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烏終於簽了礦產協議,最後一刻仍在“拉扯”

► 文 觀察者網熊超然
當地時間4月30日,據美聯社報道,幾經波折之後,烏克蘭和美國終於在當天簽署了礦產協議。
此前一週,美國總統特朗普對烏克蘭繼續施壓,希望烏方透過這一協議“補償”美方在俄烏衝突中提供的數十億美元軍事和經濟援助。
儘管美烏雙方只透露了協議框架的基本資訊,但預計該協議將使美國獲得烏克蘭境內寶貴的稀土礦產,並以求確保美國在俄烏衝突中繼續支援基輔政權;同時,美國將為烏克蘭重建提供投資基金。
路透社報道稱,美烏兩國在歷經數月的艱難談判後,才最終於華盛頓簽署了這項協議,直到最後一刻,協議仍存在不確定性,甚至還出現了意外障礙。美聯社則稱,烏方在最後一刻仍決定對協議做出修改,基輔方面認為,最初的協議草案過分偏向美國利益,因此引入了旨在解決這些擔憂的新條款。
根據路透社當天早些時候所看到的一份協議草案內容顯示,烏克蘭取消了任何要求其向美國償還過往軍事援助款項的要求,而這類條款是基輔方面堅決反對的。烏克蘭官員希望,該協議的簽署將鞏固美國在俄烏衝突中對基輔的支援。不過,草案中沒有具體說明美國對烏克蘭的任何安全保障,而這是烏方的最初目標之一。
此外,烏克蘭已與歐洲盟國討論,如果俄烏達成和平協議,歐洲方面將組建一支“國際維和部隊”,幫助確保烏克蘭的安全。
4月30日,美烏簽署礦產協議 美國財政部X平臺賬號
據報道,在簽署協議之前,特朗普當地時間4月30日重申,美國應該為其對基輔的援助得到一些“回報”,因此美方努力推動達成獲取烏克蘭豐富稀土礦藏的協議。美國財政部在宣佈這項協議時說,這一夥伴關係承認“自俄烏衝突以來,美國人民為烏克蘭的防務提供了重要的財政和物質支援”。
根據美國財政部在社交媒體X平臺上釋出的照片,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與烏克蘭第一副總理、經濟部長斯維裡堅科共同簽署了礦產協議。美國財政部配文稱,該協議“清晰表明了特朗普政府致力於一個自由、主權和繁榮的烏克蘭”。
貝森特在X平臺上的一段影片中稱:“這種夥伴關係使美國能夠與烏克蘭一起投資,釋放烏克蘭的成長性資產,調動美國的人才、資本和治理標準,從而改善烏克蘭的投資環境,加速烏克蘭的經濟復甦。”
“我們正在與美國一起建立基金,吸引全球對我國的投資。”斯維裡堅科則在X平臺上寫道,該協議規定美國將向這一基金注入資金。“除了直接的財政捐助外,它還可能提供新的援助,例如為烏克蘭提供防空系統。”
此前,烏克蘭總理什梅加爾在當地電視媒體露面時表示,斯維裡堅科將在4月30日飛往華盛頓,幫助敲定協議。一名要求匿名的烏克蘭高階官員當時稱,儘管協議的主要部分已經敲定,但仍有一些障礙需要克服。美聯社指出,對於烏克蘭來說,該協議被視為確保其未來獲得美國軍事援助的關鍵。
美聯社稱,當地時間4月30日,就在烏克蘭官員幾小時前表示“協議已接近敲定”後,貝森特在當天早些時候白宮內閣會議上表示,“仍有一些工作要做”。
“烏克蘭昨晚決定在最後一刻做出一些修改,”貝森特在被問及有關烏克蘭準備同意該協議的報道時表示:“我們確信他們會重新考慮。如果他們願意,我們準備今天下午簽署。”不過,他沒有詳細說明烏克蘭做出的修改內容。
報道稱,基輔方面認為,最初的協議草案過分偏向美國利益,因此引入了旨在解決這些擔憂的新條款。
今年2月28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到訪美國白宮並同特朗普會面,雙方發生激烈爭吵,因此未能簽署礦產協議。之後,兩國代表多次在沙烏地阿拉伯會談。3月28日,烏方稱收到美國提供的礦產協議新方案,此方案與前一個版本“完全不同”。4月11日和12日,烏方團隊赴美就協議內容進行了“技術性”磋商。
