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魯校長2025畢業典禮演講:跨越隔閡,共築人本關懷

轉載:耶魯北京中心
成都/重慶/西安活動預告+錄取大資料分析報告
資料看未來——RD放榜錄取解析線下活動火熱來襲!
成都:5月24日;重慶:5月25日;西安:5月30日
掃碼以下圖片即可免費報名(備註城市):

直播預告
正文

美東時間5月19日,耶魯大學第324屆畢業典禮正式舉行。在校園內歡快的氣氛中,耶魯大學2025屆的畢業生們身著學士服,跟隨著耶魯住宿學院和各專業學院的隊伍,從四面八方湧向老校區(Old Campus),為他們在耶魯的生活畫上圓滿的句號。

今年,耶魯大學向來自耶魯本科學院、研究生院和13所專業學院的近4,400名畢業授予學位,其中包括約1,800個本科學位
在這場充滿祝福的傳統儀式裡,耶魯大學校長Maurie McInnis讚揚了畢業生們的勤奮、意志與智慧,並向一路支援著這些畢業生們的家人、朋友和老師們致以敬意。

在此前一天(美東時間5月18日)的學位授予儀式上,McInnis校長以題為“跨越隔閡,共築人本關懷”(Overcoming Divides and Embracing Our Shared Humanity)發表了她作為耶魯大學校長的首次畢業演講,鼓勵2025屆的畢業生們探尋我們共同的人本關懷及其在跨越隔閡方面的潛力。
“我們可以在擁有堅定信念的同時,懷有一顆開放包容的心——不僅對和平充滿希望,也對我們所共有的人本關懷終將戰勝最深的隔閡而滿懷期待。”
以下為耶魯大學校長Maurie McInnis的2025畢業典禮演講影片和中文翻譯:
耶魯大學校長2025畢業典禮演講:《跨越隔閡,共築人本關懷》
各位2025屆畢業生們、家人和朋友們,耶魯大學的教職員工和同事們,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們將延續耶魯大學的百年傳統。在每個畢業典禮前的週日,耶魯大學的校長們都會站在這裡,向畢業生們描繪跨越菲爾普斯大門(Phelps Gate)後將要面對的世界。作為耶魯大學第24任校長,我非常榮幸能夠延續這一傳統,發表我的首次學位授予典禮演講。
*菲爾普斯大門是耶魯大學的標誌性拱門,新生們由此進入耶魯大學,畢業生們也從此走向社會。
首先,請允許我首先向2025屆的畢業生們致敬。請今天在座的所有畢業生親友們起立,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祝賀這屆優秀的畢業生們。
現在,請2025屆的全體畢業生們起立,向所有一路支援你們走到今天的人們致敬。

各位畢業生的家長和親友們,我非常理解你們此刻的心情。
幾年前的春天,在我兒子的畢業典禮上,我也是滿臉自豪,卻又不禁眼含熱淚。同樣作為一名有孩子在讀大學、也有孩子剛剛畢業的家長,我深知見證著孩子們踏上大學旅途時的百感交集——既默默為他們能否適應新生活而擔憂,又對他們能夠克服挑戰而充滿信心。今天在座的各位,想必大家都難免回想起孩子們邁出人生第一步的時刻,同時也期待他們將走向何方。
我們非常感謝你們,將孩子人生中如此關鍵的篇章交託給耶魯。
在這裡,我想和大家分享2025屆的畢業生們的一些卓越成就。
各位畢業生們,是你們在疫情陰霾初散時來到耶魯校園,重新開啟校園生活;是你們在課堂上擔當先鋒,探索生成式AI領域前沿。你們中有多位羅德學者、馬歇爾學者、戈德華特學者蘇世民學者,甚至還有一位奧運獎牌得主。作為二戰以來耶魯大學規模最大的一屆畢業生,你們不僅在人數上,更在精神風貌上出類拔萃。
*羅德學者、馬歇爾學者、戈德華特學者與蘇世民學者均為世界上頗富盛名、且申請難度極高的國際獎學金專案獲獎者稱號。
回望來路,你們曾與國際象棋大師對弈切磋;為耶魯鬥牛犬隊加油歡呼,助其拿下常春藤聯盟冠軍獎盃;也在全美乃至世界各地的舞臺上,用精彩的獨奏、重奏、合奏展現不同種類音樂的魅力,令觀眾們心馳神往。在這一過程中,你們不僅創造了個人成長的里程碑,也建立了將終身受用的友誼
儘管校園生活充滿了值得慶祝的時刻,但你們在耶魯大學的時光也正值另一個持續影響著我們生活的重要時期:美國社會對於“黨爭的厭倦”(Partisan Antipathy)正在持續加劇。在你們進入耶魯大學時,黨派之爭(Partisan Rancor)已達歷史最高水平;而如今,在你們即將畢業之際,民意調查顯示,許多人認為對立政黨不僅是步入歧途,甚至認為其“邪惡至極”。
我們每個人都能感覺到,對話已經變得愈發脆弱,人們對於制度和彼此之間的信任正在逐漸瓦解。找到彼此的共同點已不是易事,想要維持住這種聯結更是難上加難。
我認為我們失去的並不是和彼此對話的能力,而是與彼此交流的意願
相反,我們往往更容易退縮回由演算法構築的“資訊繭房”之中,只訂閱那些與我們的觀點相符的內容,而匆匆略過那些與之相悖的觀點。

