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娛「最窩囊」前夫哥,這次贏麻了

FIGURE 12/11

來源 | 談心社 ID:txs163

《好東西》的熱度還在繼續。
上映兩週,51萬人打分之後,不僅9.1的高評分沒有下降,貓眼票房預測更是從最初的3.77億提升至6.73億。

 圖源:貓眼專業版

叫好又叫座,《好東西》這波可謂是名利雙收。
主演宋佳和鍾楚曦收到的喜愛不多贅述,而得益於電影的影響力,趙又廷和章宇也再次出圈。
他們在電影裡分別飾演主角王鐵梅的舊人和新人,一個是沒有名字的前夫,一個是忠犬追求者小馬。

 左:前夫;右:小馬/圖源:《好東西》

懦弱前夫哥和魯莽小馬雖然各自承擔了一部分槽點,但整體上都是可愛生動且出彩的,也貢獻了電影中大量的笑料。
因此,章宇和趙又廷也雙雙圈了一大波粉。
不過導演邵藝輝卻在訪談中多次提及,前夫這個角色的演員非常難找。
倒不是表演上有多高的難度,而是不少男演員看完劇本後,紛紛以“沒有檔期”為由,拒絕了邀約。

 圖源:1905電影網

在邵藝輝和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影評人毛尖的對談中,兩人聊到了“男演員隱形鄙視鏈”的話題。
“是不是在電影圈,男性演員有一個鄙視鏈的:最好大家演壞男人,然後演渣男,然後演好男人,然後演軟男……”
“然後再演像他們這樣——又不渣又不軟的男人。”

 圖源:B站@影評人毛尖,下同

正如《好東西》裡玩笑般說出的:
-“男子氣概是什麼?”
-“有毒的東西。”
這種男演員鄙視鏈同樣“有毒”,且急需“解毒”。
男子氣概,是什麼東西?
“我從來沒有看到過一個男人會拒絕演一個壞男人的,但是怎麼會拒絕演前夫呢。”
“這麼好的角色,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拒絕?”
毛尖老師在對談中的吐槽,也是邵藝輝導演的心聲。
電影開拍前,邵藝輝一度因找不到男演員而絕望。
一開始,她聯絡了一批咖位比較大的演員,但很快便遭到拒絕。
對此,邵藝輝表示理解。
畢竟《好東西》屬於雙女主設定,男性角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男一號”“大男主”,更多是作為綠葉存在,大牌不想演也情有可原。
後來她又繼續聯絡了一批,然而很多人看過劇本後,突然說自己檔期衝突,沒法參演。
一般來講,真正沒有檔期的演員不會到看完劇本後才說,所以沒空大機率是託辭。
聽到太多類似的藉口,邵藝輝最後都開始懷疑自己:
“(這些角色寫得)有這麼差嗎?怎麼連一個男的都找不到了?”
甚至,她放寬了選角標準,年齡更小或者更大都可以,依然很難找到合適的人選。
好在,原定來演“海王胡醫生”的趙又廷看過劇本後,覺得前夫很像《芭比》裡的Ken,是個很有意思的角色。
於是他主動決定出演前夫,這個角色才終於敲定下來。

 圖源:1905電影網

於是,毛尖老師總結出了文章開頭的鄙視鏈。
沒有人知道這個鄙視鏈是怎麼來的,可它就像一股無形中的力量,默默影響著男演員的偏好與選擇。
在電影之外,網際網路上也出現了許多因為《好東西》產生的次生品,和前夫演員難找形成隔空互文。
經典場面之一,是孫紅雷在映後發言環節的踩雷三連。
他首先表達了對宋佳的喜愛,看完電影“覺得她特別爺們兒”;

 “大人,時代變了。”/圖源:抖音@娛樂星光點

然後誇獎了鍾楚曦和“那男的(指章宇)”帶來的驚喜,“感覺像是我情敵了”。
提到電影裡小孩的飾演者,他稱讚小演員演得特別好,再附上大前輩的叮囑:“別忘了好好學習,等大學畢業以後再做個演員。”
看得出想說好話,但沒有一句說在點子上。
反而讓觀眾紛紛感到無語,認為他爹味兒太重,既沒看懂電影,也不尊重人。

此外,還有沒看電影的網友因為切片中的臺詞“集體破防”。

片中有兩處出圈臺詞,同時也出現在了預告片裡。
一處是鐵梅搬家後,前夫特地來對她說:“我為你去結紮了。”

 事實上只是去醫院諮詢了,結紮“未遂”

另一處,一場在餐桌上比拼男子氣概的雄競戲。
前夫展現自己的女權知識學習成果,直言“我們已經佔據了太多的性別紅利”;小馬接話,“是的,我們都有原罪。”
簡簡單單的兩個笑點,引來了意想不到的大量圍攻。
趙又廷的微博評論區一度被攻擊聲淹沒,對他本人結紮的追問從10月持續到11月。
有人陰陽怪氣地表示,“你渾身原罪,有把片酬讓給女演員贖罪了嗎?”

