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網路上爆火的MooDeng居然是真實存在的物種!

前言
你知道河馬其實還有其他種類嗎?其實現存的河馬一般有兩種,我們在紀錄片中所見到的河馬,一般是普通河馬(Hippopotamus amphibius),它們以體型巨大而聞名動物界,但它們也有縮小版的“親戚”,那就是侏儒河馬(Choeropsis liberiensis),侏儒河馬的體型只是普通河馬的十分之一。
除了比普通河馬小,侏儒河馬還有更多奇妙的不同之處。一起跟隨框框的腳步,發現河馬家族有趣的進化現象吧!
PHOTOGRAPH BY LILLIAN SUWANRUMPHA/AFP VIA GETTY IMAGES
Moo Deng 是一隻柔軟、有光澤、紫粉色的侏儒河馬,它的名字意思是“跳跳豬”,今年夏天出生在泰國的一家動物園,就在網際網路上引起了廣泛關注。讓人們不禁好奇,侏儒河馬到底是什麼呢?
雖然侏儒河馬和普通河馬形狀和顏色相似,但將它們並排放在一起時,你很快就會意識到它們是多麼不同。“主要的區別是體型,侏儒河馬比普通河馬小 10 倍。”匹茲堡動物園和水族館的哺乳動物助理館長Karen Vacco 說道。該館也飼養了一隻侏儒河馬,成年侏儒河馬的體重可達約272公斤,聽起來可能很重,但你知道嗎?它們的近親普通河馬,有些個體體重可達4噸之多。
科學家們已經深入研究了這兩個物種之間的具體差異,並且取得了一些有趣的關於進化的發現。
PHOTOGRAPH BY JOHN MINCHILLO/ASSOCIATED PRESS
考慮到普通河馬和侏儒河馬都是以草食為主,它們的體型差就顯得尤為驚人了。Vacco表示,在野外,侏儒河馬主要以草和水生植物為食。然而,Moo Deng和其他生活在動物園裡的侏儒河馬主要以綠葉蔬菜和“食草動物餅乾”為食,這些食物可以提供額外的營養。
PHOTOGRAPH BY ATHIT PERAWONGMETHA/REUTERS/REDUX
這兩種河馬的另一個顯著不同是地理分佈範圍。普通河馬遍佈非洲中部和南部,包括尼羅河以北到地中海的一小片地區。而侏儒河馬原產於西非的森林和沼澤,並且在那裡,它們大多過著獨居生活——Vacco表明,這也是它們與普通河馬另一點區別,“普通河馬通常是以群居生活,每群約有40只,甚至多達200只。"
那這兩種河馬又有什麼共同點呢?在動物園參觀時需要特別觀察的是什麼呢?答案就是濺水區。“河馬會像灑水器一樣,透過來回搖尾巴噴灑糞便,”Vacco說道。
科學家們也對這兩個物種的親緣關係感到好奇,在 2023 年,他們決定使用分子資料來研究河馬家族樹中僅有的兩位現存成員,得出了相當令人驚訝的結果。杜肯大學遺傳學家Jan Janecka表示:“我們的研究表明,它們大約在四百萬年以前就分化了,比之前想象的時間要晚。”
為了更好地理解這些數字,Janecka解釋說,這意味著侏儒河馬和普通河馬的分化發生在人類和黑猩猩之前,獅子和老虎出現之前的一到兩百萬年左右,與美洲黑熊和棕熊的分化時間大致相當。
雖然沒有人知道確切情況,但Janecka和他的合著者認為,隨著侏儒河馬體型變小,它們更適應陸地生活,河馬物種可能走上了不同的進化道路。反過來,普通河馬可能因為大部分時間生活在水中,而得以長得更大,水域有助於支撐它們的巨大體重。“這很有趣,值得深思,”Janecka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