因此,作為一名教育者和一位家長,我和在座的許多人一樣,常常在思考這個問題:在這個支離破碎的世界裡,我們如才能重新連線彼此?當維繫我們的紐帶變得如此脆弱,甚至已經斷裂時,我們又該如何塑造我們共同的未來?
在過去的一年裡,你們中的一些人或許已經對我有所瞭解——我總是從歷史與藝術中尋求靈感。今年恰逢美國獨立戰爭爆發250週年,讓我們一起把目光投向校園內僅幾步之遙的耶魯大學美術館(Yale University Art Gallery)。在那裡,約翰・特朗布林(John Trumbull)的畫作The Battle of Bunker’s Hill(《沃倫將軍在邦克山戰役之死》)作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生動地記錄了250年前的6月,一群美軍將士們在波士頓近郊的山坡上堅守陣地的時刻。
*約翰・特朗布林是19世紀上半葉美國美術史上的重要畫家,憑藉其關於美國獨立戰爭時期的歷史畫作而聞名。其獨立戰爭系列的開篇作品《沃倫將軍在邦克山戰役之死》描繪了美國獨立戰爭期間美軍少將約瑟夫·沃倫(Joseph Warren)在邦克山戰役中被子彈擊中身亡,而英軍少校約翰·斯莫爾(John Small)阻止一名英軍士兵朝沃倫將軍補刀的一幕。
The Battle of Bunker's Hill, June 17, 1775
作者:約翰・特朗布林(John Trumbull)
現藏於耶魯大學美術館
正如你們所能看到的那樣,畫面中的滾滾濃煙籠罩著整個戰場,空氣中瀰漫著炮火硝煙與犧牲的氣息——英軍突破了美軍的防線,這個年輕國家的命運正岌岌可危,美軍少將約瑟夫·沃倫在獨立戰爭的第一場重大戰役中壯烈犧牲。
生前身後,沃倫將軍都持續鼓舞著革命事業。
然而,在特朗布林的畫作中,他卻將那一場戰役的歷史意義與戲劇性凝練成了殘酷的戰爭中一個充滿關懷的瞬間。
特朗布林在構圖中,用由飄揚的旗幟和雙方將士們混亂的戰鬥場景所帶來動感的對角線,與畫面中心的靜止瞬間對比形成張力——在那裡,英軍少校約翰·斯莫爾正挺身阻止一名英軍士兵用刺刀刺向已經倒下的沃倫將軍。
在那一刻,他在硝煙之中展現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慈憫之,維護了一位垂死敵人的尊嚴。
他選擇了仁慈,而不是戰場的衝動與激情;他選擇了昔日故友,而不是敵方將領。
耶魯大學誕生於美國獨立戰爭前,許多耶魯校友也在美國建國中發揮了關鍵的作用。這段歷史不僅因耶魯悠久的歷史而重要,更是因為我們在追求塑造這個國家的理想——尤其是追求自由精神時所展現出的領導力。然而,我們也需要記住,這些建國理想從一開始便是一種理想化的追求,我們在歷史程序中曾有過諸多不足,尤其是對這片土地上的原住民以及那些為國家的發展做出貢獻卻連自由都未曾享有的人們有所虧欠。但是,我們始終是一個努力追求理想的民族——也正因如此,我們的這段征程仍未結束,我們也必須懷著謙卑之心繼續前行。
其他藝術史學者們曾指出,特朗布林作品的非凡之處在於他並未著力刻畫戰役的結果,而是更加關注參戰者們的高尚品格
透過凸顯英軍少校斯莫爾對二次傷害沃倫將軍遺體行為的阻攔,特朗布林致敬了這位“對其所服務的事業勇敢而忠誠,甚至對其敵人都報以人本關懷與仁慈之心”的卓越將領。
特朗布林透過畫作讓我們看到的這種勇氣,恰恰是我們最常忽視的——那種剋制而非報復的勇氣,那種即便周圍所有的聲音都堅稱其是敵人、卻依舊能夠以人本關懷視之的勇氣。
這種勇氣,是一種展現出慈憫之心的勇氣
我認為,英軍少校斯莫爾所理解的慈憫之心,並不意味著信念的缺失。它不代表著軟弱,更不是一種退縮。
實際上,這是一種最為罕見的激進力量的體現,並告訴我們:即使面對最為嚴峻的分歧——甚至關係到生命與自由等重大問題時——我們仍然必須找人性中共通的人本關懷
當然,我不是在倡導迴避衝突或是否認人們之間的隔閡。
在一個充滿活力的多元社會中,隔閡不僅難以避免,甚至受到人們歡迎。
但今天,我想要強調的是,慈憫之心可以與我們最堅定的信念共存
我們可以在擁有堅定信念的同時,懷有一顆開放包容的心——不僅對和平充滿希望,也對我們所共有的人本關懷終將戰勝最深的隔閡而滿懷期待。

