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打造“特大城市”

據越通社7月19日報道,胡志明市與鄰近的平陽省、巴地頭頓省合併,不僅標誌著行政管理範圍的擴大,更是越南城市發展領域的一個歷史性轉折點。
這一大膽舉措將為打造一座“多中心”的“特大城市”鋪平道路。這座巨型城市將依託相容的現代化基礎設施網路,緩解當前超負荷內城區的壓力,重塑該地區的社會經濟格局。
新的行政架構已於7月1日生效,將胡志明市、平陽省和巴地頭頓省納入統一的都市治理體系。
此次重組為長期空間規劃打開了歷史性機遇,不僅重新定義了城市邊界,也重塑了這一越南南部最大經濟樞紐的增長模式。
城市發展專家和規劃師表示,擴容後的胡志明市必須以遠大的願景開展運營,並找到超越省級行政區劃限制的關鍵增長驅動力。
建築師吳越南山(音)說,這將是一次難得的機會,讓人們重新思考整個規劃理念,不再受各自為政的地方利益的限制,而是致力於制定協調一致的區域戰略。
多年來,胡志明市一直面臨快速城市化帶來的挑戰,尤其是在人口密度極高的內城區。由於土地資源有限且交通常年擁堵,擴大和重組城市空間的需求變得十分迫切。
這種“特大城市”模式提供了一種新的城市結構,核心區域不再承擔所有壓力。
專家們主張打造“多中心”城市,而非傳統的“單一中心”模式。在“單一中心”模式中,公共服務、交通和經濟活動都集中在市中心。
“多中心”城市不僅能緩解中心區域的擁堵,還能促進環境可持續發展,並讓整個都市圈的民眾享有同樣的品質生活。
胡志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張明輝武(音)說:“我們必須用具體指標衡量當前的定位,不僅要與其他城市對標,還要參照國際城市標準。”
挑戰不容小覷:需要釋放潛力而不造成浪費、將資源集中於戰略區域、避免投資碎片化或不集中。
吳越南山強調,將智慧技術和數字治理作為新合併城市的運營支柱至關重要。
吳越南山說,儘管胡志明市和兩個合併省份已採用了一些資訊科技解決方案,但其效果仍遠落後於全球先進城市。
公私合作同樣關鍵。以交通導向型發展模式為例:城市規劃部門可負責規劃分割槽和基礎設施,私人投資者則可參與設施的建設和運營。
市民也扮演著重要角色——透過更多地選擇公共交通出行,國家補貼這些服務的壓力將得以減輕。
來源:參考訊息
媒體合作、品牌宣傳請聯絡牛哥(ID:ntanqin)

電商合作請聯絡四季(ID:wuniuwh)
特別歡迎大家積極投稿

您覺得好看,就點在看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