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睹中國孩子在美國“拼高考”,我理解了什麼才是精英教育

01
昨天收到一條朋友發的資訊,開啟訊息的一剎那,我整個人震住了!
朋友叫Charlie,是我們這出了名的技術大牛。
他本科畢業於清華計算機,之後去美國著名的UCLA大學攻讀了人工智慧博士的學位,後來加入Google,成為Google頂尖的科學家,也是Google人工智慧專案的創始人之一。
Charlie還有另外一個身份,他也是矽谷著名的程式設計機構X-Camp的創始人。
下面這位就是Charlie博士:
他很興奮地告訴我,今年他有個學生被MIT和斯坦福大學錄取。
他剛剛採訪完這個孩子,在回去的路上就馬不停蹄地給我發了訊息,他說這個孩子的經歷會對我有很多的啟發!
02
這個學生叫Joe,在中學階段,他入圍了美國資訊學奧賽的決賽,獲得了美國物理奧賽的金牌,在學術期刊發表了4篇論文,還是學校程式設計俱樂部的主席,最後同時被MIT和斯坦福大學錄取。
看了這份簡歷,我真的驚呆了!
Charlie曾經擔任過Joe的教練,因此他專門邀請Joe做了一次訪談。
在那次訪談裡,他請Joe講講他當年是怎麼學習的,對興趣班是如何取捨的,又是如何激發自驅力的……
看了這次訪談,我不禁有些心碎!
真是太不容易了,那些優秀的孩子背後,也有很多不為人知的故事,不僅孩子自己,更有父母的默默付出!
1
第一個是對興趣班的斷舍離
Joe的數學很好,曾經在美國AMC這類奧數比賽中獲得很好的成績,因此如果他繼續耕耘下去的話,說不定能取得更加耀眼的成績。
可是Joe到6年級後開始喜歡計算機了,左邊一個數學,右邊一個計算機,這兩個興趣愛好都牽扯了他大量的精力。
這時候他發現,沒法做到魚和熊掌都可兼得,關於興趣愛好,他必須要做一次斷舍離了!
後來,他毅然決然地停掉了奧數,而是專心致志地專攻計算機,最終入圍了美國資訊學奧賽的總決賽。
可是到了11年級,孩子的興趣又變了,他突然發現,自己又愛上了物理!
這時候他又一次做了斷舍離,整個11年級,他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物理上面,一心一意地備考物理奧賽。
最後,用一年的努力,Joe獲得了全國物理奧賽的金牌!
這件事給我的最大感觸是:
孩子不論學什麼興趣專案,都需要聚焦和專注,也只有專注,孩子才沒有那麼焦慮,他才有可能利用好時間,取得更好的成績。
2
第二個是家長對孩子的支援
Joe在訪談中好幾次提到父母,每次說到爸爸媽媽的時候,他的語調都會很溫馨,嘴角也會有一絲笑容。看得出,他生活在一個非常有愛的家庭。
Joe最感激父母的是,爸爸媽媽對他無條件的支援。
曾經Joe學程式設計的時候,遇到了很大的障礙,美國資訊學奧賽和中國的一樣,也是分等級的,要一級一級往上考。
可是當Joe學到一個Level的時候,他發現自己困住了,無論如何都沒法跨過那個關卡。
他連續考了3次,考了都不好!
這時候,是他最受打擊的時刻。
看到孩子這麼不開心,爸爸媽媽過來開導他了。
我以為他的父母會勸他“堅持、努力”,但沒想到卻不是這樣,她們勸孩子:
“如果不想學了,可以放棄,爸爸媽媽永遠尊重你的決定!”
要知道,Joe在程式設計上已經花費了整整1年時光,傾注了大量的精力,孩子看起來也是很有天賦。而這個時候,父母竟然勸孩子“如果太累了,可以放棄”。
父母的這份安慰給了Joe力量,他覺得爸爸媽媽永遠在背後支援他,他就有勇氣和信心可以再往前闖一闖,反正即便闖不出什麼名堂也沒關係,家是他最溫暖的港灣。
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Joe最後能夠闖入資訊學奧賽的決賽,並在第二年卻轉向了物理,最後在物理上拿到了更耀眼的成績。
因為有這麼開明的父母,有她們的包容,孩子才會有努力嘗試、不怕失敗的勇氣!
3
第三個是多元化的發展
Joe跟傳統意義上的那種學霸不一樣,在我們的觀點裡,學霸就是死讀書型的,但是Joe不是!
這是Linkedin上Joe的照片,一個陽光大男孩,成績那麼好,還不戴眼鏡。
Joe在訪談裡說,學習其實只是他的一部分,他不僅僅喜歡計算機、物理、數學,他還喜歡小提琴,他平時常常參加樂隊裡的演出。
他還特別喜歡空手道,每次學習有壓力的時候,他就會透過競技體育來釋放自己的壓力。
Joe還創辦了一家公益教育機構,叫做“Paragonx Academy”。
他們還特地建立了一個主頁,就是下面這個,Joe是創始人之一。
他們邀請了一大幫優秀的中學生,作為機構的老師。
平時會給年紀小的孩子輔導數學、程式設計和生物。
還會時不時組織一些講座,給學弟學妹們分享他們的學習經驗。
我發現:
現在那些優秀的孩子,已經不僅僅是會學習,他們的興趣愛好很多元,性格也很樂觀開朗,並且還樂於幫助別人!
也就是說,他們不僅僅是學術上厲害的人,更是對社會有幫助的人!
03
Charlie對Joe的採訪影片在這裡,採訪是英文的,我加上了中文字幕。
聽完Joe的故事後,我真的震驚了!
他那個訪談影片我來來回回看了好幾遍,因為我在Joe的經歷上看到了我們家娃的影子,Joe曾經遇到的問題,我也曾被困擾過。
因為我們也曾面臨過興趣班斷舍離的煩惱;
經歷過努力後失敗的痛苦;
陷入過時間不夠用的焦慮。
所以我看完後,當天就把資訊發到了家庭群裡,讓憨憨好好看看那個影片,希望也能給他一些借鑑和力量。
我還有一個大膽的想法。
我想邀請Joe的教練Charlie博士來我直播間,做一次訪談。
下面這張照片裡,中間坐著的就是Joe,最右邊就是他的教練Charlie博士。
Charlie博士開辦的X-Camp是專門帶孩子打美國資訊學奧賽的,他已經培養了25個學生,入選了美國資訊學奧賽的國家集訓隊,今年他還有11個學生被MIT錄取
Charlie自己的女兒也很優秀,被哥倫比亞大學錄取!
我想Charlie在培養孩子方面,一定有很多的心得體會可以分享給大家!
所以,明天我會和Charlie來一次訪談,談談他培養學生以及育兒的心得,歡迎來聽!
有什麼想了解的問題,也可以在評論區告訴我,我會整理起來一併去請教Charlie博士。
另外還要多說一句,肯定有讀者會問我如何加入Charlie的X-Camp學習?
我其實和Charlie一直有合作,他會給我們讀者提供一些優惠,報名會便宜不少。
但是Charlie的招生是很嚴格的,他會對孩子入選前做個測評,測試的是孩子的英語和數學能力。
因為面向的是美國資訊學奧賽,所以上課一般都是用英語,考試也是全英文。
我把測評的考卷放下方,點選就可以進行測評,測評難度一般適合5年級以上的孩子!
考試通過了後,孩子才會收到X-Camp的錄取通知,希望孩子們好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