儘管對於我們這些身在耶魯校園的人來說,特朗布林的畫作並不遙遠,但我們或許會將其描繪的場景視作畫布上某個遙遠且經過浪漫化處理的瞬間。然而,特朗布林透過畫筆為美利堅民族所描繪的不僅是這件事本身,同時也是美國作為一個嶄新國家的立國之本。透過其圍繞美國誕生主題的系列繪畫和版畫作品,特朗布林幫助塑造了人們對美國建國故事中那些關於犧牲、勇敢與奉獻精神的集體記憶。順帶一提,特朗布林被安葬在耶魯大學美術館之下,而他留下的遺產,以及他所記錄的美國理想,也在字面意義上成為了耶魯大學根基的一部分
雖然你們很可能永遠都不會遇到類似英軍少校斯莫爾在邦克山上的處境,但毫無疑問的是,你們總會在人生旅途中遇到分歧,也可能會受到誘惑去遠離那些與你們意見相左的人。
正是在那些時刻,你們必須去擁抱在耶魯所學到的內涵
去傾聽,尤其在你們更容易選擇充耳不聞的時候;去給予寬容,即使在你們覺得抱怨是理所應當的時候;去捍衛自己的理想,同時也不去貶低那些與其相悖的人。
在我擔任耶魯校長的第一年裡,我被我們的社群以身作則、秉持這些原則的精神所深深感動。
我看到那些退伍老兵們在課堂上以開放而尊重的態度與同學們探討戰爭的複雜性,展現出與戰場上相當的勇氣。
我也看到了耶魯大學的教職員工們,比如參與耶魯法學院“Crossing Divides”(跨越隔閡)專案的各位是如何召集那些處於對立觀點的領導人們,探索彌合分歧的方式,尋找前進的新路徑。
我還有幸結識了像Henry Louis Gates, Jr.這樣的傑出校友,他將一次個人的不公遭遇轉換成一次公眾見證下的寬容。
*2009年7月16日,著名非裔文學學者、哈佛大學教授Henry Louis Gates, Jr.在自家門前因被誤認為私闖民宅而被警方逮捕,這一事件引發來自美國社會的廣泛關注。最終,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邀請Gates教授和逮捕他的警官一同到白宮邊喝啤酒邊討論這一問題,兩人於7月30日在白宮進行了一次友好的私下對話,被成為“啤酒峰會”(Beer Summit)。
 Henry Louis Gates, Jr.(前排左二)被授予2025年耶魯大學榮譽學位
在經歷因被誤認為私闖民宅而在自家門外被逮捕這一痛苦的事件之後,Gates教授並沒有選擇沉溺於怨恨之中,而是選擇與逮捕他的警官坐下來對話。或許在座的部分親友們還記得,兩人在白宮舉行了後來被稱為“啤酒峰會”的會面。
當然,這次峰會並未能提出應對相關更廣泛問題的宏大方案,實際上從來沒有任何一次對話能夠做到這一點。但這確實是一次充滿希望的小小嚐試——希望當我們坐在一起、敞開心扉並認同我們所共有的人本關懷時,我們可以創造空間,讓彼此理解、甚至意想不到的聯絡能在此生根發芽。
