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危險的村莊,坐落在1700米的懸崖上,絕壁中藏著一條天路,風景絕美,夏日避暑最佳,卻少有人知

你聽說過“世界第九大奇蹟”嗎?
海拔1700多米的地方,隱藏著一個世外桃源般的村落,掛在懸崖上的掛壁公路,像一條絲帶纏繞在巍峨的太行山腰間……
沒錯,它就是郭亮
“最神秘危險的村莊”
郭亮村有一個充滿詩意的別稱——“太行明珠”,這個名字彷彿為這座隱於深山的小村莊披上了一層神秘而耀眼的光環。
村子最令人驚歎的景觀,莫過於那些緊貼懸崖而建的房屋。
站在屋前遠眺,眼前是層巒疊嶂的太行山脈,低頭俯視,腳下便是深不見底的萬丈懸崖,這樣驚心動魄的景緻,成了郭亮村最獨特的風景線。
郭亮村不大,但還是分為對比較為明顯的兩部分。
東頭保留著最原始的老屋群,那些由石頭壘砌的房屋歷經風雨,每一塊斑駁的石磚都鐫刻著歲月的故事,散發著最純正的鄉土氣息。
而西邊則建起了很多新的房子,熱鬧的小集市,雜貨鋪,小餐館一應俱全。
雖然少了些古樸韻味,但完善的設施確實更適合前來遊玩的遊人,住宿條件比東邊的老宅舒適很多。
走進村子,最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棵蒼勁的古柳,樹幹粗得需三四人合抱,樹冠如巨傘般撐開,村民們世代稱它為“千柳之王”。
這棵老柳樹可不簡單,樹皮上深深的溝壑裡藏著千年的故事。
老輩人常說,當年王莽篡了漢朝的江山,追得劉秀無處可逃,那日劉秀逃到郭亮村,追兵的馬蹄聲越來越近,情急之下,他翻身下馬,手腳並用地爬上了這棵大柳樹。
躲在茂密的柳枝間,他揪下嫩柳絮充飢,這才躲過一劫,後來劉秀當了皇帝,想起這棵救命的柳樹,特意下旨封它為“奉柳公”。
至今樹幹上還繫著褪色的紅綢,那是村民們年節時給柳公披掛的。
越往村裡走,越覺得這裡與眾不同,腳下的路是青石板鋪的,院牆是片石壘的,連屋頂的瓦都是薄石板疊的。
石頭在這裡彷彿有了生命,被村民們巧妙地變成房屋、臺階、牲口圈。
陽光照在石牆上,泛著溫潤的光,石縫裡偶爾探出幾叢野花,給這石頭世界添了幾分生氣。
村口的古柳在風中輕輕搖曳,彷彿在向每個到訪者訴說這個石頭村落的故事。
“最不可思議的公路”
郭亮的走紅,確實離不開這條令人歎為觀止的掛壁公路。
這條全長1250米的公路,像一條巨龍般蜿蜒在120多米高的紅巖絕壁上,氣勢恢宏。
它是太行山脈中第一條橫穿絕壁的人工隧道,因此被譽為“太行隧道之父”。
在1972年前,郭亮村的村民出行只能依靠陡峭的羊腸小道,上下攀爬天梯,進出村子堪比“蜀道難”。
1972年3月16日,村支書申明信和老村長申明凱帶領13位村民,手持鋼釺、鐵錘,憑藉血肉之軀,耗時5年,硬是在絕壁上鑿出了這條生命之路。
這條由村民一錘一鑿開鑿出來的公路,如今成了郭亮村最著名的風景。
站在觀景臺上俯瞰,整條絕壁長廊盡收眼底,而透過沿途35個大小不一的天窗,又能看到車輛穿行、遊人往來的景象,別有一番趣味。
真正走進長廊,一邊是陡峭的山壁,一邊是深不見底的懸崖。
低頭看去,雲霧在腳下繚繞,讓人不由得腿腳發軟。
天窗錯落有致地排列著,陽光時而灑落,時而隱去,使得隧道內忽明忽暗,彷彿被一層神秘的面紗籠罩。
恍惚間,竟有種穿越時空的錯覺,彷彿腳下的路不是普通的公路,而是一條通往過去的時光隧道。
當陽光斜射進洞口,金黃色的光芒讓岩石邊緣變得柔和,洞口彷彿成了一個天然的畫框,將外面的峽谷風光定格成一幅壯麗的畫卷。
窗外是深邃的紅巖大峽谷,谷深300米,寬500米,綿延6000餘米,氣勢磅礴。
谷底是距今28—25億年前的新太古代花崗綠巖,而絕壁則由14—10億年前中元古代的肉紅色石英岩構成。
這裡雖不是博物館,卻比任何博物館都更能訴說地球的滄桑變遷。
“夏日最佳避暑地”
提起這裡,人們最先想到的總是那座掛在懸崖上的傳奇村落。
但萬仙山的美,遠不止郭亮村這一處風景,它像一位低調的隱士,把最驚豔的山水藏在了郭亮村的後方。
想要遇見它,你得先邁開腳步,踏過蜿蜒的山路,才能揭開它的面紗。
這片土地,既有江南的溫潤,也有北方的蒼勁,萬仙山的山勢,像是把五嶽的精華都揉在了一起,雄渾、險峻、峻拔、靈秀,全在這片山崖間展露無遺。
陡峭的巖壁像是被巨斧劈開,瀑布從石縫中飛瀉而下,每一處風景都帶著北方山水的直爽氣魄。
這裡的森林覆蓋了95%的山野,連流水都被染成了碧色。
巖縫間滲出的清泉匯成溪流,又聚成瀑布,最高的磨劍峰瀑布從120多米高的懸崖躍下,水流在半空中散成千萬縷銀絲,像一匹隨風飄動的輕紗,陽光下晶瑩剔透。
不是江南那種溫柔的涓涓細流,而是帶著北方的率性,時而叮咚如私語,時而轟鳴如雷動。
走在山間,耳邊總有水聲相伴,彷彿整座山都在呼吸。

