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龍真的老了。
“他走路時扶著腰,但見到粉絲才立刻挺直背脊。”
1
定居墨爾本,成澳洲遛彎兒大爺
最近有網友在澳大利亞的墨爾本街頭目擊成龍,鏡頭捕捉到成龍最真實的一面:身穿襯衫,配卡其色色夾克,步履緩慢。
卡其色(Khaki)即土黃色、塵土的顏色,是一種介於淺黃褐色和中淺黃褐色之間的顏色。
根據目擊者的描述,正好印證了成龍在今年1月份就已經到達澳洲的事實。他在澳網現場觀看比賽,賽後,還與網球名將亞歷山大·茲維列夫切磋武術動作,並握住白俄羅斯球后莎巴蓮卡(Aryna Sabalenka)的手。

那之後,成龍就一直沒有回國,如今他定居澳洲墨爾本呢,併成為澳洲遛彎大爺。
2
去年白髮白鬍子曝光,老態龍鍾樣子嚇到網友
成龍此次在澳洲曝光,並沒有2024年那次在國內被網友偶遇時那麼老態龍鍾。那一次的曝光,簡直把網友嚇到了。


後來,成龍在社交媒體Instagram上慶祝他的70歲生日,並解釋了他外表改變背後的原因。
成龍解釋道:“這只是我最新電影的角色出場。這個角色要求我有白頭髮、白鬍子,看起來很老。”
他還說,多年來,一直願意為電影嘗試新事物,無論是具有挑戰性的特技,還是角色的突破性外觀。
但不管成龍怎麼解釋,照片裡的成龍,臉上蒼老的褶皺非常明顯,髮際線也後移了,隔著螢幕就能能感受到歲月留下的滄桑。

3
自稱是吃著維吉麥長大的半個澳洲人
這位曾經飛簷走壁的拼命三郎,如今用自然老去的姿態展示著他在澳洲的生活。
他說:“我是吃著Vegemite(/ˈvɛdʒəˌmaɪt/,維吉麥,澳洲國民醬料)長大的半個澳洲人。”

維吉麥是一種深棕色的澳洲食用醬,一般塗在三明治、烤麵包、烤麵餅上吃,通常先塗一層奶油或植物奶油,再塗維吉麥,這是一種從釀酒副產品酵母中提取的食物,經加工後食用,味道咸,微苦,但富含維生素B,讓人又愛又恨(love it or hate it),與英國、紐西蘭和南非的馬麥醬(Marmite),以及瑞士的Cenovis有些相似。
成龍這樣描述自己的飲食習慣,卻隱藏著他在澳洲一段鮮為人知的奮鬥史:19歲時,他在堪培拉工地搬磚,時薪僅1.2澳元(今約合5.5人民幣),晚上在中餐館端盤子,還因英語差,被扣過工錢。
4
李小龍去世後,武打電影一片慘淡,成龍出走澳洲
成龍是怎麼成為半個澳洲人的?
1973年7月20日,香港功夫巨星、32歲的李小龍猝死在香港女星丁珮家中,影響了香港整個電影行業,觀眾不看沒有李小龍的電影,功夫片急速走向衰落,無數武打演員在這次退潮中受到影響,其中就有19歲的成龍。
當時,成龍在香港片場做武行,專演武戲的配角,工資很少,他夢想有朝一日成為一名武術指導,到時候工資可以翻幾倍,不料香港功夫片因李小龍巨星的隕落而慘不忍睹。這時,成龍進入武術行當才只有三年時間,之前,他一直在學戲劇武術。
最初,香港電影環境變差時,成龍想堅持一下,熬過寒冬,但苦於總是沒活幹,最後連帶他入行的師兄都勸他放棄這一行,另謀出路。
於是成龍決定投奔定居澳大利亞的父母。
5
小學一年級沒讀完,被父母送進戲校學戲劇武術
成龍的父母是從香港到達澳洲的。
成龍爸爸於1947年從上海跑到中國香港,把名字從房道龍改名為陳志平(房道龍母親姓陳),後來成龍的媽媽也從上海經澳門輾轉到中國香港。
2006年成龍做客《楊瀾訪談錄》時曾自述,父親與母親的相識非常有戲劇性:母親過去曾做一些偷運貨的生計,而父親則在上海海關當警察。一次,母親在海關被抓,當警察的父親看著她身上背一個孩子,手裡拖一個孩子,一下心軟,就讓她過了關,兩人由此相識相愛。相識之前,母親的前夫已被日本人炸死。
來到中國香港後,成龍爸爸透過朋友介紹,到太平山頂的美國駐港領事館工作,從來沒有進過廚房,也不會幹家務的成龍爸爸,開始做清潔工、園藝工,並且開始學做大廚,後來成龍媽媽也到領事家裡做傭人。
成龍父母在香港成婚,但在來香港之前,成龍父親與前妻生育兩個兒子,成龍母親與前夫生育兩個女兒。在到香港之後,父母結婚,並與1954年生下成龍,起名陳港生。