2月28日,美烏首腦在白宮會面,不歡而散,礦產協議簽署儀式告吹。 視覺中國
4月17日,烏克蘭第一副總理、經濟部長斯維裡堅科在社交媒體發文宣佈,美烏已簽署一份有關礦產協議的“意向備忘錄”,接下來等待協議文字最終確定和簽署,並交由兩國議會批准。
在簽署備忘錄前一天(16日),澤連斯基在影片講話中說,烏克蘭和美國礦產協議的“基本法律內容”已基本敲定,如一切能夠“迅速且富有建設性”地推進,該協議“將給兩國帶來經濟成果”。
4月17日晚些時候,特朗普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與義大利總理梅洛尼會面時表示,美國政府計劃在4月24日與烏克蘭簽署關於自然資源和能源資產的全面協議。不過貝森特後來澄清說,細節仍在敲定中,目標是在4月26日簽署。
4月18日,烏克蘭政府公佈礦產協議意向備忘錄文字,其核心要點之一是規定設立烏克蘭重建投資基金。該基金的設立旨在吸引美國及國際社會對烏克蘭的投資,助力烏克蘭在多年衝突後實現經濟重建與發展。此外,備忘錄規定,美國尊重烏克蘭加入歐盟後的義務,或與國際金融機構及其他官方債權人達成協議時所承擔的相關義務。這意味著,美烏之間關於礦產協議的制定工作,不會與烏克蘭的歐洲一體化道路產生衝突。
據烏克蘭總理透露,最新版本的協議將建立兩國“平等的夥伴關係”,有效期為10年。聯合基金的資金投入將以現金形式支付,且僅新提供的美國軍事援助可計入美方份額,協議簽署前的援助不予計入。與之前的草案不同,該協議不會與烏克蘭加入歐盟的程序相沖突——這對基輔來說是一項關鍵條款。
什梅加爾稱:“這確實是一份關於建立投資夥伴基金的戰略性協議,是美烏政府間就烏克蘭發展與重建進行聯合投資的真正平等、優質的國際協議。”
據報道,烏克蘭內閣已經於當地時間4月30日批准了該協議,並授權斯維裡登科在華盛頓簽署。而一旦美烏雙方簽署協議,該協議還需經美國國會和烏克蘭最高拉達(議會)批准才能正式生效。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指出,烏克蘭盟友國家長期以來一直關注著該國的礦產資源。在美國地質調查局認定的50種關鍵物質中,烏克蘭擁有22種。這些礦產資源,包括稀土礦物和其他對電子產品、清潔能源技術及部分武器系統製造至關重要的原材料。
報道提到,稀土礦物和其他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材料的全球生產,長期以來一直由中國所主導,這使得西方國家迫切需要其他替代來源,其中就包括了烏克蘭。
然而,此前已有多方質疑烏克蘭稀土的儲量存疑。烏方自稱,已知在該國有六個礦床存在稀土元素,但其宣傳報道中所提及的潛在“稀土金屬”資源還包括鉭、鈮和鈹,但這些並不屬於稀土元素之列。烏方還提及了1970年發現的諾沃波爾塔夫斯克礦山(Novopoltavske),這是在蘇聯時期勘探的,並稱其為“世界上最大的礦床之一”,投入3億美元即可開發。
根據美國智庫戰爭研究所的最新訊息,該礦山目前處於俄羅斯方面控制的地區。而負責為烏克蘭總統提供分析和預測支援的烏方機構“國家戰略研究所”則估計,俄羅斯已佔領了烏克蘭40%的金屬礦藏。
“烏克蘭擁有多少關鍵礦產,存在很多不確定性,”英國地質調查局關鍵礦產情報中心主任加文·穆德說:“烏克蘭確實在某些礦化帶、礦藏和領域有所影響,但肯定不在前二或前三名之列。”
來源|觀察者網

熱文推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