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混元重構研發體系
4月下旬,在騰訊技術工程事業群(TEG)內,混元大模型將進行大幅架構調整的傳聞開始在團隊中流傳。
4月29日,靴子落地。
騰訊宣佈混元新成立了大語言模型部和多模態模型部;
同時將大資料、機器學習平臺部、AI Lab、安全平臺部、資訊安全部等幾個部門,重組為資料平臺部、機器學習平臺部兩個部門,構建技術底座,為混元大模型訓練提供算力與資料支撐——
新成立的多個部門負責人均向混元大模型負責人、騰訊公司副總裁蔣傑彙報。
騰訊內部人士透露,此前混元團隊是以虛擬組織的形式,橫跨在TEG的大資料、機器學習平臺部、AI Lab等多個部門中。
“資料學習和AI Lab還曾為爭奪混元主導權進行過‘賽馬’,各個條線建設了一些獨立的‘小模型’,造成了較大比例的資源浪費。”
而此次騰訊調整混元模型團隊,重心放在了研發體系的重構。
這也意味著騰訊的AI戰略將從業務驅動轉向技術驅動,對於AI底座的研究將被強化。
騰訊內部人士表示,近期混元也吸納了AI行業內的技術帶頭人物。
“混元大模型缺少一些像阿里、百度、位元組那樣的有聲望的基礎技術‘大拿’。
混元好幾個條線的業務負責人是工作了十幾年的‘老騰訊’,更擅長做具體業務。
負責人中做技術演算法最佳化的比較多,但他們更擅長的是搜尋和廣告演算法最佳化。”
混元加速調整也源於,近期海內外科技大廠紛紛進入新一輪大模型重大升級週期。
4月17日,位元組釋出了最新推理模型Seed-Thinking-v1.5。
4月25日,百度釋出了文心大模型4.5 Turbo與文心大模型X1 Turbo。
4月29日,阿里一口氣更新了包括2個混合專家(MoE)模型和6個稠密(Dense)模型在內的Qwen3系列模型。
不約而同地,幾家大模型都將效能標準向DeepSeek-R1看齊,同時主打推理成本大幅下降。
而騰訊的上一次模型重要更新還停留在3月21日。
當天,騰訊推出了強推理模型“混元T1”正式版,其更多沿用的是騰訊的“快思考”模型混元Turbo S架構。
相比於競爭對手在大模型、應用賽道上的“萬箭齊發”,混元的實力顯得身位尷尬。
在微信對話方塊進行AI搜尋時,騰訊也還在提供DeepSeek-R1和混元T1兩種選擇。
這都倒逼混元需要加速補齊短板,拿出更強技術底座、更優體驗的模型產品。
02
微信元寶,撬動增量


03
還需找到攻防節奏
從3月到4月,騰訊在AI應用領域的佈局已經顯著加快。
騰訊旗下的QQ瀏覽器、QQ音樂、ima(騰訊智慧工作臺)、騰訊文件、騰訊地圖等均先後接入DeepSeek和混元大模型。
近日騰訊又在微信中增大元寶社互動動,在TEG成立多模態新部門,也讓外界猜測,騰訊希望在AI Agent、AI應用等方向取得更多斬獲。
在海內外大模型釋出節奏越來越密集,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騰訊需要一場更為堅決的技術攻堅,讓自身產品與大模型更緊密地結合起來,抓住制定行業規則的視窗期。
· END ·
視 頻 推 薦
尋求報道、商務合作、投融資對接媒體互推、開白、投稿、爆料等……
掃碼新增投資人說運營者微信,備註「商務合作」詳細溝通。

超 級 社 群
【投資人說】正在組建超級投資者社群、超級創業者社群、超級讀者群、超級媒體群等,目前總人數已超1000人。
發現贊和在看了嗎,戳下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