藏在山間的天梯古道,是萬仙山最險峻的秘境。
這條在200多米高絕壁上鑿出的“之”字形小路,曾是村民上下山的唯一通道。
如今雖已禁止攀登,但站在崖邊俯瞰,依然能感受到它的驚心動魄。
山腳下的麥田像綠色的絨毯,石徑蜿蜒穿過山谷,溪流在陽光下閃著細碎的光,寧靜得讓人忘了時間。
“人間伊甸園”
清晨的郭亮村最美。
薄霧像輕紗一樣籠罩著村莊,遠處的山巒若隱若現,伴隨著屋頂升起的裊裊炊煙,雞鳴狗吠聲在山谷間迴盪,郭亮的一天就這樣開始了。
簡單吃口早飯,就可以來村子裡隨便轉轉,這裡的房子大多是用當地的紅石砌成,屋頂上鋪著青灰色的瓦片,在陽光下泛著古樸的光澤。
村口的老槐樹少說也有上百年的歷史了,粗壯的樹幹上佈滿了歲月的痕跡,樹蔭下坐著三三兩兩的老人聊天,熱情地非要拉著你去他們家吃飯。
山裡的白天即便是盛夏也很涼快,鑽進萬仙山裡更是像開了空調一樣涼爽,滿眼的綠意特別淨化人心。
你很難見到急促的腳步,人們都用著自己的方式,來記錄這裡的美。
或是拿著手中的相機走走停停,時不時拿下快門,定格眼前的美景;又或是隨處可見的書畫家,支起畫板,在畫紙上任意發揮。
傍晚時分,夕陽把整個郭亮染成了金色。
站在觀景臺上,能看到落日慢慢沉入遠處的山脊,晚霞映紅了半邊天空,村裡飄來陣陣飯香,勞作一天的村民陸續回到家中。
夜漸漸沉了下來,雖沒有城市的霓虹,卻是滿天繁星。
山風掠過石壁,帶著草木的清香,沾了三分粗糲,七分涼意,卷著幾聲蟲鳴,屬於郭亮平凡又愜意的一天落幕了。

如果你沒來過郭亮,就永遠無法想象住在懸崖邊是什麼感覺。
推開窗就是萬丈深淵,雲朵從腳底下飄過,彷彿伸手就能摸到天空。
如果你沒來過郭亮,就體會不到這裡的山水有多般配。
陡峭的巖壁環抱著碧綠的深潭,瀑布像銀鏈一樣掛在紅褐色的山崖上,每一處風景都像是老天爺精心搭配好的。
如果你沒來過郭亮,就更不會懂得什麼是“郭亮精神”。
那是村民們用雙手在絕壁上鑿出生命之路的勇氣,是世世代代守護這片山水的執著。
獨屬於郭亮的魅力,來過這裡的人,都會把這份震撼深深記在心裡。
-End-
「如果覺得好看,歡迎點一個‘在看’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