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
本文配圖有蟑螂出沒
中國哪裡的高鐵最多?可能是總里程最長的山東,可能是客流量最大的“牛馬線”京滬高鐵,可能是路線最長的徐新高鐵,鐵軌長則跑火車多嘛!
廣東人聽聞後,又驕傲又恐懼地舉手:我們也能申請出戰。
這幾天一張截圖在網上瘋傳,大意是說蟑螂是速度最快的六足動物,時速可達322公里——這是比肩高鐵的速度!某種意義上,廣東擁有全國、全球、全宇宙最多的高鐵!

我知道這是個梗,但還是想闢個謠,在打擊部分廣東朋友變態的家鄉自豪感同時,也保護部分失聲尖叫的廣東朋友。

“蟑螂賽高鐵”的N個錯誤
“蟑螂能跑過高鐵”這個結論,踩了好幾個雷,我們一個個來說。
首先,蟑螂就跑不了那麼快。
1991年,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美洲大蠊(也就是在南方更容易見到的大蟑螂)跑出了時速5.4公里的世界紀錄[1],你見過哪家高鐵的時速是5.4公里?一群騾子拉著前進的高鐵嗎?
再說了,這好歹是世界紀錄,不是所有蟑螂都這麼強,畢竟不是誰都跑得跟蘇炳添、博爾特似的;再再說了,美洲大蠊是蟑螂家族中的大個頭,德國小蠊(南北都能見到的小蟑螂)跑得就更慢了。

家裡常見的蟑螂,小個頭往往跑得比大個頭慢丨wikimedia commons
其次,瞬時速度不代表能長時間穩定的速度。
家裡養了蟑螂的朋友應該都有這種體驗:晚上回家一開燈,蟑螂們嗖一下從空地鑽進了傢俱縫隙裡——這一瞬間的速度是挺快的,但它們躲進縫隙裡也就不動了(可能還要累得大喘氣一會兒)。
我們的高鐵可是一跑就好幾個小時,誰家蟑螂能連著跑十幾個小時啊?連著跑一分鐘的有嗎?
這告訴我們,不要追求一時的passion,穩定輸出更重要啊!
最後,蟑螂也並不是跑得最快的六足動物!
六足亞門包括昆蟲綱和內口綱,這裡我們直接討論最快的昆蟲就行——根據吉尼斯官網的記載,跑最快的昆蟲是澳大利亞虎甲蟲,最快的移動時速可達9公里[1],當然這也是瞬時速度哈。
據說因為移動速度太快了,澳大利亞虎甲蟲在奔跑的時候會看不清周圍的物體[2],真是又強大又呆萌啊。

我好快,我也好懵丨youtube/Smithsonian Channel

截圖中的資料錯了嗎?
就截圖上的字幕來看,這個資料顯然錯了。
有沒有可能是截圖斷章取義了?可惜我沒有找到這個影片截圖的出處,所以無法考究了。
不過可以猜想一下,“蟑螂賽高鐵”的速度,可能用了一個常見的手法:換算成人類身形。
上面的研究說,美洲大蠊最快時速可達5.4公里,也就是每秒1.5米,相當於身長的50倍;
截圖裡說的時速322公里,也就是每秒89米,89米的1/50是1.79米,相當於一個高個子人類的身高。
原來這個速度,是按秒速相對身長的倍數、再套用人類身高來算的!一切都說得通了!

截圖中的英文字幕意思是“等同於每小時200英里”,這裡的“等同於”應該是有前提的,推測是截圖截漏了
可是還有個問題:蟑螂是直愣愣趴在地上爬,移動距離和速度,的確可以和身長做比較;我們人類一般情況下,也不是趴在地上直挺挺地前進啊,因此把蟑螂速度換算到人類速度上的做法,還是相當有問題呢。