1959年成龍5歲時,父親跟隨美國駐港領事館領事前往澳大利亞繼續工作,成龍小學一年級還沒有讀完,就被父母寄送到香港的中國戲劇學院學戲劇武術。
1960年成龍6歲,認京劇武生於佔元為義父,寄居位於九龍尖沙咀美麗都大廈的院址,學習京劇武術。後組成七小福戲班演出,藝名元樓,為元家班之一。
後來京劇式微,于占元為了徒弟的前途,鼓勵徒弟們參與電影演出,包括在李小龍電影裡做替身工作。但1973年李小龍猝死,電影公司部分轉移到粵語喜劇電影,武行替身演員大規模失業,成龍沒有出路,離開香港,到達澳大利亞,投靠父母謀生。
成龍父親房道龍1915年生於山東,於9歲赴安徽省和縣沈巷鎮(今屬蕪湖市)成長,曾在安徽結婚,育有兩個兒子房仕德、房仕勝,前妻因病去世後,房道龍丟下兩個孩子,前往上海謀生。2013年8月31日,成龍回到安徽蕪湖沈巷鎮,與同父異母哥哥相認,並將名字改回”仕“字輩,取名房仕龍。
初到澳大利亞,成龍白天在工地搬磚建房,晚上去餐廳打工。但新環境並沒有給成龍帶來新鮮感,他反而陷入深深的自我懷疑。習武10年,做武行3年,成龍本來打算靠著一身武藝養活自己,卻在做著與電影毫無關係的工作,而且生存條件惡劣,他感覺到,他的人生航線正在偏離他的初心。
6
《醉拳》大獲全勝,成龍一夜爆紅
幸運的是,成龍接到一通從中國香港打來的電話,對方稱看過他的錄影,想邀請他做一部電影的男主角。
電影由曾經捧紅李小龍的羅維導演親自操刀,雖然片酬有限,但成龍沒有猶豫,立刻接下這部電影。然而,羅維導演的《新精武門》,由於過於模仿李小龍風格,甚至就連陳港生把名字改為成龍,也沒有在香港電影市場激起多大的浪花。
但不管怎樣,成龍人已在香港,他必須再戰,他不想回澳洲,也不想像父親那樣在廚房度過一生。
終於來到1978年,由成龍主演的《醉拳》一經上映,就大獲全勝,成龍的名字一夜爆紅。

成名後的成龍說:“馬路上的人們開始湧來,找我簽名拍照,走到哪裡都能看到朝我耍醉拳的人,我終於嘗試了當明星的滋味。”
接下來上映的《蛇形刁手》與《笑拳怪招》讓成龍實現三連跳,一舉成為香港最炙手可熱的明星。
7
英文名Jackie Chan始終打著澳洲印記
然而,從《醉拳》到後來征服好萊塢的《尖峰時刻》,成龍的英文名字Jackie Chan,卻始終打著澳洲的印記,因為成龍的英文名源自悉尼建築工頭喊他的”Jack”。電影圈知道他不僅是香港演員,更知道他來自澳大利亞,在好萊塢拍片時,甚至他的澳洲口音,也成為好萊塢導演的槽點。
拍了62年電影的成龍,如今的新片一部不如一部,觀眾也不再熱衷於影片是不是由成龍主演,但當下的成龍依然堅持清晨5點練功的習慣。
在澳大利亞墨爾本養老定居期間,他被拍到在公園打太極,動作雖不如當年凌厲,但風範依舊帶著《蛇形刁手》的影子。
但無論如何,一代明星確實老了,時代也與Jackie Chan這個名字漸行漸遠。
宣告:本公眾號文章中的資源源自網路,如果無意中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絡我們第一時間刪除,謝謝!
——End——
文:Jason
英倫大叔(ID:UK07788915668)
轉載請聯絡公眾號後臺
圖片及新聞資訊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
點選上方卡片關注“英倫大叔”,獲取最新最快的英國資訊。
往期精彩回顧:
英倫大叔,一個有態度、有溫度的公眾號
致力於傳遞最新最快的英國新聞與政策解讀,
為海外華人提供簽證、教育、創業類相關資訊
歡迎關注英倫大叔,及旗下各平臺賬戶

英國內政部移民事務署註冊專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