作為令人矚目的後續事件,Gates教授不僅與當時逮捕他的警官找到了彼此共通之處,還發現他們竟是遠房親戚,是同一個祖先的後代。這也讓我們明白,只要我們能夠鼓起勇氣,去更仔細地觀察、更認真地傾聽,就會發現我們與彼此的生活往往是相互交織在一起的。
作為耶魯大學的畢業生,你們擁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去實現這一點。
在過去的四年裡,耶魯大學為你們創造了一個崇尚卓越與共情、嚴謹思考與人系相互平衡的環境
因此,你們現在有幸、也有責任去實踐你們在這裡的所學所獲——去修復那些被破壞的事物,去重建那些被摧毀的地方。
在未來的歲月裡,你們將在社會的不同領域擔任領導者的角色。你們中的一些人將追求科學突破,一些人將致力藝術創作;一些人將成為企業創始人,也有一些人將成為政策制定者。
無論你們選擇哪一條路,我都希望你們能夠留心不遠處耶魯大學美術館中特朗布林的畫布上所展現出的人本關懷。要記住,即使在那些衝突最為深刻的時候,我們也可以選擇以慈憫之心為指引,選擇有尊嚴地對待那些與我們意見相左的人。在一個分裂的世界中,文明或許是我們最具有革命性的行動。
因此,當你們準備作為學生最後一次準備穿過菲爾普斯大門時,請你們記得,你們是帶著我們的祝福和信心離開這裡的。我們相信,你們一定能夠傳遞屬於耶魯大學的這面旗幟,一面滿載著知識與理解、領導力與服務意識、光明與真理的旗幟
所以,當未來的歷史學家們回顧這個支離破碎的時刻時,請讓他們記錄:你們不僅將這面旗幟從耶魯帶向世界,還將其從當下的世界帶向一個理想中的未來世界。
讓他們記住,是你們幫助我們找到回到彼此身邊的路
讓他們講述,你們不僅是卓越的學者,更是勇敢的公民
讓他們歌頌,在一個需要信念與慈憫的時代,是耶魯本科學院2025屆的畢業生們向這個世界作出的充分回應。
謝謝你們,祝賀你們!
美東時間5月19日,耶魯大學第324屆畢業典禮正式舉行。

美東時間5月19日,耶魯大學第324屆畢業典禮正式舉行。

2025美本錄取資料分析報告發佈會活動預告
翠鹿升學榜20萬+錄取大資料獨家破解美本名校招生偏好!哈耶普斯麻滿貴大神權威分享申請秘籍。參加活動即可領取雙重福利:
2025美本申請大資料分析報告
2025美本及多國申請工具書
🔥成都 5月24日 重慶5月25日 西安 5月30日🔥火熱來襲!掃描以下海報二維碼即可報名
左右滑動檢視成都、重慶場活動詳情
01
02
左右滑動檢視成都、重慶活動詳情
相關閱讀:

以人文社科聞名的耶魯大學,申請哪些專業更容易被錄取?

美國大學最受歡迎的團隊運動——哈佛vs耶魯橄欖球對決

耶魯大學教授:成功地變老非常重要


轉載:耶魯北京中心,本文版權歸屬作者/原載媒體

喜歡本文?歡迎掃碼加入視角&翠鹿公益交流社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