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舒適非洲突圍記:低價之外,中國紙尿褲如何“卷”贏國際巨頭?|國潮出海

作為非洲經濟的早期參與者,樂舒適雖有天時之利,但能把先發優勢變成長期優勢,靠的不僅僅是低價。
作者 | 辛夷
編輯 | 杜仲
來源 | 觀潮新消費(ID:TideSight)
在非洲,每賣出5片嬰兒紙尿褲,就有1片來自樂舒適,而且復購率高達95.7%。
可能很多中國人對樂舒適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樂舒適”)聞所未聞,但它可是一家實打實的中資企業。日前,其遞交IPO招股書,衝擊港股主機板上市。
在非洲淘金的故事中,“一夜暴富”是最具誘惑、又常被提起的經典橋段。但樂舒適更像是一個穩打穩紮的“升級打怪”劇本,其母公司廣州森大集團2000年就進軍非洲,比傳音還早了6年。
作為非洲經濟的早期參與者,樂舒適雖有天時之利,但能把先發優勢變成長期優勢,靠的不僅僅是低價。
從“倒爺”到非洲“紙尿褲之王”
據說,現在非洲大陸已聚集著百餘萬中國人,國內還有不少正在做“暴富夢”的創業者伺機行動。而在樂舒適創始人沈延昌來到非洲時,這裡基本只有中國大型企業,諸如華為、海信、海爾等。
1997年,沈延昌從黑龍江省的一個事業單位辭職,前往奈及利亞一家港資製造業企業擔任採購經理,對非洲市場有了全新的認知,也藉此積累下豐富的供應商人脈。
兩年後,即使沈延昌因瘧疾原因被迫回國,還是有奈及利亞供應商找到他,讓他幫忙在國內採購貨物。這段當“倒爺”的短暫經歷,讓他嗅到了商機。
2000年,沈延昌與妻子楊豔娟成立外貿企業廣州森大集團。當時,中國尚未正式加入WTO,國內同行爭相扎堆歐美市場,沈延昌夫婦卻堅定押注非洲市場,貿易的產品從牛仔褲、電器元件、煤油爐等日用品,逐步擴充套件至建材、五金等。
傳音剛進入非洲時,選擇避開三星和諾基亞的地盤,重點佈局非洲二三線城市。更早進入非洲的森大也採取了類似的策略,為躲避強勢的印度企業鋒芒,森大下沉到社群、村鎮,用摩托車送貨,向小超市供貨。
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森大活成了“非洲暴富爽文”中的主角。然而,隨著“資訊差”的消弭,非洲本土貿易商開始崛起,擠壓了森大的發展空間。
沈延昌曾提及,他認為森大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就是賽道選擇得當,生產的是當地空白、市場急需、利國利民的產品
包含嬰兒紙尿褲、衛生巾等在內的快消品賽道被沈延昌選中,背後是非洲出生率高,長年位居列全球各洲之首,2019年至2023年其新生兒數量複合年增長率為1.5%,20歲以下人口占比超過50%。
與此同時,非洲女性的衛生意識有所提高,對衛生巾的需求越來越大,而哪怕在2023年,非洲衛生巾滲透率也只有30.8%,遠低於中國80%的水平。
2009年,森大在迦納首推樂舒適品牌,專門售賣嬰兒紙尿褲,隔年開始在肯亞和坦尚尼亞推出嬰兒紙尿褲及衛生巾。背靠母公司森大的銷售網路,樂舒適的業務版圖不斷擴張。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越來越多中國創業者湧入非洲,加上國際貿易環境的變化,只做貿易商難以應對急劇變化的市場。2018年,樂舒適跳出關鍵一躍,向“工貿一體化”轉型,本地生產、本地銷售
在非洲建廠的優勢顯而易見,不但能避免高關稅和降低運費,快速響應市場需求,還能進一步向寶潔靠齊,向製造商巨頭進階。
非洲市場起點低,每年的盤子都在變大。本土化生產能力跟上,銷量隨之水漲船高。
2019年,樂舒適嬰兒紙尿褲和衛生巾就分別實現了10億片、3億片的銷量。2023年,樂舒適在非洲賣出了37.136億片嬰兒紙尿褲、13.3億片衛生巾。僅用5年時間,銷量便分別增長了近3倍、4倍。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樂舒適主攻的市場仍在擴容。2019年至2023年,非洲地區的嬰兒紙尿褲、嬰兒拉拉褲及衛生巾的市場規模複合年增速高達6.7%,明顯高於同期中國、北美及歐洲分別為2.2%、1.4%及0.9%的複合年增速。預計在2023年至2028年,非洲該市場規模亦將以8%的速度增長。

