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轉自: 申耀的科技觀察
毫無疑問,今天全球正處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交匯點”,能源革命與數字革命的相融並進已經成為大勢所趨,尤其是在國家“雙碳”戰略的指引下,能源產業也正透過數智化技術、電力電子技術和綠色低碳技術的相互融合,加速整個產業創新與變革。
可以看到,作為能源流轉核心的電力系統,當前就正在成為AI技術應用的“新疆域”,乘勢而上的人工智慧技術已在電力行業中的發、輸、變、配、用各環節得到廣泛應用;而被喻為中國出口“新三樣”的光伏領域,以人工智慧、雲計算、5G為代表的新一代ICT技術,對光伏產業的影響和推動作用也在日益增強,國家釋出的《智慧光伏產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年)》中,就明確提出,要利用新技術推動行業向自動化、資訊化、智慧化方向發展。
從這個角度來說,在“雙碳”政策的驅動下,能源產業轉型的迫切性和重要性顯著提升,而未來數智化創新與能源領域的深度融合,不僅是“大勢所趨”,更是“迫在眉睫”。
在此背景下,12月5日9:30-11:30,由全球最大的非營利性專業技術組織IEEE舉辦的IEEE Tech Frontiers論壇,將首次以線上免費直播的形式正式落地中國,本次論壇將把包括IEEE PES輸配電會議暨展覽會(T&D)、IEEE光伏專家會議(PVSC)、IEEE計算機視覺與模式識別會議(CVPR)三大業界知名會議的精華內容全面匯聚,透過深入地解讀“人工智慧、能源電力、光伏技術”三大領域的創新趨勢、成功實踐和深刻洞察,不僅為中國的研究人員、工程師、學者和從業者提供一個交流最新研究成果和技術進步的平臺,更將釋放前沿技術創新帶來的澎湃力量。
那麼,在短短兩個小時的時間裡,IEEE Tech Frontiers中國論壇究竟會帶來哪些“乾貨”內容?更為關鍵的是,面對當下市場中舉辦的各種各樣的會議,為何說IEEE Tech Frontiers中國論壇更具“含金量”,是一場不容錯過的前沿科技內容盛宴呢?
01.
權威平臺,匯聚全球頂尖智慧
事實上,IEEE(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在學術界可謂“大名鼎鼎”,作為目前全球最大的非營利性專業技術學會,其會員人數超過46萬人,遍佈190多個國家,在電子電氣、半導體、航天系統工程、計算機、通訊、生物醫學工程、電力、電子消費產品等領域具有權威性和領先優勢。
不僅如此,IEEE當前出版的技術期刊有200多種,去年在全球舉辦的技術會議超過2000場,有56萬多名專家學者參與,且IEEE制定的行業標準在業內也具有主導作用,如IEEE 802.11(WiFi) 、IEEE 2030 (Smart Grid)、NESC等。此外,IEEE Xplore數字圖書館更是提供了當今世界在電子電氣和計算機工程領域超過三分之一的文獻。
據IEEE亞太區高階業務總監華寧博士表示,在中國IEEE也發展迅速,2023年擁有40,000多名會員,這些會員主要集中在中國著名高校、大型科研機構和企業等,特別是在電子電氣計算機領域,許多著名的專家學者教授也都是IEEE會員。
值得一提的是,IEEE在中國每年召開的學術會議也有數百場,從會議數量看,中國已成為IEEE第一大學術會議目的地,超過了美國和印度,而IEEE的使命就是,幫助中國科技工作者更多瞭解在科研領域、電子電氣計算機領域的最新進展,同時IEEE作為“橋樑”將中國科技界和世界科技界連線在一起,互通有無,共同促進科技進步。
華寧博士認為,當前,全球範圍內日益增長的科技創新已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強大動力,而即將於12月5日首次舉辦的IEEE Tech Frontiers中國論壇就是為此“應運而生”的,本次論壇希望為中國的頂尖學者、技術先驅與行業領袖在減少參會成本,免除“舟車勞頓”的情況下,更好地提供一個超越國界、跨越學科的交流與合作平臺。當然,更為重要的是,相比業界舉辦的相關科技會議,IEEE Tech Frontiers中國論壇還具有三個獨特的“價值點”。
一是,更具權威性。IEEE Tech Frontiers論壇是一次集結全球技術精英、探討最前沿科技議題的盛會。為此,本次論壇特別邀請了IEEE電力與能源學會(PES)候任主席鍾志勇教授、IEEE光伏專家會議(PVSC)主席Tyler Grassman教授、以及IEEE計算機視覺與模式識別會議(CVPR)主席Walter Scheirer教授等科技領域的領軍人物進行演講,同時包括IEEE會議委員會前主席、IEEE電子器件學會(EDS)主席趙彬、IEEE中國聯合會主席聞映紅、中國計算機學會(CCF)秘書長唐衛清也將做開幕辭和歡迎辭,他們將分享最新的技術成果和獨到見解,為參會者提供寶貴的經驗和啟示。
二是,更具國際化。IEEE作為一家全球化的組織,始終在航空航天、生物科技、計算機工程、新能源、地理資訊系統、神經網路、無線通訊等高科技領域的技術發展方面走在了前沿。同樣,作為將IEEE三大業界知名會議精華內容“集於一身”的IEEE Tech Frontiers中國論壇,帶來的觀點也將更加多元化和國際化。
三是,更具學術性。IEEE作為全球最大的專業技術組織之一,不僅通過出版物和會議為學術界提供了寶貴的知識資源,還積極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促進了全球科研工作者之間的知識共享和成果轉化。也正因此,IEEE Tech Frontiers中國論壇也更偏重“學術性”。
當然,大家也不用看到“學術性”三個字而對論壇“望而卻步”。華寧博士強調說:“我們不會透過數學公式的推導或者進行某篇具體論文進行詳解,而是讓最頂級的專家將會議精華提煉出來,並且用通俗語言傳遞給中國的科技工作者以及產業界的工程師和產業領域的專家。”
02.
