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小樹媽媽
現在商家的營銷套路啊,真是老母豬穿胸罩,一套又一套~
你就連買個水果,都會一不小心中招。
前幾天看央視新聞科普,現在好多網紅水果都是智商稅。

聽著名字挺高大上,實際上不光營養價值不咋地,甚至對人體還有害。
想想也是怪氣人的,咱多花錢,是想讓孩子嚐嚐沒吃過的好東西,結果成了冤大頭。
今天就跟大家扒一扒,這些“網紅水果”的千層套路,保準比你家娃看的童話故事還要魔幻。
01
水果界的PS大師
現在好多橫空出世的新品種,都是老黃瓜刷綠漆,靠改變外貌騙人的。
比如315曝光的這個“藏烏梨”,號稱高原特產,富含“硒”和花青素,還宣傳有抗癌功效,一個敢賣30塊。

實際上呢,國內壓根就沒這品種,它就是普通梨加熱,表皮氧化了。這相當於做了個美黑,身價翻了N倍。
像這樣包裝宣傳的水果,現在還不少。姐妹們聽說過金西梅嗎?
名字叫西梅,其實一點不相干。它就是沒長開的小桃子,染上新鮮的色素、糖精和各種新增劑。

看著挺好看的,晶瑩易透,跟寶石一樣,但吃一口甜得燒喉嚨,舌苔都能給你染變色了,吃下去就是行走的元素週期表。

還有一個叫“奶油富士”的蘋果,商家吹什麼“喝牛奶長大”、“有奶香味兒”、“蘋果中的愛馬仕”。
結果百度百科一看,就是紅富士套了遮光袋,活生生給捂白的。買回去一嘗你就知道,它跟水果攤上的普通蘋果就是親哥倆。
反正這些新概念水果,你就吃吧,一吃一個不吱聲。
02
廢品回收站的逆襲
上面這些,好歹是正經水果加美顏。下面這些,可就有點令人髮指了。
因為放在以前,它們都是沒人買的殘次品,可能果農餵豬,堆肥都嫌磕磣,現在倒是搖身一變成網紅了。
先說“爆炸桃”,它本來是普通冬桃長裂了,農民伯伯都覺得是“劣果”,因為開裂,它的內部果肉更容易受到細菌汙染。

部分商家倒好,改個名,忽悠什麼“開口笑”——估計改名叫爆雷桃更貼切。
有多少人和我一樣,一直以為玉米筍是什麼新鮮品種,覺得自己是因為地域侷限而孤陋寡聞,興沖沖買回家試試。

後來才在眼淚中明白,這玩意就是沒長大的玉米穗,屬於未成年打工。
我一個東北人,在北京被小小玉米給坑了一把,上哪兒說理去。
最近挺火的水果西藍花,大家都知道吧?
這玩意號稱一顆所含膳食纖維頂15根香蕉,個頭小小,價格也比普通西藍花貴,不知道的以為是什麼新興品種。

其實這就是大個兒的西藍花采完,剩下不要的部分,前面加了水果倆字就包裝出道了。
更絕的是“非洲烏柑”,聽著像什麼埃及法老的貢品,漂洋過海來看你。

實則是被蟲子咬出一臉麻子的沃柑,屬於土生土長的廣西水果。
明明是果皮受蟲害變黑,商家硬說成了非洲進口的新品種,真是果皮黑了,人心也黑了。
我特意去搜羅了下,現在以次充好的水果營銷還挺多的。
什麼畸形的貴妃芒小果,變成了辣椒芒;沒發育好的獼猴桃,成了“獼猴嚴選”的野生獼猴桃;還有生病或儲存不當,長了黑斑的芒果,起了花名叫“豹紋芒”……

這真是天天上一當,噹噹不一樣。
03
賣不出去,加上“水果”倆字
我還發現一個挺神奇的規律,任何品種但凡加上“水果”倆字,再精心包裝下,肯定就要漲價了。
比水果胡蘿蔔,就是不合格的普通蘿蔔人工削小了,看著小小的很精緻,還比普通胡蘿蔔甜,實際上那是因為把胡蘿蔔削的就剩下個胡蘿蔔心兒了。

咱多付的價格,純粹是給別人加工的辛苦費,還有智商稅。
順帶吐槽一句,除了水果,其他食品也是玩文字遊戲的重災區。
前陣子剛翻車的千禾0新增醬油,乍一看誰都覺得是:千禾醬油0新增,結果人家商家就是“千禾0”。

“千禾0”“海天0”都是註冊商標
還有這些年特別火的壹號土豬,你以為自己買的是土豬肉,實際上人家商標是 “壹號土”,要麼說中國話博大精深呢。

還有大名鼎鼎的簡愛酸奶,包裝上赫然寫著:簡愛酸奶,其他沒了。
結果“其他沒了”是人家的註冊商標,你說這找誰說理去?

莫名就想起宋小寶買海參炒麵,結果面裡沒有海參,一問廚子叫海參那個小品了。

雖然從法律層面上看,人家這些商標合法合規,但你心裡就是膈應。
因為不管它產品咋樣,很明顯就是奔著在名字上做文章,搞“擦邊”誤導人去的。
反正我現在走過超市食品區,腦子裡就4個大字:防不勝防!

就我個人來說,只要符合國家標準,賣的是啥,就老老實實說啥。
我不介意低價買點長得醜的水果蔬菜,也不介意多花點錢為品質買單。
但你不能品質也不佔、價效比也不佔、安全還總出問題。
大家買過這些被點名的網紅水果嗎?可以留言區說說。

“您的分享,是對我們最大的鼓勵”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小樹媽媽,深受爸媽歡迎的育兒類公眾號,這裡有一群懂教育、懂孩子、懂心理的寶爸寶媽,你所關心的育兒問題,這裡都有答案。微訊號:tree20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