低價殺器
37億片紙尿褲的締造法則
和傳音一樣,樂舒適橫掃非洲市場背後,是讓非洲人難以抗拒的低價。
非洲人雖然很能生,但因本地沒有製造能力,依賴外部進口,所以日化品很貴,非洲鄉下賣紙尿褲甚至是按片來賣的,本地人負擔不起一包一包的買。
為此,樂舒適每片嬰兒紙尿褲只賣不到9美分,衛生巾只賣不到5美分。招股書顯示,截至2024年前9個月,其每片紙尿褲的平均售價為8.3美分,衛生巾為4.72美分,且專門生產小包裝。
相比之下,按銷量及銷售額資料進行測算,寶潔和金佰利在非洲市場的嬰兒紙尿褲平均售價分別為11.58美分/片和11.38美分/片。
做到低價,樂舒適的秘訣在於極致壓縮成本,其中重要環節便是本地化部署,減少運輸成本的同時,還能享受稅收等多項政策優惠。
招股書顯示,目前樂舒適在非洲8個國家設了8個工廠、44條生產線,紙尿褲年產能55.8億片,衛生巾25.7億片,溼巾62.3億片。在肯亞工廠,嬰兒紙尿褲從生產線到超市貨架只需3天。
價格戰以外,渠道戰同樣不容忽視。當傳音的廣告貼滿大街小巷,樂舒適也走“農村包圍城市”道路,利用摩托車、小貨車等工具深入偏遠地區,將銷售網路鋪到農村。如今,在非洲、拉美、中亞30多國,樂舒適擁有超過2500個經銷商,消費者在小賣部都能買到其紙尿褲。
為覆蓋儘可能廣泛的人群,樂舒適打造了品牌矩陣,來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高階牌Softcare面向中產媽媽,質量對標國際大牌,這也是樂舒適的核心品牌。平價牌Maya針對農村市場,價格只有Softcare一半,主打便宜好用。
一套組合拳打下來,以2023年銷量計算,樂舒適在非洲的嬰兒紙尿褲市場和衛生巾市場均排名第一。前者的市場份額為20%,意味著每賣出5片,就有1片是樂舒適的。後者佔據14%,每賣出7片衛生巾,就有1片來自樂舒適。
在迦納、肯亞、象牙海岸、塞內加爾、喀麥隆及坦尚尼亞6國,其嬰兒紙尿褲市場均排名第一,在塞內加爾、肯亞及坦尚尼亞等國的衛生巾市場為銷量王。
儘管卷低價,但依託於本土化生產帶來的效應,樂舒適的毛利率水平不算低,且在穩步增長。
招股書顯示,該公司整體毛利率由2022年的23%增加至2023年的34.9%,2024年前9個月進一步增加至35.4%,不輸國內同行。當然,毛利提升的部分原因系主要原材料的市價下跌。


