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門小說照進現實!34歲長子內鬥43歲後媽!長子出局成老賴,公司市值蒸發超百億….

豪門小說照進現實!
杉杉股份創始人離世後,34歲的長子和43歲的後媽上演了一齣奪權大戲。隨著最近公司公告,法院對長子鄭駒持有的全部公司股票進行強制執行,並被法院列為失信執行人,也宣告長子在這場內鬥中出局。
而在2023年鄭永剛去世時,杉杉股份的市值還有四百多億,後來就陷入了家族爭鬥之中,兩年時間公司市值蒸發超二百億。
一起來看事件的最新進展。
01
創始人突然離世,內鬥大戲上演
2023年2月,作為杉杉的實控人的鄭永剛突發疾病去世,但是未立遺囑或明確股權分配。這場內鬥也圍繞著股權分配展開。

鄭永剛遺產涉及六方法定繼承人:周婷及其三名未成年子女、前妻所生鄭駒兄弟。周婷以子女監護人名分主張80%股權,而鄭駒堅持父親生前指定自己接班。
鄭駒在鄭永剛去世一個月後全票當選公司董事長,但此舉遭到繼母周婷的反對,周婷一方認為,鄭駒在鄭永剛去世後匆忙接任董事長職務,違反了公司章程和相關法律法規,周婷稱自己才是杉杉股份的實控人,將繼子鄭駒告上法庭,並申請凍結其部分公司股權。而鄭駒一方則堅稱,自己是按照父親的遺願和公司的規定接任董事長的,並有權對公司的經營進行決策。

戲劇性的是,同年5月10日,2023年5月雙方短暫和解,杉杉股份在2022年年度股東大會上宣佈選舉周婷為董事。2024年11月,杉杉股份披露,鄭駒因工作原因辭去董事長一職,周婷接任,而鄭駒則擔任新一任副董事長。
02
內鬥衝擊公司經營,
股價、業績雙雙下滑
頻繁的管理層變動對上市公司公司運營產生了一定影響。股價隨著業績一路下滑,市值也從2023年的四百億左右,腰斬到如今只有200億。
杉杉股份主營業務涵蓋服裝製造、鋰離子電池材料及新能源汽車領域。公司內鬥疊加行業下行週期,在2024年經歷了上市以來的首次年度虧損,盈利能力面臨嚴峻考驗。
據公司2024年年度報告,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86.80億元,同比下降2.0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由盈轉虧,從2023年的盈利7.65億元驟降至2024年的虧損3.67億元,同比大幅下降147.97%。
導致虧損的主要原因包括:參股企業(如巴斯夫杉杉、穗甬控股)的投資虧損約5.06億元;資產減值損失(長期股權投資、商譽等)約3.94億元;以及母公司三項費用增加影響約3.68億元。

03
債務問題嚴重,
控股股東杉杉集團進入司法重整
內鬥對上市公司控股股東杉杉集團的衝擊更為明顯。周婷上任後,杉杉集團在新能源領域的擴張步伐明顯放緩,核心業務鋰電池材料面臨行業產能過剩、價格下行壓力,業績持續萎靡,公司也陷入了資金鍊緊張的困境。
有知情人士向介面新聞透露,杉杉集團債務問題的集中性爆發,除去整體經濟環境、行業環境不景氣,管理層管理不當等因素外,早期在業務擴張過程中的“高槓杆”操作也為此埋下了隱患。
2024年6月28日,杉杉集團釋出貸款利息逾期公告,其應於6月20日支付的1963.91萬元貸款利息未按照計劃還款。此後,杉杉集團一系列的債務違約連番爆出。2025年1月,杉杉集團釋出的信用債公告顯示,其超過95%的債務將在一年內到期,有息負債總額高達126.21億元,其中短期債務為120.37億元。
2025年1月21日,三家債權銀行聯手向法院申請對杉杉集團重整。2月25日,寧波市鄞州區法院裁定受理債權人對杉杉集團的重整申請。這家曾經的中國500強企業正式進入司法重整程式。
儘管杉杉集團進入重整程式,但杉杉股份公告強調,公司與控股股東在資產、業務、財務等方面均保持獨立。目前公司生產經營一切正常,本次事件未對日常生產經營造成重大實質影響。杉杉股份將持續努力做好各項經營管理工作,保障上市公司的穩健經營。
04
後續仍存在不確定性
宮斗大戲雖然到達尾聲,但是作為上市公司的杉杉股份後市仍存在不確定性。今年以來,杉杉股份實控人方面的持股由於司法拍賣、可交債轉股等原因,處於持續下降過程中,此次拍賣後,其最新持股比例下降到26.36%。目前杉杉股份大股東杉杉集團等已經啟動重整程式,後續上市公司存在控制權變更的預期。
此外,最近“牛散”透過司法拍賣斥資一億入局杉杉股份,也給市場帶來了新的想象空間。6月25日晚,杉杉股份釋出公告,自然人魏巍以每股8.42元(最新價為9.78元/股)、總價1.09億元,透過司法拍賣平臺拿下公司1300萬股股份。資料顯示,魏巍是A股市場知名的個人投資者,以大手筆操作和精準佈局著稱,常與毛幼聰、李東璘、魏娟意協同作戰,並稱“牛散F4”。
面對當前的杉杉股份,雪球App也有使用者看好其困境反轉的可能,雪球App使用者@滾球哥:杉杉股份其完全符合困境投資(distressed investing)的一切條件:業務良好的企業因外部因素導致股價跌至足夠安全邊際,而上述外部因素有存在改善的趨勢。
具體到杉杉而言,其股東紛爭及可交換債轉股拋售導致股價跌至0.63PB,遠低於競爭對手的1.8-2PB。另一個吸引我的原因,在於相較上市公司自身重整,本案例中的大股東重整不會因增發股份帶來小股東權益稀釋,且投資者更易確定合理估值對應的股價。
雪球三分法是雪球基於“長期投資+資產配置”推出的基金配置理念,透過資產分散、市場分散、時機分散這三大分散進行基金長期投資,從而實現投資收益來源多元化和風險分散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