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絨 鳳凰網《CC情報局》特約撰稿員
編者按:
8月13日,94歲的原侵華日軍731部隊成員清水英男,來到位於哈爾濱的侵華日軍第731部隊罪證陳列館進行指認謝罪。
清水英男於1945年被派到位於哈爾濱的侵華日軍第731部隊總部,他稱:“我清楚地記得,在731部隊的標本陳列室裡不乏嬰幼兒標本,不給打麻藥就活剝人皮。”
“歷史事實不容掩蓋。我決心在有生之年回到侵華日軍第731部隊舊址,向受到傷害的中國人民表達最深切的歉意,也希望喚起更多人的反思和警醒,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避免戰爭悲劇重演。”
鳳凰網《CC情報局》報道731部隊投降後被美軍接管的情況,首次揭密美軍全盤接收日軍731細菌部隊檔案、特赦核心戰犯、將其生化武器全部用於實戰、派軍醫赴朝鮮實施細菌戰的全過程;還原美國軍方德特里克堡生化基地數次病毒洩露後,關閉又重開的內幕。
核心提要:
1. 94歲的原731部隊成員清水英男來到哈爾濱謝罪,有關侵華日軍731部隊的秘密再被世人關注。但不為人所知的是,在二戰結束後,美軍德特里克堡生化試驗基地幾乎完整接收了731部隊在華的所有細菌戰的核心資料,美軍的細菌級生化武器也大多出自於此。
2. 731部隊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細菌戰部隊,他們用中國人、蘇聯人以及盟軍戰俘進行活體生化試驗。據軍方報告稱,其試驗資料,之後為美軍進行細菌戰試驗以及細菌武器所使用,使美軍生化武器的殺傷力一躍成為世界第一。
3. 美軍僅花費了700美元就得到731部隊細菌戰的核心機密,並將這支部隊從歷史中掩蓋起來。與此同時,美國還掩蓋了當年日本企圖使用731部隊的細菌武器攻擊美國本土的計劃。因為一旦後者曝光,美國輿論勢必將對政府與這些戰爭罪犯的交易口誅筆伐。
4. 由於美國的包庇,731部隊的許多人不僅沒有受到懲罰,而且還利用其透過細菌戰所掌握的知識,透過發表論文成為了醫學專家和製藥行業的企業家。
神秘的731部隊為何會被美軍全盤接管?用700美元交換所有生化戰核心資料
▎位於馬里蘭州德特里克堡的美國陸軍傳染病醫學研究所(USAMRIID),這個近年因各種洩露事件而被世人矚目的美軍生化試驗基地,幾乎完整接收了731部隊在華的所有細菌戰核心資料。美軍的細菌級生化武器也大多出自於此。
侵華日軍731部隊,在中國幾乎無人不知,它代表著日本軍國主義最反人類、最邪惡和最殘暴的面目。
然而,在西方世界,這支軍隊卻沒有多少人聽說過,因為二戰結束後,美國政府將這支軍隊以及他們的生化武器試驗資料全盤接收,這支神秘的軍隊與他們的生化武器,便像個謎一樣消失了。
731這支魔鬼部隊在戰後為何被美軍德特里克生化試驗基地全盤接收?日軍核心人物為何可逃脫戰後審判?這個話題,早在40年前便首次被美國曆史研究人員挖掘出來,但此後這個話題一直受到美國政府的故意打壓。
日前,英國《太陽報》在一篇揭秘報道中寫道:“美軍給了這些戰犯豁免權,以換取他們的資料,731的所有研究成為嚴格保守的秘密,日本直到上個世紀90年代才只承認731部隊的存在。
731部隊的頭目石井四郎獲准過上平民生活,直到1959年因喉癌去世。
而在地獄般的營地中實施暴行的其他高階官員,繼續在醫學、政治和學術界發展,許多人成為成功人士,其中一個成為東京都知事,另一個人成為日本醫學協會會長,甚至一個人升任日本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
事實上,《太陽報》這篇報道的內容基本上來自美國記者紀思道(Nicholas D. Kristof)15年前的一篇文章,題目是《面具背後的恐怖 — 一份特別調查報道:曝光日本慘無人道的戰爭暴行》(Unmasking Horror – A special report. Japan Confronting Gruesome War Atrocity),刊登於1995年3月17日的《紐約時報》。