低價是舒適圈,而非統治區

正如傳音正在面臨更多的挑戰者,包括小米、vivo、OPPO等一眾國內優秀選手,樂舒適也無法一直舒適地靠低價躺贏。

相比傳音在非洲長年40%-50%的市場份額,和排名第二的三星手機拉開了超20%的差距,樂舒適在非洲的統治力較小。按2023年的銷量計算,樂舒適在非洲嬰兒紙尿褲市場佔據20%的份額,緊跟後面的美國寶潔公司佔有率為18.9%,兩者僅差1.1%。
如果比較銷售額,樂舒適甚至被寶潔壓制著。2023年非洲嬰兒紙尿褲市場,寶潔的市佔率為21.7%,樂舒適是17.2%,相差4.5%。
在衛生巾市場,雙方的差距更大。樂舒適在銷量上贏了寶潔3.3個百分點,但在銷售額上,樂舒適被寶潔甩開了7.6個百分點。
對於樂舒適而言,未來滲透率仍是一場硬戰。
樂舒適走的是中企出海的傳統路線,透過低價換規模,再以規模化效應換增長。成熟的跨境巨頭寶潔勝在品牌價值,堅持中高階路線也不乏消費者買單。
樂舒適有自己的壁壘,除了低價,另有直達前線的供應鏈。要想提高產品溢價,樂舒適還能增強技術性,可它並不重視研發。
招股書顯示,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9個月,樂舒適的研發開支分別僅有15.6萬美元、34.1萬美元、29.5萬美元,另截至2024年9月底,其研發團隊僅有4名員工,產品創新力有限。
無論是嬰兒紙尿褲還是衛生巾,都屬於同質化嚴重的產品,生產門檻低,稍有不慎,就容易被其他品牌蠶食市場份額。把中國的日用品生產模式照搬到非洲後,中企依然有很多功課要做。
連樂舒適也在招股書坦言,“倘若我們產品價格大幅上漲,可能會失去競爭優勢。”
在IPO前夕,樂舒適已面臨增長放緩的尷尬處境。
招股書顯示,2023年樂舒適收入為4.11億美元,同比增加28.6%;淨利潤為6470萬美元,同比增長251.7%。但到了2024年前9個月,其收入為3.34億美元,增幅降至7.2%,同期淨利潤保持較快增長,同比增加54.1%至7228.2萬美元。
2023年,該公司嬰兒紙尿褲及衛生巾的銷量分別達37.136億片、13.325億片,分別同比增長24%和39.1%。2024年前9個月,該公司的嬰兒紙尿褲及衛生巾銷量同比僅分別增長9.4%及24%。
可以看出,嬰兒紙尿褲的表現拖累了樂舒適的業績。而嬰兒紙尿褲是樂舒適的收入支柱,2024年前9個月佔總營收比重達75.3%,實現收入2.52億美元,同比僅增長2.4%,顯出增長乏力態勢
這樣的成績,還是在樂舒適降價的情況下取得的,把每片嬰兒紙尿褲的平均售價由上年同期的8.86美分降至8.3美分。換言之,樂舒適犧牲利潤換銷量的策略沒能明顯拉動營收增長。
在非洲,奈及利亞、埃及和南非是三大經濟體,備受中企青睞。奈及利亞是非洲經濟體量最大的國家,埃及因優越的地理位置享有自由貿易發展優勢,南非為老牌工業化強國,目前這些區域樂舒適均未佈局。
相反,近年樂舒適積極開拓非洲之外的市場,包括拉美、中亞等地區。2024年進軍中亞,在哈薩克成立營運實體,開展中亞業務,在拉丁美洲的秘魯建造廠房。佈局時間尚短暫,未能複製在非洲的成功。
參考傳音典型的出海非洲典型路徑,大致分三步走。先是從探索市場瞭解需求,接著逐步建立本地化生產、銷售和服務體系,再透過技術支援、品牌建設、回饋當地社會等手段,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
衝擊IPO,或是樂舒適向第三階段躍起的第一步。
往期推薦
國潮出海國潮風雲年度盤點 觀潮一線
隱形巨頭國潮尋味 | 觀潮星探國潮在縣
數讀國潮國潮來報消費刺客牌裡牌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