除非你這樣移動丨giphy

關於蟑螂的風言風語
蟑螂賽高鐵,這個流言就此被擊破。這個星球上還有不少關於蟑螂的說法,我們也一道來說說。
眼見一隻,家裡有兩萬只?
不太真
這恐怕是關於蟑螂最著名的流言之一:如果你在家裡發現了一隻蟑螂,說明在看不到的角落裡,你家已經入住了兩萬只蟑螂。
真相:
這個資料來源於一個30多年前的研究:美國研究人員在低收入群體的家裡放上蟑螂粘板,一天後,平均每個粘板上有42.3只蟑螂。經過醬醬釀釀的推算,研究人員認為一半的住宅裡有13000只蟑螂,最壞的情況有18000只蟑螂——沒到20000只,我們得救了!
好啦,還是安慰一下你。
“30多年前”和“低收入群體”都是比較極端的情況,根據我國2015年的資料,15平方米的房間平均一夜只能粘到0.104只蟑螂,你家有多少個15平方米呢?
戳此回顧相關推送:
蟑螂藥不起效了?
真
很遺憾,蟑螂藥的確越來越不管用了。
研究人員在美國用6個月時間對3個蟑螂種群做實驗,測試它們對幾種常見殺蟲劑的耐藥性,結果發現並沒啥用,蟑螂還是那麼多[3]。
還有研究進一步發現,常用殺蟲劑對實驗室出生長大的蟑螂有效,但對現實生活中的蟑螂殺傷力很小,就算把它們捉起來放到封閉容器裡直接用殺蟲噴霧噴,蟑螂的死亡率也達不到100%[4]。
這有部分原因是蟑螂繁殖太快了,能抵抗殺蟲劑的基因能迅速傳給下一代、不斷強化。
以上研究物件都是德國小蠊,為了保險起見,我們姑且認為對美洲大蠊同樣適用。
殺蟲劑沒用,就好好打掃家裡囉,讓蟑螂在你家住不下去。
蟑螂愛吃糖?
不太真
印象中蟑螂愛吃糖,所以我們會把殺蟲劑混進糖裡等它們上鉤。
真相:
不過,隨著人蟑大戰延綿不絕,因為愛吃糖而嗝屁的蟑螂越來越少、也留不下後代,而那些不愛吃糖的蟑螂就獲得了生存和繁衍優勢,現在很多蟑螂也不愛吃糖了,加了殺蟲劑的糖對它們失去了吸引力。
唔……要不換點兒鹹口的試試?鹹甜永動機嘛!
戳此回顧相關推送:
蟑螂會報仇?
假
有網友雲,打蟑螂要趕盡殺絕,不然目睹了同胞被拖鞋拍死的蟑螂,會拖家帶口來找你復仇。
真相:
蟑螂的智商在昆蟲中的確算高,但沒有高到會讓它們產生“為同胞報仇情緒”的地步。事實上,慘死蟑螂的屍體還會發出由脂肪酸組成的特定資訊素,告訴同胞“別來!會死!”
退一萬步說,就算一堆蟑螂來找你又會怎麼樣,不過是住你家不給房租罷了,勿怕勿怕。
戳此回顧相關推送:
蟑螂能死而復生?
假
還有人說,被拍死的蟑螂屍體會神秘消失,之後還會捲土重來,獲得稱號“打不死的小強”。
真相:
多半是因為你根本沒拍死蟑螂,蟑螂緩過勁自己跑了而已。
蟑螂很擅長變形,從12毫米的站立身高變成3毫米的壓扁身高,只需要300毫秒到800毫秒;而且它們可以承受900倍體重的垂直壓力。
你以為你踩死了蟑螂,可能只是踩扁了它們而已,用紙筒拍的殺傷力就更低了。
另外蟑螂也會裝死,甚至能裝死好幾天,等你離開了它起來甩甩頭醒醒神,又是一條好螂。
戳此回顧相關推送:
寫到這裡我也很苦惱:總結了關於蟑螂的種種傳言,有真有假,越辯越明的結論竟然是——我現在彷彿感覺自己褲管裡就有幾隻蟑螂……
參考文獻
[1]https://www.guinnessworldrecords.com/world-records/70631-fastest-insect-on-land
[2]https://museumsvictoria.com.au/article/lunar-new-year-10-australian-tigers-cn/
[3] Fardisi M, Gondhalekar A D, Ashbrook A R, et al. Rapid evolutionary responses to insecticide resistance management interventions by the German cockroach (Blattella germanica L.)[J]. Scientific reports, 2019, 9(1): 1-10.
[4] Gordon J M, Eva M J, Gaire S, et al. Common consumer residual insecticides lack efficacy against insecticide-susceptible and resistant populations of the German cockroach (Blattodea: Ectobiidae)[J]. Journal of Economic Entomology, 2024, 117(5): 2051-2059.
作者:李小葵
編輯:遊識猷
本文來自果殼自然(ID:GuokrNature)
如需轉載請聯絡[email protected]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