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磕、反擊:這頭“公牛”,30年一路狂奔

作者:唐僧牛仔
#產業革新者#最華人
#有華人的地方就有最華人

2025年,是#公牛集團成立30週年。
1995#阮立平#阮學平兩兄弟推著腳踏車滿街推銷插座,到2025年公司市值近900億,做插座起家的公牛,不僅讓自己在這個領域做成了第一,還一直是高品質的代名詞。
● 
2025年《胡潤全球富豪榜》上,從慈谿漁村走出來的兩兄弟,合計財富達840億元

“要麼不做,要做就要做第一”,是公牛掌舵人阮立平一直信奉的理念,但這信念也讓公牛還沒開始狂奔就差一點倒下。
從市值最高時1500億到今天不足千億,公牛的增長已經呈現疲態。面對網際網路時代和新能源產業的浪潮,這頭已經30歲,曾經“電力十足”的公牛又該奔向何方?
端著“鐵飯碗”的推銷員
1964年,浙江慈谿的一個漁村,阮立平就出生在這裡。
阮立平10歲那年,一部名叫《火紅的年代》的電影上映,電影中工人們實現技術突破的情節,在他內心埋下了一顆種子。當一個優秀的工程師,把一件事做到最好,也隨即成了他的理想。
八年之後,阮立平考上了武漢水利電力大學(該校2000年併入武漢大學)。1984年畢業後,他被分配到水電部杭州機械研究所工作,如願以償成了一名工程師。
端上“鐵飯碗”的阮立平,想不到若干年後自己會一手打造出公牛這個插座帝國,更不會想到和學弟雷軍還有一場針鋒相對的較量。

● 阮立平的家鄉慈谿古窯浦村。圖片來源:最慈谿

那是一個風雷激盪的年代。
改革開放已經到了第5個年頭,被壓抑了許多年的個體經濟正如火如荼地在全中國蔓延。阮立平也嗅到了時代變化的氣息,他開始一邊工作,一邊嘗試著做點小生意,賣過豬肝、桃樹,還在慈谿最早引種了草莓,不過這些都沒做成。
到了上世紀90年代,慈谿已經有了小家電之鄉的雛形,各種小家用電器作坊比比皆是,特別是插座這個技術門檻不高的產品。
當時在慈谿僅生產插座的家庭作坊就有幾百家,還有數不清的原材料供應商,阮立平的不少親戚朋友乾的就是這個,弟弟阮學平也在做插座買賣。
在他們的影響下,阮學平工作之餘,開始騎著腳踏車在杭州的大街小巷推銷起了慈谿的插座。
NBA公牛奪冠,慈谿公牛誕生
因為價格便宜,阮立平在杭州賣插座的生意還不錯,也積累了不少客戶。直到有一次,他賣的排插質量有問題自燃了,被客戶追上門罵了一頓。
● 1995年,阮立平兄弟倆創辦了公牛電器
插座行業本來技術門檻就低,而且在那個年代,“用最低成本創造最高利潤”是低端製造業最流行的價值標準。這些小作坊裡的生產出來的插座,為了追求銷量甚至故意偷工減料來壓縮成本。
身為工程師的阮立平,拆開了一看就知道自己代賣的插座質量如何。不誇張地說,30箇中間有10個是壞的”。於是,在銷售的同時,他又做起了維修,在家裡騰出了房間,進貨之後拆開檢查一遍,把壞的插座修好再拿出去賣。
就沒有質量好一些的插座麼?這事讓阮立平很上頭。
“既然沒人做好,為什麼我不去做呢?我要做一款用不壞的插座!”阮立平突然有了創業的想法。
1995年,國內剛開始轉播NBA,看著電視上如日中天的喬丹帶領公牛隊場場連勝,球迷阮立平忽然就想,自己做的插座品牌,不如就叫公牛好了。

● 芝加哥公牛隊的隊徽和公牛電器的LOGO

他要做質量最好的插座,做這個行業的第一名。
這一年,阮立平借了2萬塊錢,和弟弟阮學平一起,開啟了公牛在插座這個“賽場”上成為總冠軍的路。
差點“死”在起跑線上
但是,願望和現實總是會有差距的。
阮立平帶著初生的“公牛”,並沒有著急去開拓市場,反而是一頭扎進了產品的研發之中。
阮立平發現,當時市面上的插座,設計的美觀度和安全性都有問題,以前的插座設計,線和插板連線的地方很容易斷裂,既不好看也容易發生意外。他試著在連線的地方加了一層塑膠,但還是不行。最後,阮立平決定用一體注塑把線和插板做在一起,才徹底解決了這個問題。