該文最後寫道:“731部隊的所作所為,戰後一直不為人所知,部分原因是美軍決定對這些醫生的戰爭罪行不予起訴,以此交換他們的研究資料。日本和美國的檔案顯示,美國幫助日本掩蓋人體實驗的事實,非但沒有把罪魁禍首送上法庭,還付給他們報酬。”
此外,還有一份關於美軍派日軍731生化專家參與朝鮮戰爭,並在戰場實施細菌戰的報告在網路上曝光,將馬里蘭州德特里克堡美軍生化實驗室與731部隊細菌武器秘密計劃推至臺前。
除了這位兩次獲普利策獎的記者外,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北嶺分校的歷史學教授謝爾頓·H·哈里斯(Sheldon H. Harris),也是最早在美國揭露731部隊暴行和美日勾結真相的人之一,他寫的《死亡工廠》(Factories of Death)一書估計,731部隊發動的細菌戰造成20多萬多中國人被殺,並且隨著戰爭結束,731部隊營地中感染鼠疫的動物逃出後,還導致了1946年至1948年間哈爾濱地區的鼠疫,這場疫情至少殺死了3萬人。
根據他們的調查,以及中國和日本研究人員收集的材料,大致可以看出一個以美國為主角的關於731部隊的新故事。
甚至有軍方的報告認為,731部隊作為一個世界上最大的細菌戰部隊,用中國人、蘇聯人以及盟軍戰俘進行的生化試驗資料,為美軍進行細菌戰試驗以及細菌武器的使用,提供了關鍵的實戰使用技術,使美軍生化武器能力一躍成為世界第一。
731部隊:全世界最大的細菌戰工廠
731部隊,正式編號關東軍第691部隊,即關東軍防疫給水部下屬第731部隊,或稱關東軍防疫給水部本部,歸屬日本陸軍省、日軍參謀本部和日本關東軍司令部多重領導,對外稱以研究防治疾病與飲水淨化為主,但其實該部隊承擔戰略功能,專門使用活生生的中國人、蘇聯人和朝鮮人以及其它盟軍戰俘,包括美國人,展開生物武器與化學武器試驗。
日本陸軍省認為,研究中國東北的地方病以及研製疫苗,是設想中對蘇聯作戰所不可或缺的。
▎1949年12月25日至30日,蘇聯在伯力設定特別軍事法庭,對12名前日本陸軍軍人就其所犯細菌戰罪行進行審判。受審的戰犯為:前日本關東軍總司令將軍山田乙三、前日本關東軍醫務處長軍醫中將梶塚隆二等人。這些戰犯供認,日本關東軍在中國東北地區大量培養致命性病菌,建立代號為“731”和“100”的特種部隊專門從事細菌戰準備,並在活人身上進行罪惡試驗的戰爭罪行。他們還供認,在中國的寧波等地區也使用了細菌武器。12月30日,法庭分別判處各被告2-25年有期徒刑。但731部隊的頭目石井四郎、北野政次,卻在美軍的庇護下,逃脫了審判。
731部隊基地建在偽滿洲國統治下的哈爾濱平房區,日本軍人對其有所謂“小小哈爾濱,大大的平房”之稱。
731部隊實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細菌戰工廠,擁有細菌戰研究工作人員2600人,包括1名中將和4名少將級軍官,80餘名校級軍官,判任官和技師達300餘名。
從1936年到1942年7月由石井四郎中將為部隊長,1942年8月到1945年2月北野政次少將接任,1945年3月到同年8月日本戰敗投降前,石井四郎又再度擔任指揮官。
1945年8月,蘇聯出兵東北,日軍兵敗如山倒,據時任關東軍司令部參謀的朝枝繁春回憶說,他緊急飛往長春,在軍用機場的一座機庫裡與石井四郎交談了1小時左右,並傳達了軍部的四點指示:
731部隊全體解散,部隊成員儘早返回日本本土,所有證據物品都必須永遠地從地球上消失;
調一個工兵中隊攜帶5噸炸藥歸731部隊指揮,必須確保將所有設施炸燬;
建築物內的俘虜,即實驗品,必須用電動機加以處理,再放進鍋爐內焚燒,然後將其骨灰等投入松花江沖走;
該部下屬53名具有博士頭銜的軍醫,必須用軍用飛機直接運回日本本土。
石井四郎聽完命令後問了一個問題:“研究資料也不能帶回去嗎?”
