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認慫了!

作者:古原
來源:古老闆
文章已獲授權
就在凌晨,川普宣佈了兩個決定:
1、將中國的關稅提高到125%;
2、所有加徵超過10%關稅的國家(除報復的以外)全部暫停90天。
整個美國股市陷入一片歡樂的海洋。
納斯達克指數上漲了近10%,連同BTC都大漲,回到八萬區間。
好了,這代表什麼?又是為什麼?
這一行動,代表著川普認慫了。
其對等關稅的整體策略,已經基本宣佈失敗。
以貿易逆差為衡量標準的這一套荒腔走板的玩法,基本上玩不下去了。但這是為什麼呢?
原因在於歐盟。
當地時間4月9日下午,歐盟27個成員國投票表決通過了對美國進口產品徵收25%關稅的反制措施,以報復特朗普政府3月12日宣佈的對歐盟徵收鋼鐵和鋁的關稅。
別看很多小國家都在向川普求情,但這個世界上依然是由政治實力和經濟實力決定的。
當歐盟與中國這兩個世界上第二、第三大的經濟體都選擇了對等報復時,川普意識到,其訛詐的手段,已經失敗。
美國是歐盟製成品出口的最大目的地,2024年,歐盟與美國的商品貿易順差接近2000億歐元,歐盟向美國出口商品5316億歐元,進口3334億歐元。
2024年,中美商品貿易總額達6883億美元,中國對美出口5247億美元,進口1637億美元,順差3610億美元。
這兩個地方對美國的進出口貿易總量,佔了美國整個進出口貿易總量的超過三分之一。
這只是實體商品的貿易總量。而美國是一個服務業大國,一年有一萬多億美元的服務業出口,其中大部分是銷售給了這兩個地方。
如果中歐都選擇了對等報復,那麼,貿易戰不僅會升級到實體商品的關稅升高,還將升級到服務產品,兩個最大的經濟體實際上聯手起來一起反制美國的話,無數美國企業家會瘋狂地勸阻川普。
因為先不要談什麼振興美國製造業了,你不把當下的美國製造業搞死,就要感謝你八輩祖宗了。
這等於是在說,川普以訛詐手段要脅全球,基本上失敗了。
肯定很多人會說,你看,中國、歐盟、加拿大,不就變成冤大頭了嗎?就剩下這三個地區在加關稅了嗎?
也一定有大棋黨會說,川普早就想好了,就這個策略,目的就是和歐盟和中國幹。
如果真就和中國和歐盟幹,他何必扯上全世界。難道美國想對這兩個地方加關稅,還需要什麼彎彎繞的策略嗎?
近八年來,美國不是隔三差五就對中國企業施以各種貿易管制手段嗎?他們需要扯上什麼全世界各國嗎?當然不是。
就是川普這一整套對等關稅策略官宣失敗了,搞不下去了。因為最大的貿易物件沒有被他訛詐成功,這兩個地方不妥協,其他地方搞也沒有多大的意思。
這有點象,有個黑幫老大想去敲詐,結果街上兩家最大的店就是不從,還拿起槍來要抵抗,為了防止這兩個大店的反抗引發所有的店的反抗,那隻能先放過其他店,先去修理這兩家大店先。
只要這兩家大店被搞定了,其他的那些小國家,誰敢對他說個不字呢?正如川普自己所說,不得來舔我的屁股,拍我的馬屁嗎?先生、先生、只要你取消關稅,我可以做任何事。(絕無杜撰,是其原話)。
沒有錯,現在川普開始集中精力對付歐盟和東大。
川普甚至直接說,中國一定要付美國財政部一大筆錢的!