● 阮立平家鄉公牛的老工廠。圖片來源:最慈谿

另外,當時所有的插座上還都沒有安全開關,想斷開電源時只能拔插頭。
拔吧,不僅麻煩而且頻繁地通電斷電還容易損害電器,不拔吧又有很大的安全隱患。阮立平一琢磨,就在插座上加了個開關按鈕控制通電斷電,這成了公牛在行業的首創,也從1996年一直延續至今,成了插座的“標準”。
但是,產品從外觀、質量到安全性的全方位提升,卻沒有給公牛帶來快速的發展。
阮立平做的公牛插座不算技術環節的投入,光材料的成本就比別的家庭作坊高兩倍多,售價也比普通的插座高了50%60%。在追求廉價的市場大環境中,它顯得格格不入。
東西叫好不叫賣,庫存積壓越來越多。最難的時候,阮立平連2000塊錢的水電費都拿不出來。
是降低標準先活下來,還是堅持自己的理想?擺在阮立平面前似乎只有迎合市場這一條路,但阮立平偏偏走出了第二條路。
他的直覺認為,不是高品質的產品大家不接受,而是要讓更多的人知道公牛到底好在哪裡。
但開拓市場要花錢,在電視上做廣告對公牛來說投不起,去滿大街刷牆體廣告又沒什麼效果,怎麼辦?
阮立平偶然的機會,看到了正在給商店配送飲料的可口可樂送貨車。能不能學可口可樂搞個免費配送,這樣既能讓五金店享受到免費配送,解決它們自己去進貨的麻煩,又能讓經銷商增加銷量,還能讓自己的產品迅速鋪開銷售渠道,廠家的人還可以隨時接觸到市場和消費者,聽到真實的市場反饋。
● 阮立平在行業內首推“配送訪銷”模式,讓公牛成功開啟市場
阮立平學著可樂的方法,建立了公牛的“配送訪銷”模式,一下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產品銷量迅速增長,公牛插座也藉此起死回生。
而阮立平對質量的堅持,很快也給了他一個大大的驚喜。
1998年,一家美國公司找上了門。這家公司想在中國找一家工廠幫他們生產1.5萬個插座,但是找到了市面上幾乎所有的生產商,質量標準都達不到他們的要求。
公牛有這個能力。阮立平用了半個月時間修改設計圖紙,和工人一起打磨樣品,最終把樣品交給美國客戶的時候,對方完全滿意。
憑藉著過硬的質量和設計,公牛就這樣拿到了一個40萬的大單。後來,客戶又追加了20萬的訂單。
這事一下就在慈谿傳開了,之前還差點因為現金流斷裂而倒閉的公牛一戰成名。
也是從這一年開始,公牛插座的銷量節節攀升,銷售網點逐漸遍佈全國,到了2001年,公牛插座的市場佔有率升到全國第一,2007年市場的佔有率更是高達近66%
● 幾乎每個城市都隨處可見的五金店,公牛免費安裝門頭
此後,公牛的業務從插座拓展到牆壁開關。8年後公牛在這個領域也成了穩居第一的品牌。
要麼不做,要做就做行業第一的阮立平聲名鵲起。
跟雷軍的一場“掰頭”
2015年,阮立平已經做了20年插座,公牛也早就是插座行業的絕對第一,但是他武大的校友雷軍2000年武漢水利電力大學併入武漢大學),還是給他結結實實地上了一課。
2015年,小米推出了一款帶USB介面的智慧插座,純白的顏色和精緻的外觀,加上49塊錢的價格,一下抓到了年輕人的心。官網開售的第一天就賣了差不多25萬個,3個月後銷量破了100萬。

