”
“既然已經寫熟了,那就叫爨爨吧。”
“爨一,只能幫你到這了。”
特殊姓氏的傳承固然是好事,也不易擅改,但名字的確可以簡化一些。
否則考試時,填表格時,別人輕鬆寫完名字,就他一個人寫半天還寫不好,他能高興嗎?
課堂上老師提問點名總是避開他,他能聚精會神嗎?
久而久之,孩子自己也不會喜歡自己的名字,甚至連自信心都可能會受到影響。
03
複雜的名字除了讓孩子“獨一無二”以外,還能側面體現出父母是“文化人”。
但正所謂過猶不及,用力過猛,有時反而是露怯之舉。
所以也有家長反其道而行之,走“極簡”路線。
20年前這類名字可能還會被嘲諷“沒內涵”、“沒文化”,如今在各類繁雜的姓名中,卻頗有“清流”之感。
●“王子”
王子是貴族身份的稱呼,但變成名字也挺好聽的。
既蘊含父母望子成龍的期望,又頗有趣味。
●“王一”
王字本身極其簡約,三橫一豎。
再取名“一”,就變成四橫一豎,橫平豎直、方方正正。
韻有端正、清澈之意。
●“丁一”
丁這個姓比較常見,本身已經很簡單了,只有兩筆。
名字取了個“一”,加在一起也只有三筆,可以說是相當簡約的名字了。
然而,別小瞧了“一”這個字,其實它也蘊含著很多深意。
可以是冠軍的“第一”,也可以是玄學的“歸一”,還可以是真心的“唯一”……
所以,同樣給孩子取名“一”的家長還有很多。
●“乙一”
乙這個姓是中國一個比較少有的姓,全國大概有4千人姓乙,歷史可追溯至商朝。
這個姓本身就是一筆寫成,再取了個“一”的名,整個姓+名兩筆就寫完了。
算下來,竟然比丁一還少了一筆,可謂簡中至簡。
據說給孩子取這個名字的父親,正是看中了“一”蘊含的“第一”含義。
期望孩子在未來的學習生活中,能夠力爭頭籌,不居人下。
這些極簡的名字,看似簡單,其實也蘊藏著父母對孩子無限的祝福。
令人印象深刻,也方便書寫,不失為一種好的取名方式。
04
那些因為名字夠奇葩走紅的學生~
1、不隨父姓不隨母姓的春秋戰國
因父親酷愛史書,給孩子取名春秋戰國,成年後的春秋戰國考上了985大學,沒有因成績引起廣泛關注,而是春秋戰國這個名字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2、出生就登頂第一峰的朱穆朗瑪峰
4個字的名字走紅,5個字的名字隨之而來,而且還帶著世界第一峰的架勢來的,一出生就登頂世界第一峰,不知道小學生能否撐得起這個名字。
3、擁有皇家姓氏的兄妹倆
杭州一小學的新生邀請函,赫然寫著“謝主隆恩”小朋友這個名字,一下子吸引了大眾的目光,後據知情人士爆料,謝主隆恩還有一個妹妹,名為謝祖聖恩。
05
某乎上有一個被8千萬網友圍觀的話題:
“沒起好名字會對子女造成多大的傷害?”
下面有幾十位網友說出了自己的“血淚史”。
●不良諧音,遭嘲笑
有位網友說,她的名字是“寧一寧”,諧音“擰一擰”。
這導致她整個童年都被人叫做“擰一擰”,甚至有老師也公然拿她的名字開玩笑。
這些往事給她帶來了很深的陰影。
還有一個男生,名字是“付巖傑”。
因為“婦炎潔”產品的出現,開始被大家瘋狂嘲笑。
還有一位著名的律師叫“史大佗”。
這實在令人尷尬,父母起名字的時候,就沒連起來讀讀嗎?
●性別錯亂,引尷尬
有位男生名字是“尹夢雅”,三個字都過於陰柔。
因此,他多次被老師誤會成女生,甚至工作後出差分房都會被分錯。
這給他的人生帶來了很多尷尬和困擾。
相反的,女藝人“秦牛正威”也因為名字太過陽剛,從小到大總是被追著問名字的來由,現在她已經更名“秦語鹿”。
●用字不當,寓意糟
拿開頭那個一年級報名表中的“程竁(cuì)”舉例。
“竁”的發音雖然還挺好聽,但它的含義是墓穴,很不適合用作名字。
還有女生名字是“鄭琀”。
可“琀”的意思是古代放在死者口中的玉,放在名字裡多晦氣呀!
●重男輕女,傷感情
拿小S的原名“徐熙娣”來說,這類“招娣”、“念娣”、“盼楠”等名字,都蘊藏著一些父母重男輕女的思想。
孩子小時候雖然不懂,但長大了很可能會因此受傷。
希望父母們要一視同仁,切勿重男輕女!
最後,希望父母們取名時一定要謹慎、用心。
讓這個名字帶著你們最美好的祝福,陪伴孩子度過快樂的一生吧!
本文首發「教師E家」(ID:edu589)。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裡是老師、學生、家長和社會人士的教育交流平臺!教師E家 為使用者提供教育資訊,教學心得,教育時事分析,願您在教育路上不再憂心。文章轉載授權請關注「教師E家」(ID:edu589)。

推薦閱讀:

做個合格的父母
長按識別二維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