朝枝當即明確不可以,必須依總參謀部命令銷燬所有證據。
隨後,石井回到731部隊駐地,向所有人員提出三點要求,必須對該部秘密永遠守口如瓶。
首先,回家之後要隱瞞自己曾在731部隊服役的事實,掩飾自己的從軍履歷;
其次,不得擔任一切公職;
最後,嚴禁部隊成員相互聯絡。
在場的所有人都記得石井的話:“731部隊的秘密要帶入墳墓!”
研究731部隊歷史的日本作家青木富貴子從石井四郎的日記中考證,這句話實際上是出自陸軍參謀總長之口,為的是避免細菌戰秘密為美軍所知,進而危及到日本天皇。
美軍細菌專家,在全日本追蹤731部隊核心戰犯,私下達成交易,交出所有731部隊細菌戰資料,秘密大赦
其實,二戰結束前,美軍便已獲悉日軍在中國進行細菌戰的事實,試圖透過各種渠道去了解細菌戰和有關試驗的情況,並派遣了來自德特里克生化武器基地的細菌專家莫瑞·桑德斯中校於1945年9至10月,在駐日盟軍最高統帥司令部支援下,對日本東京陸軍軍醫學校、日本參謀本部、陸軍省醫務局以及731部隊有關人員進行調查,審訊了731部隊的主要成員內藤良一、金子順一和增田知貞等人,於當年11月1日完成有關731部隊的一份研究報告,即《桑德斯報告》。
那時,桑德斯便開始與佔據日本的盟軍司令麥克阿瑟討論如何處理731部隊所擁有的資料,並初步做出了對相關人員大赦的決定。
此時,石井逃回千葉縣老家躲了起來,1945年11月10日還在千代田村舉辦過一場假的葬禮,並在村長掩護下潛伏起來。
與此同時,根據《日本產經新聞》披露,一份據分析於1945年10月前後在一張八開便籤上手書並蓋有陸軍大印的檔案顯示,那時盟軍司令部已經開始對石井四郎的助手增田知貞大校進行訊問,檔案指示其餘人員必須保密。
檔案的開頭寫道:“‘O’及‘保作’絕對不能公開。”
“O”是指“圓木”,即活體實驗物件,“保作”係指細菌作戰的暗語。檔案中把培養感染病毒的跳蚤的田中班簡單地稱為“P(病毒)研究”,把研究用於損傷穀物的細菌武器的八木澤班的實驗場稱為“自營農場”。
檔案還指示北野政次要恪守下述口徑,即研究細菌戰“不是遵循上司的指示,而是根據防衛研究的需要,由一部分人進行的研究”。
但是,美軍經由長時間的追蹤與接觸,很快還是掌握了石井的活動,並在審理日本戰爭犯罪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召開前與其相約談判。
▎美軍德特里克堡生化實驗室關於731部隊細菌戰的秘密檔案之一。
1946年1月17日,美軍同來自德特里克生化基地的細菌戰專家阿爾沃·湯普遜(Arvo Thompson)中校在石井住所對其展開第一次審訊,調查內容是731部隊編制和訓練作戰生產能力,石井只承認展開普通預防醫學和野外實驗的研究,否認存在細菌戰計劃、實戰、人體試驗以及與海軍等其部在相關方面的合作研究。
美國方面對石井的回答並不滿意,持續深入審問諸如資金來源、陸軍本部負責人等問題,最後以此為基礎,於1946年5月撰寫了一份名為《關於日本細菌武器的報告》,又稱《湯普遜報告》,這篇報告中,石井詳述了731部隊的規模、研究細菌武器、如何防禦細菌戰等內容。
事後,美軍又多次審訊石井,後者提出,以免除自己和部下的戰犯追訴為條件,願意提供更詳盡的細菌戰資料,而這正是美國調查人員的目的。
事實上,那個時候,石井應該已經清楚:
一是交代731部隊的詳情,並不會危及天皇地位,因為美國已經確立了要保留天皇這一基本原則;
二是731部隊的資料對美國而言具有特殊價值,美方也表達了願意為此達成交易的想法。
日本非政府研究小組“731部隊·細菌戰資料中心”共同代表近藤昭二接受採訪時說,在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美國檢察官抵達東京前,他們就已經得到上級指示,不要去追究天皇的責任。
美國這麼做是為了順利實現對日本的戰後統治,同時,出於對抗蘇聯的需要,美國不希望看到731部隊的研究資料落入蘇聯手中。
▎美軍德特里克堡生化實驗室關於731部隊細菌戰的秘密檔案之二。