● 小米插座和公牛隨後推出的對標產品
這讓阮立平震驚不已。他萬萬沒想到,挑戰他這個插座行業一哥地位的,竟然是一家賣手機的科技公司。
原來插座還可以這樣做?阮立平感嘆道,“以前我們印象中的插座,往往被扔在地上,需要的是踩不破、踏不爛的結實耐用。而小米這款插座是放在桌子上的,擁有電子屬性,且外觀、工藝、材料都比我們高了一大截。”
危機感和緊迫感撲面而來。他開始意識到,自己深耕了20年的民用電工行業,到了必須變革的時候。公牛也沒辦法再靠傳統的產品、渠道和營銷策略,來保證自己行業第一的地位。
面對小米的“奇襲”,阮立平召集高管開緊急會議,商量出的對策就是利用自己供應鏈上的優勢,開發智慧插座跟小米正面競爭。
很快,公牛出了一款跟小米幾乎一模一樣的插座,而且定價比小米便宜了1塊錢。
其實能這麼快做出競品,公牛是早就有技術沉澱的。早在2010年,公牛就推出過類似的USB插座,但當時一來智慧手機還不夠普及,二來公牛的營銷方式還很傳統,所以這款產品並沒有引起關注。
阮立平曾經不止一次談到過跟雷軍的這場“掰頭”,他認為小米帶給他,也帶給行業許多從未有過的啟發和想法。
一場保住行業第一的反擊戰,只靠一個產品是遠遠不夠的。阮立平下定決心,公牛要轉型,要順應網際網路的發展方向,主動出擊擁抱智慧化。
● 2015年,公牛從傳統的線下營銷渠道開始發力電商渠道
在研發產品的同時,公牛迅速成立了電商公司,專門負責電商渠道。阮立平還專門組建了一個超過百人的消費者偏好研究團隊,來分析市場需求的變化和使用者的使用習慣。
另外,公牛開始涉足數碼配件市場。阮立平看到做數碼配件的人雖然多,但還沒有龍頭企業,於是提出了“數碼精品戰略”,在公司內部成立數碼產品事業部,建立數碼精品工廠,一大批“網際網路感”十足的產品不斷出現。2022年,公牛的產品共斬獲了八項國際大獎,分別為兩項G-Mark設計獎,五項IF設計獎,一項紅點設計獎。
從一家專注生產電工產品的企業轉變為一家與使用者零距離的公司,公牛在迅速學習網際網路和科技企業的產品、營銷方式。
這頭“公牛”要奔向何方?
公牛的第一次“起死回生”,學習的是可口可樂這樣的快銷產品企業的營銷,這次保衛第一又向小米這樣的網際網路科技企業學習。不斷“進化”的公牛,從一個家庭作坊做成了上市公司。
2020年,公牛集團在上交所主機板掛牌上市。這時的公牛已經在插座、牆壁開關、照明LED、數碼產品這4大主營業務基礎上,向智慧電工、斷路器、嵌入式產品等業務拓展。
依靠中國房地產市場發展一路狂奔的公牛,隨著最近幾年房地產市場的低迷,已經30歲的公牛,在自己傳統強項的生意也越來越難做。公牛必須要重新選擇新的支點,於是他們選擇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
2021年,公牛正式進入新能源汽車用電領域,推出了公牛充電樁、充電槍,還上架了許多電池產品和戶外儲能電源。
2022年,公牛陸續推出了包括高功率充電槍、A00級車型專用MINI交流充電樁以及支援20kW240kW全功率段靈活定製的直流充電樁等多款新品。
2024年,公牛推出了公牛家用充電樁旗艦款“無極”,這個充電樁還獲得了20232024年度國際創新企業品牌大獎。
但在新能源領域,特別是家用充電樁這個行業,擠滿了先來者,公牛想繼續做成第一併不是件容易的事。一方面,像小米汽車自帶充電樁,比亞迪、蔚來理想等新能源車企也都有自家的充電設施。另一方面,前期投入巨大,資金回報週期長也是公牛在這個領域能不能賺到錢,繼續做大做強成為第一的困擾。

今年6月,公牛集團的註冊資本由約12.9億元人民幣增至約18.1億元人民幣,增幅約40%。同時,經營範圍新增輸電、供電、受電電力設施的安裝、維修和試驗。這訊息似乎印證了阮立平說過的,新能源業務要成為公牛未來的重要戰略方向之一的說法。
無論是公牛第一次創業,阮立平堅持造用不壞的插座,還是他帶著公牛涉足產品多元化,積極擁抱網際網路、進軍智慧電氣,直到今天在新能源領域發力,質量始終是公牛延續不變的精神核心。這既是阮立平工程師的情懷和使命感,也是公牛用25年時間,從家庭作坊成為上市公司的密碼。
公牛和跟它有相似經歷的新國貨,也一起拼出了中國製造從小到大,從大到強的發展之路。
這次,公牛要向什麼方向奔跑,要做就做第一的阮立平又該去向誰學習呢?我們一起期待。

參考資料:
[1] 考拉看看丨阮立平:公牛奮鬥史

[2] 新民週刊丨武大校友阮立平:工程師下海締造20億“公牛神話”   
[3] 寧波市委會丨阮立平:追夢大國工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