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戰區網站2025年7月3日報道,烏克蘭國防部在X(平臺)上宣稱,“在2025年7月1日至2日夜間,烏克蘭南方防禦部隊執行了一次出色、高精度的特種行動!”並補充道他們摧毀了俄軍克里米亞的寶貴的“天空-M”雷達系統的三個關鍵組成部分,還發布了一段67秒影片,展示了無人機從海上無人艇的船首起飛,並向俄羅斯雷達投下了多枚彈藥的畫面,俄軍後來也俘獲了一架多旋翼無人機,展現了烏克蘭無人戰爭的新進展。





烏克蘭的無人艇行動開始只是搭載炸藥的自殺型,執行單程任務攻擊俄羅斯目標。烏克蘭此後取得了一系列進步,將這些載具轉變為可重複使用的防空平臺、FPV無人機發射器,甚至是炮艇,並且攻擊過防空導彈與雷達,裝載過空空導彈擊落過河馬直升機、蘇-30“側衛”戰鬥機等。在作為FPV和多旋翼無人機載具時,無人艇通訊架構將包括艇上的衛星通訊系統(通常同時攜帶多種型別,以星鏈天線為主),以及從艇到無人機的視距無線電鏈路。這將使操作員能從任何地方即時控制無人機,艇體作為發射無人機的平臺,同時也充當其傳輸和控制節點。使用從海上無人艇起飛的轟炸無人機具有一些優勢,比如使烏克蘭操作員能夠儘可能攜帶較大的多旋翼無人機,用一架無人機打擊多個目標,並且可能攜帶比FPV無人機載彈更重的戰鬥部,還能在保持連線的情況下飛行更遠距離,不必俯衝至地面攻擊目標。


本次烏克蘭人採用的應該是Baba Yaga無人機,“芭芭雅嘎”是一種烏克蘭軍用無人機,由烏克蘭公司SkyFall設計,於2023年投入使用,該無人機配備六旋翼(也有4旋翼版),最高速度為80千米/小時,操作範圍10千米,飛行時間約23分鐘,使其特別適合在低能見度條件下對前線陣地進行針對性打擊,該機安裝熱成像相機,能在120米距離外探測目標,有效載荷能力15公斤,可攜帶多種型別彈藥,包括迫擊炮彈、破片彈、破甲彈甚至反坦克地雷。其導航和通訊系統特別加固,以確保即使在強電子干擾環境中也有可靠的連通性。此外,其電池和感測器可快速更換,使芭芭雅嘎能在一晚內執行多次投彈任務。








烏克蘭國防部稱本次摧毀了一套俄羅斯“天空-M”雷達系統,包括一臺RLM-M雷達、一臺RLM-D雷達和一個KU-RLK指揮車。天空-M也被稱作55Zh6M綜合多功能遠端雷達系統,該系統一共有4種不同的車輛組成,包括KU-RLK指揮車,RLM-M 型VHF目標搜尋雷達車,RLM-S型X波段雷達車,RLM-D型L波段雷達車。4種車輛均採用高機動性BZKT BAZ-6909-015型24噸底盤上,採用了100千瓦的柴油發電機用作供電電源,收起和展開時間為15分鐘,還安裝了控制和資料交換的無線鏈路,可能是Luch-M48型毫米波段窄波束資料鏈路,還安裝了NKOrientir精密導航系統,採用FOG慣性基準,由GPS和Glonass衛星導航接收器、LORAN-C和Chaika無線電導航裝置以及里程錶提供校正。該系統還配備了移動地圖顯示器,據稱可提供15米的地理定位精度和6弧分的角定位精度。4種車輛構成一個可程式設計多波段雷達探測網路,具有中央資料融合功能。該系統可自動檢測、確定座標並跟蹤空中目標,擁有較高的探測精度和探測容量,可對目標進行威脅等級判別和分類,可以大面積探測F-22和F-35等第五代隱身飛機和小型空中目標。天空-M可以與鎧甲導彈系統、S-300和S-400等防空導彈系統交換資訊,以引導它們攔截威脅目標。




天空-M系統的所有雷達都可以單獨使用,在探測高速空中目標時,可在最快10秒內獲得目標的航跡起始,對高速和機動空中目標資訊更新率1-3秒,具有多目標跟蹤能力,可以遠距離探測彈道導彈發射,在高空跟蹤彈道導彈,並提供給防空導彈系統。該系統對空中超音速目標的探測距離為10-600千米,360度旋轉模式下,仰角70度的檢測限值為探測高度600千米,目標徑向速度50-18000千米/小時,資料檢索率5-10秒,固定模式下,方位角90度,仰角80度的檢測限值為探測範圍10-1800千米,高度最遠可達1200千米,徑向速度50-18000千米/小時,資料輸出速率1-10秒,可同時探測並跟蹤200個飛行目標或20個彈道目標。




本次烏克蘭襲擊造成的損失可能對俄羅斯部隊探測、跟蹤和攔截各種空中威脅的能力產生重大影響。這些位於克里米亞最西端的雷達是俄軍防空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次損失可能在俄羅斯覆蓋該半島和黑海西北部的防空網路開啟額外的缺口,可以提升“風暴陰影”和SCALP-EG等防區外打擊武器以及遠端自殺式無人機等的生存能力。更關鍵的是無人艇的這種承載無人機攻擊隱蔽性是比較高的,對於俄軍防空部隊的反無人機能力將是更嚴峻的考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