也有人直接把“結紮”等同為了“閹割”。

 上一次類似的大範圍圍攻,還是孔劉在出演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2019)》後被韓國男性觀眾抵制。而孔劉近期再一次因為帥氣寫真出圈。

以男性使用者為主的論壇裡,更是抓住字眼不放,各種情緒化的辱罵數不勝數。
電影相關話題下,有人稱“沒結紮不許看”,有人建議“趙又廷和章宇最好都結紮,這樣就沒有原罪了。”
也有人質問片方:“男人都有原罪,咋滴,你是上帝啊?”
僅僅表達出對電影的欣賞,也會遭到反擊和回懟。
有男性稱讚《好東西》“好看,立意好,是國產現象級的電影”,其他人向他發出“糾正”——“這是現象級仇男主義電影。”
有人說自己作為正在戀愛中的男生,感覺拍得挺不錯。
也立馬迎來了大教育家:“以後別戀愛了。”
在虎撲上,《好東西》只有不及格的5.1分。相比豆瓣的9.1,著實值得玩味。

 豆瓣評分走勢呈現為“F”形,虎撲評分呈現出極端的“C”形,通常出現後者的情況都是由於粉黑大戰

以上事蹟對比下來,反而電影中的男子氣概最不毒,現實裡有毒的男子氣概無處不在。

無害的舊窩囊

被噴的新窩囊
電影中的兩個男性角色能夠引起這麼大的反響,很大程度上是出於他們的“窩囊”。
反對者的邏輯大致可以總結為:前夫離婚了還總圍著鐵梅轉,顯得沒志氣沒男人尊嚴;小馬沒名分也要圍著鐵梅轉,更是舔狗一個。
可很多觀眾大概還沒來得及忘記,“窩囊男”在內娛一直是個人才輩出的好賽道。
年初《年會不能停》中白客窩囊的打工人被贊演技好,夏天《邊水往事》裡窩囊的“條狗”蔣奇明更是收穫了不少粉絲。
這條賽道的佼佼者雷佳音,更是一路演著窩囊角色就把影帝大滿貫拿了。
為什麼《好東西》就鬧出這麼多逆反的笑料?
究其原因,這次的窩囊與之前不同,男性角色多了一重“示弱”的意味。
電影裡的男女關係中,鐵梅一直是掌握絕對主動權的那個人,前夫是工具屬性的“育友”,小馬是消遣放鬆的“課間十分鐘”。
換句話說,男性在這段關係裡不再佔據主導,反倒處於一種相對從屬的位置。
這裡我們用一個不甚恰當的詞概括《好東西》的男性角色:軟蛋男。
前夫在婚姻中靠鐵梅養家,離婚後事業也無起色,而小馬看著更是沒有“魄力”,誰都能說兩句。
無論是哪一種,都與傳統男性形象相去甚遠。
仔細想來,《愛情神話》裡的老白也可以歸入軟蛋男一類。
中年因為妻子出軌離婚,沒有可觀的事業,辛苦辛苦白辛苦。
平時的社交也不是和同齡大男人們推杯換盞,而是圍著女人轉。
面對喜歡的女人不敢大膽追求,對大膽熱烈的女人又無法拒絕,前妻還愛回來指指點點,在愛情的糾結與搖擺裡,老白只能不斷在三人之間周旋。

 圖源:《愛情神話》

只不過徐崢本人強烈的中年男人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角色身上這種感覺。
趙又廷高挑白皙,章宇有巧克力腹肌,讓他們看起來更加“秀色可餐”,恰似傳統電影中女性的吸引力和角色定位一般。

 邵藝輝透露,徐崢曾自薦出演《好東西》中的前夫一角。試想如果是徐崢出演,或許並不會產生趙又廷面臨的爭議。

此前的大火的“窩囊男”們沒有被大範圍攻擊,因為在他們的故事裡,作為男人的“我”依然是敘事中心,男性要挺住,女性是追隨者。
白客的窩囊是無傷大雅的人夫感。
《年會不能停》中,身為大廠中層,他既要鞠躬盡瘁地向上管理,又要情緒穩定地給新人收拾爛攤子,既不敢得罪關係戶,也不敢忤逆領導。
但他的善良與工作能力始終線上,懂得照顧下屬,也懂得給女生擋酒。
與家庭主婦不同,這裡的白客不是被動失權。而是展現出一種主動適應的姿態,用看似順從的方式來化解可能的矛盾。

 圖源:《年會不能停》

蔣奇明的窩囊則是為了生存。
魚龍混雜的三邊坡,他這隻“條狗”為了掙錢早就習慣了做小伏低。
他委身的物件是有錢老闆、異國客人、賭場富婆,階級關係遠高於性別關係。

 圖源:《邊水往事》

比起一般的窩囊,“條狗”底色更加殘酷,如同風中搖曳的野草,展現出底層人頑強的生存韌性。
同樣以演技見長的王驍,則窩囊在傳統的“忍辱負重”。
《凡人歌》裡他飾演的那偉,忠心耿耿為老闆承擔債務。然而當老闆出家後,老闆娘不念舊情,毅然將他開除,一夜之間那偉從公司副總變為失業人員。