那是不是中國就吃虧了呢?你看,中國對等反制,結果川普把其他人放了,就留你和歐盟了。
沒有,在邊際上依然有了巨大的改善。
中國對美國出口只佔中國總出口的14%,只佔中國GDP總量的2%左右。但是,中國透過東盟國家(輸出原材料、裝置、半成品)對美國的出口也是一個天量數字。
其他國家不被徵收高額關稅,就意味著中美企業之間貿易依然可以間接透過第三國在完成。
如果長期對中國實施超高關稅,那麼,整個東亞產業鏈的佈局會重新調整,中國更多的生產中間品、資本品,而出口美國的消費品企業就更多的會出現在東盟、印度。
當然對中國還是會有影響,因為產業結構的調整,也會帶來不少企業的困難甚至倒閉,但影響已經不是那麼的大了。
這時,反而對美國企業的影響更大。因為美國輸出的大豆、肉類、天然氣、石油,是很難透過第三國進行貿易的。
中國報復的關稅,也會讓所有的美國企業無法向中國出口。
中國已經是世界上第二大市場,歐盟是第三大市場。第二、第三大市場都對美國企業關門的話,美國企業也要瘋。
因此,接下來的事情只有一個——談判。
川普這次還在裝硬漢,又加了20%的關稅。之前是50%起跳啊。那就是又要面子,又還得放出訊號。在一個全球化分工如此細化的時候,美國與歐盟、中國同時斷絕貿易往來,將是史無前例的大災難。
既然沒有敲詐成功,川普就必須調整策略。
雖然說是三個月以後,但我認為,三個月以後也不存在這種根據貿易逆差來實施的對等關稅策略了,宣佈三個月,不過是給自己一個臺階下。
這時,美國企業反而會施加壓力給川普,讓他開展與中國、歐盟的談判,以儘快恢復對中國的出口。
美國企業面臨著幾大問題:
1、中歐都對美國出口了大量中間品、資本品,這些產品主要是美國企業採購用於生產消費品的,如果停止採購,就意味著美國企業要停工。你不要認為聽到了中國外貿企業訂單沒了,中國就很慘,如果是工廠訂零件,停止採購也就意味著美國這家企業也要停工。
關稅對合作分工的破壞巨大,不會有什麼贏家。
2、美國企業投資基本上停了,不僅川普所希望的製造業迴流沒有,反而現在在進行的不少專案都停止了。因為即使在中國的美企要回美國,也需要幾年的時間,才能遷移完成。在這麼一個巨大的不確定性的未來面前,股民選擇持幣,企業家則選擇一切投資暫停。
3、事實上,美國無法進行關稅管制。這還存在一個技術問題。川普搞的關稅政策中,還有什麼含美量的豁免,比如包括一定美國成品的產品,就可以豁免一部分或全部(我前天晚上因為這個問題沒搞清楚,就刪除了一篇文章),表面看,打擊了所有其他國家的生產。但是,美國海關難以執行這種規定,如果強制要執行,會有一個災難性的後果,那就是美國的港口要排長隊清關,還得增加幾千上萬名海關公務員。
一個汽車零部件如果在海關排兩個月隊,那不完蛋了?美國企業根本就受不了。
4、美國農民、油汽產品,服務貿易,都將受到影響。特別是美國強大的農業遊說集團,他涉及到川普最為重要的票倉。他們選上川普是希望川普能幫他們賣掉更多產品,結果先來一場災難。
中國上個月就和烏克蘭簽了農產品協議,準備從烏克蘭大量進口大豆,以取代美國大豆,還有巴西呢,中國即使買貴了一點,損失也美國農民大豆爛在地裡強。
而石油天然氣這些東西,全世界都有替代,美國天然氣有一定的價格優勢 ,但不大。
如果持續下去,搞不好東大老神在在,不斷透過越南墨西哥進行中間品貿易,而美國這些企業則要跳起腳來罵川普的娘了。
貿易戰肯定沒有贏家。雙方都扛不住,都是硬槓,比的是誰先眨眼睛。
很顯然,川普先眨了。撐不住了,整個對等關稅策略,已告失敗。
這一場鬧劇基本結束,持續了八天,但卻是驚濤駭浪的八天,美股光市值損失超過了七萬億美元。川普上任後,總損失應該接近九萬億美元了。
接下來,就是一場歹戲拖棚式的談判戰了。
世界離三戰,又遠了一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