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特朗普撤銷美國教育部!路透社:不影響赴美留學!

特朗普就才剛就職不到三週,就已經是滿城風雨。而對於計劃赴美留學的同學來說,最關心的無疑就是留學政策的變化了吧!就在近期,有訊息稱特朗普正在考慮解散存在了超過四十年的美國教育部,特朗普真的要對留子下狠手了嗎?接下來,就讓小編和同學們一起深入瞭解一下吧!
特朗普簽署的廢止“出生權”,導致一批待產美國媽媽幾乎提前接受剖腹產;同時關閉了DEI(多元化、公平和包容性)辦公室;隨後在2月初,美國宣佈對中國產品加徵10%的關稅……
昨天甚至有多家美國媒體收到訊息,總統特朗普正在考慮採取行政措施,取消美國教育部,停止部分專案,並將一些方案轉移至其他政府部門。
是的,你沒看錯,特朗普可能會解散40多年前由卡特總統創辦的美國教育部。
特朗普的一系列舉措令廣深留學生家長感到憂慮:美國的留學價值是否仍然存在?未來幾年,留學生可能面臨哪些影響?我們對美聯社、路透社等報道進行了綜合整理,以供參考。
一、特朗普再出招:
或將廢除美國教育部
就在昨日,特朗普政府傳出將採取激烈措施——解散美國教育部!
根據美聯社的報道,特朗普政府正考慮關閉教育部。政府計劃首先讓其提名的美國教育部長琳達·麥克馬洪透過行政手段最大限度地減少教育部的職能,隨後透過國會立法完全“消除”教育部。
特朗普指稱,美國教育部已被“激進分子”和所謂的“敵對意識形態”所滲透,這個部門不僅干預地方的教育過多,還在浪費納稅人資金。他在競選期間,就曾多次提出要關閉這一機構。
其實在這一訊息釋出之前,美國教育部早已成為由馬斯克領導的政府效率部(DOGE)的目標。上週五,數十名教育部員工被要求被要求帶薪行政休假。
特朗普政府的措施也引發了多方議論。美國教育部提供的資金在公立學校總經費中佔大約14%,對低收入學生和特殊教育(如殘疾兒童教育)等重要專案至關重要。如果財務被凍結或削減,將會對教材採購、教師薪資以及學校的日常運作產生負面影響。
但這個影響相對來說,著重體現在以後學校內部資金分配以及運營問題,對於學生個人學業、個人生活、簽證等等方面其實並不相關。
二、中國學生簽證被撤銷?!
也是因為特朗普?!
最近,UCLA的中國留學生Liu Lijun簽證被撤銷的訊息在各大社交媒體引發熱議。有報道指出,這位中國女學生因參與組織2024年支援巴勒斯坦的活動而遭到簽證吊銷。
然而,就在昨天,劇情卻出現了“反轉”,南加州大學的學生媒體USC Annenberg透過調查,聯絡了ICE(美國移民與海關執法局)及UCLA官方,並沒有獲得確鑿證據表明該名學生的簽證被撤銷。
不過,我們可以確認的是,這名女留學生在2024年5月參與了UCLA校園爆發的大規模抗議遊行集會,並遭到了警方的逮捕。
Liu Lijun的學生簽證是否遭到了撤銷?如果簽證確實被取消,那是否是因為參加了支援巴勒斯坦的抗議遊行?這些問題的答案似乎還沒有浮出水面,我們目前似乎也只能交給時間。
然而,這一事件備受關注,與特朗普總統以及他於1月29日簽署的《打擊反猶主義的額外措施》有關。
這一行政命令的制定緣由可追溯至2023年10月,當時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馬斯與以色列發生武裝衝突,導致全美多地大學校園爆發大規模示威,包括暴力衝突和反猶事件。
哥倫比亞大學曾緊急封鎖校園。特朗普作為親以色列的領導人,自然會遏制反猶太主義的潮流。就在前兩天,他在與以色列總理的聯合新聞釋出會上表示,希望美國能“接管”加沙地區,並“長期佔有”該地。
該行政要求強調美國各部門,如國務院、國土安全部和教育部,要協同高校監督外國學者和員工的行動,尤其是關注反猶行為,如散播仇恨言論、騷擾及暴力。如果有外國學者涉嫌反猶騷擾、威脅或暴力,那麼可能將面臨簽證取消或驅逐的後果。
這表明,未來在美國的留子參與類似抗議活動或其他政治行為時,將會面臨極大風險,甚至可能失去留學的機會被遣返回國。
特朗普政府實施的多項政策,特別是對國際學生的政策收緊和對中國貿易戰的加劇(最近宣佈對中國產品加徵10%關稅,引發美元匯率的波動),也讓留學生坐立不安,家長們也深感憂慮,時刻在關注相關政策的變動。
三、赴美留學其實很虧?