731生化部隊為何在西方視野中從未出現?美軍花費700美元得到核心機密,並將這支部隊掩蓋起來
1980年發表文章《日本細菌戰:美國對戰爭罪的掩蓋》的美國曆史學者約翰·鮑威爾(John Powell),大概是現在可見最早撰寫“日本對中國和蘇聯使用生物戰的報道”的作者。他在1981年時寫道:“據透露,美國政府參與掩蓋行動的原因是,日本擁有使用細菌作為致命武器的專門知識,華盛頓非常渴望獨自擁有它們。”
1947年5月6日,美軍遠東司令部向美國國防部發了一封軍事密電,編號為52423,電文中就包括一段資訊:“其他包括從石井四郎那裡獲得的報告書等資料,建議可以透過以下方式來獲取,即告知相關日本人,相關資料將透過情報渠道留存,不會作為戰爭罪行證據來使用。”
對此,當年6月26日,德特里克基地醫學專家在美國政府的備忘錄中說:“應與石井及其同事達成的一項協議,確保他們在日本細菌戰計劃中提供的資訊將保留在情報渠道中,這等同於美國政府提供協議,不會以戰爭罪起訴他們中任何人。”
▎美軍德特里克堡生化實驗室關於731部隊細菌戰的秘密檔案之三。
1947年7月1日,德特里克基地兩名醫學專家在備忘錄中說,日本研究人員從活體實驗中提取了成千上萬張人體組織玻片,如果美國能夠保證將日本醫生和科學家從戰爭罪起訴中解救出來,那麼就可以得到731部隊研究人員的幻燈片和報告。
這兩位醫生,愛德華·維特(Edward Wetter)和H·I·斯圖布林菲德(H. I. Stubblefield)辯稱,由於“任何戰爭罪審判都將向所有國家完全披露此類資料,因此,為了美國的國防和國家安全,應該避免將此事公開”。
這兩人進一步指出:“日本人從他們的實驗中獲得的知識將對美國細菌戰研究計劃具有重大價值,而日本細菌戰的資料對美國的價值,在國家安全領域的重要性,要遠遠超過起訴戰爭罪所產生的價值。”
1947年10月,美國德特里克堡生物武器基地派遣細菌學專家埃德溫·希爾(Edwin Hill)和約瑟夫·維克多(Joseph Victor)再次找石井“驗貨”,確認了他在撤退前保留了三個皮箱的研究資料,並確認其為“無價的研究成果”,並與對方達成購買協議,資金來自美國陸軍情報部門的機動費。
希爾在分析完資料後提交的報告中指出:“石井部隊的資料是日本科學家花費幾百萬美元經費和長年研究的成果。
這種資料由於關係到人體試驗,是我們自己的實驗室有所顧忌而不能得來的。這些資料的獲得,總共只支出了25萬日圓(約為當時的700美元),跟實際研究的花費相比真是太便宜了。”
▎前日本陸軍軍醫中將石井四郎,“731防疫給水部隊”的創始人兼司令,也是與美軍合作提供四皮箱731細菌戰機密資料,並被大赦的核心人物。
希爾等人還在報告中極力為石井申請免罪。美國陸軍部最終選擇與石井等人達成協議,拒絕了國際檢察局、遠東國際軍事法庭蘇聯代表的提訊和引渡石井的要求。
希爾和威克多的主要工作就是調查石井的病理標本,並把生物戰的資料和資料搞到手。據1947年12月12日希爾呈送的報告書,內有24種疾病、850人的人體病理標本。
其中,標明值得研究的有403例,24種疾病中,除一酸化碳素1件、芥子毒氣16件、不明毒物2件外,其餘全部與細菌傳染疾病有關,製成了8000枚以上的病理學顯微鏡標本。
1948年3月13日,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給麥克阿瑟下達了指示,確認了1947年5月6日52423號電文的請求:“從你管轄戰區歸來的技術專家提供的報告顯示,到目前為止你所要求的必要資訊和科學資料都已悉數獲得。建議重新提交3-B和第5部分內容以便在你需要的時候進行深入斟酌。”
至此,以豁免石井四郎及731部隊所有成員為條件,獲取731部隊試驗資料的目的已經達成。
戰後,盟國一共以戰爭罪行起訴了5570名日本人,但是沒有一個是因為從事生物戰而被起訴的,倒是有9名醫學院教授因1945年拿8名被俘的美國飛行員進行活體解剖被判有罪,有的被處死。
代號為“夜晚的櫻花”,731部隊最瘋狂的計劃,使用神風敢死隊攜帶細菌武器襲擊美國加州?