 圖源:《凡人歌》

不過失業後的那偉並沒有一蹶不振,而是努力嘗試各種途徑承擔起養家的職責。這種窩囊本質上還是另一種意義上被褒獎的“大男人”。
雷佳音款窩囊男更有觀眾共情。
《我的前半生》裡,陳俊生夾在前妻與女友之間,優柔寡斷,有觀眾評價該角色說這是中國式婚姻的縮影。
《第二十條》中他在外給領導當牛做馬,有人說看到了中年人的辛酸與不易。

 扛起家庭的責任,依然意味著在家庭中掌握著主要權力

上述的舊窩囊通常無害,在男女關係中,這些舊款“窩囊男”從未真正失去主動權——
要麼作品中,安排好了為他死心塌地的女性角色,要麼螢幕外,觀眾乃至整個社會都能感受到他身上的“不容易”。
《凡人歌》裡那偉有妻子與其並肩奮鬥,兩人共同為家庭幸福努力。

 圖源:《凡人歌》

《年會不能停》裡白客的婚戒被觀眾看作是彩蛋,官方片花中也有妻子女兒來接他下班,家庭幸福美滿。
他們的受氣包形象是是對外,對內仍有賢內助老婆,做家裡的“主心骨”。
但《好東西》不同。
《今日影評》節目中分析前夫這個角色,“他其實內心有一點想做家庭主夫,但又被社會的語境束縛,有一點點擰巴”。
因此他主動和家裡“主外”的鐵梅離婚,卻又放不下,想回頭。
這裡展現出的新窩囊,對於男性的弱小不貶低、不掩飾,不施加外在壓力,讓其自然生髮。
前夫哥不僅不能,也根本不想當傳統意義上的“大男人”。
出於這種直白,新窩囊反而第一次讓部分男性感受到了危機。

給男子氣概解“毒”
認真思考,《好東西》抹黑男性形象了嗎?
沒有。
前夫喜歡錶現,但愛乾淨還做身材管理,對女兒的愛也無需多言。
小馬知錯就改,願意學習,懂得尊重,已經贏過一大批人。
許多觀眾反饋,他們甚至已經可以稱作兩性關係中的“優質男性”。
導演說:“希望現在男演員們看了這個電影,覺得他(指女性電影中的男性角色)是可愛的、可以演的。”
另一方面,《好東西》讓男性更弱小了嗎?答案更是——沒有。
《好東西》中創造的新世界、新的遊戲規則,不只讓女性感到舒適,也合理解放了被傳統大男子氣概和刻板印象綁架的男性。
片中有一場戲是小馬吻鐵梅時擅作主張撕她的衣服,隨後被鐵梅立即制止。
邵導說,無論多親密的關係,得到對方性同意本就是最基本的尊重。
然而以往許多電影或電視劇中的激情戲往往充滿暴力,看到這些場面,她都會感到不安和恐懼。
再者,男性其實也是傳統男子氣概的受害者。
因為有些男生並不渴望“建功立業”賺大錢,他們可能喜歡做飯,像前夫哥一樣喜歡迴歸家庭,性格也可能柔弱。
這些特質在傳統敘事裡會被評為“不像男人”。
可“像男人”又是由誰來定義?尤其在現代語境下,傳統的性別分工已經不再那麼堅固。
從這個層面來看,《好東西》裡男性的新形象並不意味著對於舊形象的否定和推翻,反而也是為男性提供了更多的空間與可能。
在一次演講中,邵藝輝說,在導演這個圈子,大環境一直預設女人是輔佐男人的。可她和男導演合作後發現這些人反而經常給她添堵,要麼被隨意改劇本,要麼不被尊重。
那個時候她便暗暗發誓:再也不要輔佐男導演了。

 圖源:B站@四味毒叔官方

她援引張愛玲書中所寫的話:“像我們這樣生長在都市文化中的人,總是先看見海的圖畫,後看見海;先讀到愛情小說,後知道愛。對於生活的體會往往是第二輪的。”
邵藝輝覺得任何一代人其實都如此,大家都是先去模仿生活,再去生活。
如果是創作者的話,“你最好再創造新的生活,供別人模仿。”
可喜的是,她真的做到了。
許多人評價《好東西》時,說它對於國產電影來說具有開創性的意義。
至少從女本位出發這一點,算是開了先河,用戲謔的方式給慣有的男子氣概“解毒”。
所以請不要吝嗇對《好東西》的支援與讚美,它或許有瑕疵,或許有不足,但它是美好的東西,是新鮮的東西,是有活力的東西。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每當有新事物產生,總免不了反對的雜音,但新事物總能適應併成長。
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在這個形色多樣的舞臺上,為“新的東西”起立鼓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