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申放榜結束
相信不少同學已經投入了RD的準備當中
Hold on!
在RD大戰打響之前
還有一個衝擊名校的好機會
那就是同樣很香的ED2



早申具有約束性和排他性,一般來說,申請者只能申請一所學校並且拿到offer後一定要入讀。
所以對美國大學來說,早申毫無疑問是早早鎖定優秀學生的途徑之一。有些學校為了多撈一波人,會設定兩輪早申,即ED1和ED2,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截止日期:
ED1通常在12月中旬放榜,ED2的申請截止日期則和RD大差不差,一般在1月左右。

ED2錄取依然友好
對我們申請者來說,儘管ED2的錄取率低於ED1,但依舊高於RD,有的甚至可以達到2-3倍。
比如波士頓學院上一屆ED1錄取率為34%,ED2錄取率有28%,均遠遠高於RD的15.87%。
此外,ED2較晚的截止日期,可以給我們充分的覆盤時間,從ED1或EA中總結經驗教訓,調整選校方案、改進申請材料。而且這個時候12年級秋季學期的成績也出了,某種程度上來說,還可以透過更高的GPA或者展現出的學業進步來提高競爭力。
別忘了,儘管ED2截止日期與RD大差不差,但ED2在2月中旬左右就會出結果,比RD早了一個月,也能早早結束令人頭禿的申請季。


ED2適合你嗎?
🙅不適合情況一:規則禁止
從早申的規則上來看,只有沒申請ED1、ED1被拒或被推遲到RD的同學,才能申請ED2,首輪ED1已錄取的學生不存在ED2的選擇;
且對於同一所大學來說,如果ED1被拒,則不能再申請這所大學的ED2,也不能申請這所大學的RD。
還有一些實力強勁目標進藤校的同學,如果申請了藤校的REA,比如哈耶普等,因REA的限制也不能再申請ED2。
🙅不適合情況二:個人原因
這些同學大致分為兩類,一種就是“衝擊藤校”型同學——如果申請了藤校的ED沒被錄取,比如賓大哥大康奈爾布朗等,希望在RD階段繼續衝藤的同學,則不適合ED2申請。
另一類一是“非夢校不可”型同學——如果ED1被Defer到RD,而且哪怕只有一絲絲轉正的希望都不想放棄夢校,那可能就不太適合申請ED2。因為ED2的放榜時間比RD早,如果在ED2獲得錄取則需要撤回其他所有申請。
🙅不適合情況三:學校不開設
正如我們前面所說,並不是所有學校都開設了ED2。如果你的夢校沒有ED2,咱還是老老實實準備RD。
那麼哪些綜合性大學和文理學院開設了ED2呢?




Top 100綜合性大學中開設ED2的學校不算多,申請截止日期也集中在一月中上旬,尤其是1月1日和1月15日。
尤其是我們關注度較高的Top 30當中,只有7所有ED2。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JHU去年的錄取率為7.6%,國際生錄取率4.9%。根據第三方機構提供的資料,六成左右的中國學生都是在早申錄取的,還是建議大家能早申儘量早申。而在剛剛結束的ED1,有551人拿到offer,與去年基本持平。
從往年錄取中不難看出,JHU非常重視申請者的GPA、年級排名、課程難度、文書和推薦信,所有錄取者高中成績為年級前10%,滿分績點更是佔到了總錄取人數的63%。

芝加哥大學
芝加哥大學算是美國大學裡喜歡在早申錄人的,去年近8成中國學生都在早申上岸。而今年,芝加哥大學最引人注目的還要數“ED0”,也就是為參加過Pre-College Summer Session夏校專案的學生新增專屬輪次SSEN。根據第三方統計,共有35名中國學生被錄取。再加上ED1錄的19人,目前為止已經錄取了53名中國學生,是去年的130%。
萊斯大學
萊斯大學今年第一次開設ED2,具體的錄取資料還沒有參考。不過從以往來看,萊斯的早申是真的有在好好錄人的——去年萊斯大學共錄取了2439名學生,總體錄取率為7.51%。不過,ED錄取442人,錄取率為15%;經過粗略計算,RD錄取1997人,錄取率約為6.8%。
範德堡大學
去年範德堡的總錄取率為6.28%,早申共有5,136人申請,870人被錄取,早申錄取率為16.9%。RD錄取率僅為4.9%,早申錄取率是常規的3.45倍。拿到範德堡的offer需要學術表現過硬,去年的平均GPA為3.9,更有41.2%的滿績點,以及93%的年紀前10%。申請材料中,課程難度、年級排名、高中GPA、文書、課外活動、申請者的性格/個人品質都為範德堡所關注。

埃默裡大學
埃默裡去年的總體錄取率為10.7%,而早申錄取率卻高達24.8%,是總錄取率的2.31倍。不過從今年的ED1資料來看,埃默裡大學正在成為香餑餑——共有3311名申請者,比上一年增加21%(2028屆比上一年增加12%,2027屆比上一年增加9.48%)。這樣的申請趨勢不排除有延續到RD的可能,建議把埃默裡當夢校的同學還是沖沖早申。
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
WashU去年的總錄取率為12%,不過國際生錄取率只有5.9%。根據第三方機構資料,錄取的209名中國學生中,92人是早申錄取的,佔比44%。學校很看重申請者的課程難度、年級排名、高中GPA、標化成績、文書、才能/能力和性格/個人品質。
紐約大學
一向喜愛國際生的NYU,去年的總錄取率跌到了9.4%,根據第三方機構資料,早申錄取中國學生725人,超錄取總數的六成。雖然NYU有三個申請輪次,但介於這幾年低至個位數的錄取率,想衝NYU的請認準兩輪ED。




相信很多小夥伴都直觀地感受到了:大U很少有學校設定ED2,但文理學院卻有大把的ED2。尤其是前30的文理學院裡,除了威廉姆斯學院和阿默斯特學院不提供ED2之外,其它幾乎全都有ED2批次。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局面呢?
這又要說回學校開設早申的目的之一,就是利用早申的約束性繫結更多優秀的學生,確保自己的入讀率。畢竟入讀率越高,說明學校越受學生歡迎,對學校的排名和聲譽也有助益。
文理學院相對綜合性大學來說,往往規模更小,招生名額更少,更需要儘量多地確保發出去的offer都能得到回應,所以這些大學都會在早申的時候“連撈兩把”,文理學院自然也成為了ED2競爭的主陣地。
菌菌也提醒大家,關注度較高的韋爾斯利學院、瓦薩學院、史密斯學院等10所學校會在1月1日截止申請;
斯沃斯莫爾、卡爾頓學院等近30所學校集中在1月15日截止申請,想要上車的同學們要抓緊準備起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