資料揭示真相!
然而,根據以往資料和發展情況,赴美留學仍然是一個極具價效比的選擇。
根據美國移民局的資料,特朗普第一任期(2017-2021)內,美國學生簽證的透過率實際上被沒有出現顯著下降,甚透過率甚至高於拜登任期的2022年和2023年。所以儘管特朗普實施了更為嚴格的移民政策,但從資料上看,對於國際學生的影響相對較小。
此外大部分留學生所持的F1學生簽證,數量一直都居高不下,每年分發範圍在30萬至50萬之間,屬於所有非移民簽證中的第二大類別(第一大類別為旅行簽證)。
不僅如此,2020年疫情後,美國學生簽證申請透過率呈井噴式增長,2020至2023年增長超過300%。儘管因為經濟政治在當初處於相對不穩定的時期,但國際學生赴美留學從來未停止,僅僅是受到了短暫干擾。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在於,美國不僅擁有全球頂尖的教育資源,吸引了無數優秀的國際學生,同時國際學子對美國經濟的貢獻也不容小覷。2023年,國際學生在學費、住宿及生活費用上為美國經濟貢獻了438億美元。
在美國的就業市場中,國際學生不僅直接為經濟做出貢獻,而且在STEM領域(包括但不限於工程、計算機和人工智慧等)提供了充足的人才資源。
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的資料顯示,每5名從事STEM相關行業的人員中就有1名來自外國。從這一資料可以推斷出,鑑於美國本土STEM人才短缺,國際學生依然是填補該領域空缺的重要來源。
國外學生不僅付學費昂貴,還填補了科技領域人才的不足。
國際學生在完成本科學位或研究生學業(包括碩士和博士)後,能夠在美國獲得為期一年的工作許可(對於STEM專業則可延長至三年),這被稱為OPT。
在此期間,國際學生可以在美國就業,並申請H1-B工作簽證。根據2023年的資料,使用OPT在美國工作的外國畢業生人數達到222,663人,創下歷史新高。
在特朗普的第一屆任期(2017-2021年),選擇OPT在美國工作的國際學生人數仍然保持在較高水平,甚至超過拜登任期內的2021年和2022年資料。
四、特朗普要對留學生下狠手?!
其實沒那麼糟!
儘管特朗普政府一再收緊移民政策(如驅逐非法移民、試圖取消出生公民權等),加強對外國學生的監管(正如打擊反猶主義的行政命令),但國際學生仍是美國經濟和科技領域重要的組成部分,不太可能受到大規模的限制。
以前,特朗普也曾多次表示歡迎高技能人才,甚至提出了國際學生畢業後可以直接獲得永久居留身份的建議,以吸引更多出色人才為美國做出貢獻。
以小編來看,同學們前往美國留學,只要守法,遠離暴力、歧視和敏感政治活動,總體來說受到負面影響的可能性並不高,順利完成學業,在美國繼續深造或就業,其實問題並不大。
留學申請有疑問?
想知道你的背景如何規劃申請名校
快掃碼新增常青藤申學小助手
預約免費【1v1申學定製規劃】吧👇
申請路上並不易,奧運冠軍來助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