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澳洲將現恐慌性拋售!新稅來襲,大批富人紛紛出逃,賣房賣地?

據報道,隨著工黨順利連任,工黨政府過去提出的一項新稅收政策有望實施——對高額養老金賬戶收稅。
由於拿養老金投資的稅率很低。退休後甚至可以免稅,很多澳人都將房產、股票、基金等投資品納入到自己的養老金之中。
現在,政府即將堵上這個窟窿,最快7月1日就會實施。
預計富人群體受該政策影響最大。因此新政策的實施恐將引起澳洲的“拋售潮”。
許多富人,已經開始調整投資,甚至將資產轉移到國外……
澳政府將對“高額養老金”徵稅?
據報道,聯邦財長Jim Chalmers於2023年提出的養老金稅收方案已經提上日程。
該草案計劃對養老金超過300萬澳元的部分徵收30%的收益稅。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未出售資產的價值變化也將納入收益計算。
舉個例子,如果透過養老金持有的房產的價值從300萬澳元漲到了310萬澳元,那麼這10萬澳元的部分就要交30%的稅。
至於如何對“市值”徵稅,目前還有一些爭議。
當時,法案在參議院受阻,未能獲得透過。但如今,工黨在參議院獲得多個席位,工黨和綠黨的合計參議院席位已經過半,透過法案將不會受到阻礙。
只不過,綠黨主張的徵稅門檻更低,比如應該降低到200萬澳元,估計兩黨免不了還要扯皮一番。
在社交媒體上,大多數人對新規表示支援,數千人點贊。
“好訊息。政策已經起作用了。”
“有300萬養老金的人,也不需要什麼稅收優惠了。”

“太糟了(含諷刺之意),我得再攢下290.8萬的養老金,這個政策才能影響到我。”

對於普通人來說,他們可能只有幾萬、幾十萬的養老金,這個政策和他們毫無關係。
但對富人群體來說,這意味著“拋售潮”。
富人群體正拋售資產?
據報道,SMSF(自我管理養老金)的成員中,“恐慌情緒”在不少富人之中蔓延,甚至開始著手轉移資產。
近120萬澳大利亞人擁有SMSF,在總計4.2萬億澳元的養老金體系中,SMSF的規模超過1萬億澳元。
很多人持有的,其實都是房子、農場等財產,這些資產隨著澳洲近些來的房地產熱潮而有所增值;還有一些人持有股票,這些股票也在增值。
於是,部分人開始提前賣房賣地、拋售股票,甚至將資產轉移到海外。
對持有的資產收稅,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房產稅,通常以房屋的計稅價值或租金收入為計稅依據。
聯邦財政部估計,這些變化在今年推出時只會影響到8萬個養老金賬戶。
換句話說,只有最富裕的那批人會受影響。
有代表富人區的國會議員,也呼籲反對政策實施。
代表悉尼東郊Wentworth選區的獨立議員Allegra Spender表示,這會阻礙養老金投資。
“社會關注的是,這不僅違反了稅收的基本原則,還特別影響了對生產力前沿的高增長年輕企業的投資,而這些企業得到了SMSF的大力支援。政府需要盡其所能鼓勵對高增長企業的投資,而不是削弱這種投資。”
與此同時,也有網友質疑政策該如何執行。他指出,“澳洲最富有的群體會做任何事情避稅”。

此外,隨著通脹逐漸增加,之後的門檻線“300萬澳元”理論上也應該隨著時間增長而發生變化。
畢竟,哪怕是10年前的300萬澳元和現在的300萬澳元,購買力也根本不一樣。
如今,由於越來越高昂的房價,兩套普通房子的價值就可能超過300萬澳元。
另有專家稱,由於澳洲的工資增長,現在的年輕人到退休的時候,養老金可能會增長到300萬澳元。
AMP Capital的副首席經濟學家Diana Mousina表示,40年後退休的年輕人可能會面臨這樣的情況,即養老金總額達到300萬澳元。
需要注意的是,她的計算基於年收入9.8萬澳元,工資增長每年3%,養老金繳費率12%,並充分考慮到投資帶來的複利影響。
代表13萬多名客戶投資58億澳元的威爾遜資產管理公司(Wilson Asset Management)則表示,對未實現的收益徵稅會造成嚴重的“無謂損失”。
該公司表示,這樣徵稅會導致人們放棄投資,導致經濟效率低下,反而對稅收造成額外負擔。
印象結語
在目前的生活成本危機下,澳洲普通人的生活已經很難了。
由於澳洲普通人都沒有如此大額度的養老金,目前300萬澳元的上限可以說和大多數人沒關係。
不過,儘管政策尚未落地,但富人們已經聽到“風吹草動”,開始做下一步打算。
未來,這項新稅究竟會以什麼樣的形式出現,還是個未知數。
綜合來源:news、Reddit、AFR等

以上為正文內容
↓關注悉尼見聞,看見不一樣的澳洲↓

↑ 滑 動 查 看 更 多圖 片,掃碼觀看↑

點選此處“閱讀全文”,下載澳洲印象APP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