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無阻!不能建遊民所此前BK多名華人被捕華裔議員強硬宣告粗口怒罵市府亞當斯

NEWS
華裔民眾上週到布碌侖U大道遊民所示威抗議導致多人被捕,也有耆老受傷送院後,布碌侖區紐約州參議員陳學理曾在晚間時到場關注支援民眾。
綜合僑報、星島報道 連日來各界民眾一直持續抗議市府將之前已獲批的布碌侖羊頭灣U大道Coyle街2134號可負擔住房計劃改為遊民所,且在4月30日又發生了警察粗暴對待華人抗議者事件。5月4日,上千民眾走上街頭,沿著U大道舉行了“社群覺醒大遊行”,表達反對該遊民所的呼聲與力量,並要求市府兌現之前已承諾的可負擔住房。

3日儘管天公不作美,但無阻人們參加抗議大遊行的腳步,很多人撐傘早早趕到Coyle街2134號的遊民所建址前,並在遊行起步前先在這裡舉行了集會。
紐約州59選區州眾議員威廉姆斯(JamieWilliams)表示,雖然該建址不在她的選區,但她必須來支援,因為“這裡發生的事,可能發生在任何選區。”而該遊民所就不該在這裡,她將繼續支援大家反對遊民所的行動。
第17選區州參議員陳學理(Steve Chan)發言時感謝所有站出來支援鄰居的人,並說羊頭灣是全市為數不多的好區之一,但市府為何要在這裡的居民區建造遊民所?為何我們守法的居民們一個個被逮捕?他還抨擊說,現行的遊民專案根本不起作用,並沒有幫到需要幫助的人。
共和黨市長參選人斯利瓦(Curtis Sliwa)說,他此前曾多次參加反對布碌侖巴斯大道(Bath Ave)、86街和10大道交50街遊民所的抗議集會,與社群站在一起。而Coyle街2134號的事情讓他感到震驚,因為這裡本來是要興建可負擔住房,且計劃已獲得市議會和社委會的批准下卻變成遊民所。
他還質問道,現行市府試圖在全市各地設立遊民所,但為何曼哈頓富人區沒有遊民所?並說若他當選,將取消全市所有遊民所。
集會的民眾在高呼“不要遊民所”等口號後,於下午1時30分許,從Coyle街2134號起步開始大遊行。當天遊行隊伍在一輛載有鑼鼓的皮卡車引導下,沿著U大道兩側行人便道遊行。
當天遊行隊伍沿著U大道行走了25條街,抵達康尼島大道(Coney Island Ave)後又折返回Coyle街。包括46選區市議員參選人威拉布斯(Dimple Willabus)、48選區市議員參選人李凱健(Ari Kagan)等人出席了當天的集會和遊行。
此前,州參議員陳學理發表強硬宣告,反對市府在羊頭灣核心地帶設立遊民所,這項決定無疑是對勤勞的家庭社群的完整性的直接衝擊。
陳學理參議員憤怒說:市府要把遊民所安置在華人社群的中心地帶,毗鄰學校和託兒所,也就在我們的後院、我們的社群裡,卻指望我們保持沉默!這難怪羊頭灣的居民們如此憤怒,也難怪那些為孩子營造安全穩定家園、辛苦奮鬥一生的家庭異口同聲怒吼:夠了!
陳學理布碌侖南區,他強烈抨擊市長亞當斯最新的舉措,認為市長的優先事項與布碌侖居民的實際需求完全脫節。他說:我們的地鐵系統一團糟,逃票者依舊逍遙法外;汽車竊賊橫行各街區;滑板車亂飛在人行道上。但市長做了什麼?對違法者坐視不管,卻優先把一個遊民所到守法居民的社群。這些人是遵紀守法的好市民,市長卻懲罰了他們。
陳學理重申,他將動用一切法律及立法手段,與布碌侖社群一起攜手,堅決反對該遊民所計劃遊民所絕不屬於我們的住宅區,絕不容忍。我們不會停止抗爭,不會保持沉默,不會讓這座城市的市長去懲罰建設它的人。”
他說,羊頭灣不是垃圾場,這是一個社群,是老人、兒童和家庭的家園。我們將不惜一切代價,捍衛我們的社群。陳學理參議員表示,其辦公室目前正審查所有法律、立法及程式性渠道,以阻止該遊民所落地,並確保社群的聲音得到傾聽。
布碌侖民眾示威行動受到主流媒體的報導,而陳學理在本週的示威抗議民眾被逮捕時身在州府,他透過影片接受了主流媒體的新聞訪問時一怒之下使用了粗口,紐約市第2和第11新聞臺都做了報道,引起關注。
點選關注影片號
更多精彩新聞
感謝閱讀,大家的支援是小編不懈的動力!
喜歡請點選右下角的“贊”和“在看”,
這樣就可以第一時間收到推文訊息啦!

點選閱讀原文下載華人168app
HUAREN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