實際上,為了掩蓋日本731部隊的罪行,美國還掩蓋了當年日本企圖使用731部隊的細菌武器攻擊美國本土的計劃,因為一旦後者曝光,美國輿論勢必將對政府與這些戰爭罪犯的交易口誅筆伐。
根據日本研究人員得到的證據,1944年,當日本快要失敗時,軍方策劃了發射巨大氣球,利用季風將其帶到美國本土的轟炸計劃。
最終有約200個氣球降落在美國西部各州,氣球所攜帶的炸彈炸死了蒙大拿州的一名婦女和俄勒岡州的6個人。
當時,還有一些日本將軍提議,在氣球上裝上生物戰武器,目的是在美國製造鼠疫或炭疽熱,還有人提議以此方法傳播牛瘟病毒以消滅美國畜牧業,或穀物黑穗病消滅農作物。
最終,東條英機否決了對美細菌戰提議,因為他擔心對美生物戰攻擊會招致美國細菌戰或化學武器的報復。
但是,日軍顯然在某些情況下已動手對盟軍使用生物武器。當美國準備在1944年春末襲擊太平洋塞班島時,日本派出一艘潛水艇向守在島上的日軍運送生物武器,目前尚不清楚是哪種武器,因為這艘潛艇在路上被擊沉了。
隨著1945年戰爭臨近結束,731部隊開始了其最瘋狂的計劃,代號為“夜晚的櫻花”,即使用神風敢死隊攜帶細菌武器襲擊加州。
曾任731部隊的新兵指導官三口俊敏(Toshimi Mizobuchi)後來承認,設想是動用1945年7月抵達哈爾濱的500名新兵中的20人,派一艘潛水艇將其中一些人帶到南加州海域,然後他們將乘坐潛艇上的飛機升空,並將被鼠疫感染的跳蚤帶到聖迭戈,計劃行動日期是1945年9月22日。
現住愛媛縣的73歲的石田石男承認他曾是針對聖迭戈的襲擊組織負責人,但他拒絕透露細節。他說:“這真是令人記憶猶新,但我不再想回憶這件事。”
其實,美國戰後所獲取的日本軍事檔案中詳細記錄了這些事,但美國害怕有朝一日被曝光,所以做了特別安排。
日本的歷史檔案在二戰後曾由美國當局儲存9年。這些檔案先由中央情報局過目,它們包括陸軍部從1868年到1942年的數十萬頁的檔案,海軍部1868年到1939年的檔案,以及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軍各種部隊的全部作戰記錄。
1948年,中央情報局將這些檔案送交國家檔案館,1957年,這些檔案交還了日本。一批學者,其中包括哈佛大學的埃德溫·賴肖爾和喬治敦大學的約翰·揚,由於擔心檔案可能丟失,在福特基金會贈款下,匆忙用縮微膠捲將他們能拍攝的全拍了下來,但也只拍了全部的5%。
檔案運到日本之後,全部被封存起來,別說歷史研究人員,即便是美國司法部也無法調閱。
2017年揭秘的一份備忘錄顯示,曾任美國司法部特別調查局局長伊萊·羅森鮑姆承認,東京同華盛頓之間在嫌疑戰爭罪犯問題上的爭執暗地裡展開了多年。
▎1952年,美聯社披露,美軍在朝鮮戰場上對中朝軍隊投放細菌武器。這個來自美國陸軍德特里克堡生化實驗室的大約16種秘密細菌武器,大多源自於在中國東北進行人體實驗的731部隊。兩位拒絕透露姓名的美國官員稱,三個日本細菌專家奉李奇微總部之命,攜帶進行細菌戰的一切必要裝備,離開東京到達朝鮮,準備以朝中人民部隊的被俘人員作為細菌試驗物件,並且提出了在冬天進行細菌戰計劃的報告。這三名“細菌戰專家”裡為首的就是石井四郎,另兩人則是獸醫少將若松次郎和北野正藏。一份由各國科學家組成的“國際民主法律工作者協會調查團”和“調查在朝鮮和中國的細菌戰事實國際科學委員會”,先後來到朝鮮和中國地區進行實地調查後的報告宣佈:“朝鮮及中國東北的人民,確已成為細菌武器的攻擊目標,美國軍隊以許多不同的辦法使用了這些細菌武器,其中有一些辦法,看起來是把日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進行細菌戰使用的方法加以發展而成的。”但這三個戰犯,仍然再次逃脫了審判。
