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川普政府禁止哈佛招收國際生,美法官釋出禁令叫停撤銷留學生身份

《洛杉磯華人資訊網》出品,轉載須徵求許可,規範署名(公號名/ID/作者),違者必究

據 路透社 / 央視新聞 5月23日 綜合報道 加州奧克蘭地區聯邦法官Jeffrey S. White於22日釋出初始禁令(Preliminary Injunction),暫時禁止川普政府在全美範圍內撤銷國際學生的合法身份。該禁令將持續至相關訴訟案件審理結束,為數千名面臨身份危機的留學生提供關鍵保護。
圖片來源:路透社
Jeffrey法官在奧克蘭釋出的禁令明確指出,政府不得基於學生的法律狀態實施逮捕、監禁或強制轉移。但學生若涉及其他犯罪指控,或觸犯刑期超過一年的暴力罪行,仍可能面臨法律制裁。這一裁決源於數十名學生聯合起訴移民局,指控其在今年4月初突然終止學生合法身份,導致大規模混亂。據統計,今春已有超過4700名國際學生被取消在美學習許可,且多數未獲提前通知或解釋。
這項禁令是約二十幾名學生的律師聯合提出的,這些學生在四月初因移民和海關執法局突然終止其合法身份而提起訴訟。截至4月18日,已有超過100名受影響的留學生聯合向美國聯邦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恢復合法身份並阻止美政府繼續實施該政策。
法院檔案中披露,移民局透過FBI資料庫篩查學生簽證持有者,即便當事人僅被列為嫌疑人或未遭正式指控,其身份仍遭撤銷。此舉迫使部分學生選擇離境,以避免被驅逐至第三國。
政府律師辯稱,該行動屬《移民法》賦予的行政許可權,且已重新賦予受影響學生的法律狀態,並寄送恢復信函。但Jeffrey法官指出,錯誤的撤銷記錄仍留存系統,影響學生未來簽證申請或身份轉換,且無法保證政府不會再次“隨意”終止其身份。
Jeffrey法官在判決書中嚴厲批評政府以“打地鼠式”政策調整回應司法質疑,強調禁令必要性:“若不對被告規避法規的行為加以約束,這場遊戲將永無終局。”

與此同時,美聯社最新民調顯示,政府撤銷學生簽證的政策,僅獲三成美國成人支援,半數反對。在高等教育群體中,六成強烈反對該政策。
此禁令為國際學生群體注入一劑穩定性,但其長期效力仍需等待法庭進一步裁決。專家分析指出,案件後續進展或為移民政策與司法審查的判決提供重要判例參考。
對此,美國土安全部方面發表宣告稱,該裁決導致正確舉措的實施被延遲,希望更高級別的法院能支援美國政府的立場。美司法部拒絕就聯邦法官的禁令發表評論。

值得關注的是,美國國土安全部於昨日(22日)宣佈正式撤銷哈佛大學參與“學生與交流訪問者專案(SEVP)”的資格,這意味著哈佛大學將無法再招收新的國際學生,現有的國際學生也必須儘快轉學,否則將失去合法身份。
這一決定源於國土安全部長Kristi L. Noem簽署的命令。Kristi在宣告中表示,哈佛“容忍甚至縱容反美、支援恐怖主義的外國學生在校園內騷擾、攻擊其他學生,破壞校園安全環境”。
根據國際教育協會資料,哈佛大學在2023-2024學年共有約7800名國際學生,這一決定將對他們的學業與簽證狀態造成極大影響。
哈佛大學發言人Jason Newton在回應中稱該舉措“違法”,並強烈否認有關哈佛支援極端主義或與外國政府不當合作的指控。他表示:“這一政治化的報復行動嚴重損害了哈佛社群和整個國家的利益。”
據報道,國土安全部早在4月就曾向哈佛大學發出正式要求,要求其提交與涉恐學生相關的詳細記錄。哈佛拒絕配合,並未回應後續的催促。此後,國土安全部陸續凍結了對哈佛2.7億美元的聯邦資助,並警告如仍不配合,將撤銷其SEVP資格。
此外,哈佛還面臨多項聯邦機構的指控,包括:校園反猶主義氛圍嚴重;接受數億美元來自外國政府和組織的捐贈;校園暴力犯罪率急劇上升,據統計2022年至2023年間,嚴重攻擊案件增長295%,搶劫案增長560%;使用涉嫌種族歧視的DEI(多元、公平與包容)招聘政策;與被美國政府列為“特別指定國民”的外國科研機構或個人合作。
此次決定直接影響的是哈佛所有國際學生的合法身份。這些學生若不盡快轉學至仍擁有SEVP資格的其他院校,將面臨簽證失效、被遣返等嚴重後果。
今天(23日)上午,美國波士頓地區法官Allison Burroughs釋出臨時限制令,凍結了川普政府前一日對哈佛大學實施的相關政策。哈佛隨後發表宣告,宣佈將提起訴訟,指控政府此舉是對白宮政治施壓未果後的報復。
儘管川普政府堅稱這場訴訟“毫無意義”,但哈佛在法庭檔案中表示:“沒有國際學生,哈佛就不是哈佛。”作為一所389年曆史、全美最古老且最富有的私立大學,哈佛的這一立場彰顯了其對學術自由和國際多元化的堅定承諾。
洛杉磯最值得關注的兩個微訊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