731部隊當年逃脫審判的核心醫生戰犯們,戰後創辦了當時最大的綠十字醫藥公司
美國司法部開列的全球範圍戰爭罪行嫌疑犯的名單現在包括大約6萬名德國人和歐洲其他國家的人,其中包括前聯合國秘書長、前奧地利總統瓦爾德海姆和戰爭期間希特勒軍隊的情報軍官,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美國能列出其出生日期和其他身份證明材料的嫌疑戰爭罪犯日本人還不到100人。
羅森鮑姆說:“對於一個友好國家的政府來說,不讓我們查閱材料令人感到驚訝,也為社會所不容。
最令人不能容忍的是,日本政府不提供特別調查局已經確定為戰爭罪行嫌疑犯的人的出生日期,因為那樣一來美國就可以禁止他們入境。日本政府甚至不肯說是否將協助我們工作。”
加州州立大學北嶺分校歷史學家哈里斯說,美國翻譯了記載731部隊戰爭期間對死去和活著的關押人員進行活體醫學試驗的三大項解剖報告,總共將近一千頁,但是還有17項報告失蹤,失蹤的還有大約8000張記錄試驗情況的幻燈片。
他曾依據公民知情權法申請檢視這些記錄,但是退伍軍人事務部回覆說,它們已在聖路易斯的一場大火中全部被燒掉了。
▎日本媒體刊載的漫畫,顯示綠十字和731部隊的關係。
由於美國的包庇,731部隊的許多人不僅沒有受到懲罰,而且還利用其所掌握的細菌戰知識,透過發表論文成為了醫學專家和製藥行業的企業家。
據統計,1960年前,731部隊的軍官中至少有23人憑藉著活體試驗發表論文,並取得博士學位,提交博士學位論文一事還獲得了當時的日本文部科學省的認可。
他們提交的論文題目大都同細菌戰有關:比如《活菌乾燥儲存方法研究》、《瘟疫菌儲存方法研究》等等,個別軍官甚至將在731部隊服役期間的研究報告直接當作學位論文使用。
《希爾報告》列出了被訊問的731部隊軍醫的姓名、研究課題目錄,並在括號裡註明其在戰後的工作、地位等。
其中包括,研究布魯氏菌的岡本耕造,時任兵庫大學教授,先後任東北大學、京都大學、近畿醫大醫學部長;研究赤痢的小島三郎,厚生省預防衛生研究所第二任所長,和細谷省吾,東京大學傳染病研究所所長;研究煙霧疾的金子順一,曾任東芝生物物理化學研究所和預防接種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植物疾病,八木澤行正,後來當了日本抗生物協會會長。
此外,日本戰後的南極科考隊醫學顧問吉村壽人,當年就是731部隊的凍傷班班長。其中,後來最著名的人物之一是當過731部隊長的北野政次。
北野是日本當年最大的製藥企業、綠十字社株式會社的創始人之一,而該公司最主要的創辦人則是同在731部隊擔任骨幹並接受過美軍調查的內藤良一。
這家企業成立於1950年11月,擁有日本最早的血庫,血庫中核心的血液凍幹儲存技術被認為就是直接來源於731部隊的試驗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