三大創新,前沿技術大放異彩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IEEE Tech Frontiers中國論壇僅是一個兩個多小時的會議,但IEEE中國團隊在前期的籌備工作中,在議題內容、專家選擇以及論壇形式方面同樣下了“苦功夫”,希望最終能夠透過這個創新平臺,將中國科技界和世界科技界緊密聯絡在一起,具體而言:
首先,議題內容方面,IEEE Tech Frontiers中國論壇將全面而深入地解讀“人工智慧、能源電力、光伏技術”三大領域的創新趨勢、成功實踐和深刻洞察。
這些議題都是IEEE三大業界知名會議精華內容的“凝聚”和“濃縮”。如人工智慧議題方面,源自IEEE計算機視覺與模式識別會議(CVPR),這是世界領先的計算機視覺會議和展覽,該活動涵蓋了包括深度學習、人工智慧、自主系統等在內的使能技術,吸引了由頂尖科學家、研究人員、工程師和開發人員組成的國際代表團。
與此同時,能源電力議題方面,源自IEEE PES輸配電(T&D)會議暨博覽會,該會議可謂“源遠流長”,最早成立於1964年,是北美地區最大的輸配電技術會議。850+參展商和13,500+與會者可以瀏覽新技術,展示輸配電裝置、可再生能源、電纜以及與輸配電相關的所有裝置的進步;同樣,光伏技術議題方面,則是基於IEEE光伏專家會議(也稱為PVSC),這是致力於光伏、太陽能電池和太陽能發電的歷史最悠久的技術會議,第一次PVSC於1961年在華盛頓特區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總部舉行,目前會議技術範圍還在不斷擴大,如今更涵蓋了光伏可靠性和太陽能資源技術等。
其次,專家選擇方面,IEEE Tech Frontiers中國論壇進行主題演講的嘉賓,都是全球知名的業內專家。
其中,IEEE計算機視覺與模式識別會議(CVPR)大會主席Walter Scheirer博士將分享CVPR的最新動態與成果;IEEE電力與能源學會(PES)候任主席鍾志勇博士將現身說法,解析能源領域的創新發展實踐;IEEE光伏專家會議(PVSC)大會主席Tyler Grassman將在IEEE Tech Frontiers論壇上介紹全球光伏市場的最新發展及趨勢。
據瞭解,本次IEEE Tech Frontiers中國論壇邀請這幾位專家,在前期花費了大量時間進行溝通,並且設定了兩個遴選條件,一方面是這些專家需要深度參與IEEE會議,必須是大會主席、副主席或者學術委員會主席,只有他們參加了這個會議,並且對整個會議非常瞭解才能進行主題演講;另一方面,演講者需要在整個產業界具有權威地位,是所在領域的世界範圍內頂級專家,由此才能確保高質量的會議內容。
最後,在參會形式上,本次IEEE Tech Frontiers中國論壇採取了線上免費直播,並且將透過ZOOM平臺全程直播,參會者還可以透過訪問微信影片號和B站連結進行直播預約。
華寧博士解釋說,本次論壇採用線上免費直播的形式,主要是考慮到中國的科技工作者在海外參會的成本非常高,而採用線上會議和免費直播的形式,則可以讓參與者瞭解IEEE剛舉辦的世界頂級會議取得的最新進展,使他們無需到美國、歐洲參與相關的會議,也能瞭解全球範圍內的最新熱點,以及取得的最新成就;而“多渠道”的參會方式,則是希望IEEE Tech Frontiers中國論壇不僅能夠給中國的科技工作者以及產業界的工程師和產業領域的專家帶來價值,也希望在更大範圍內對公眾瞭解最新的前沿科技創新動態帶來巨大的幫助。
03.
交流合作,共謀未來發展之路
事實上,IEEE Tech Frontiers中國論壇不僅是一個展示前沿技術創新的平臺,更是一個促進交流與合作的重要“舞臺”,參會者不但可以透過論壇結識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和學者,也能夠共同探討科技前沿話題和產業發展趨勢,而這種跨領域、跨行業的交流與合作將有助於推動科技創新的深入發展,也將為未來的科技進步和產業升級奠定堅實的基礎。
對此,華寧博士表示,目前IEEE來自中國的會員、會議、數字圖書館的下載量以及中國公司參與國際標準的力度和數量都在指數型增長,這些都表明了我國科研實力的不斷增強,因此IEEE也希望在此過程中繼續扮演關鍵的“角色”。

具體來說,面向未來,IEEE將會投入更多精力在中國進行社群建設。2023年,IEEE會員在中國有40,000多人,大都來自學術界,這些來自學術界的人可能都是來自大學的博士、博士教授或者一些學術性的科研機構的代表,因此IEEE將繼續服務好這部分人群。
比如,IEEE Xplore數字圖書館目前擁有超過600多萬篇文獻,中國的教授學者和企業研發人員都可以透過這個平臺獲得最新的學術論文和成果;此外,IEEE也還在透過多種形式將會員組織起來進行學術討論和交流,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無論是以會議、期刊、雜誌或者標準等形式,目的都是進一步促進中國和世界的學術交流和進步。
在此基礎上,IEEE不僅會繼續保持在中國學術界的影響力,同時也希望進一步融入國內產業界,為中國的產業轉型升級貢獻自身的力量。
“目前千行萬業都在提升產業升級和實現智慧化轉型等。因此我們希望更多地利用技術創新領域的專家學者資源,包括他們的最新論文和成果,讓更多來自中國的產業界工程師觸控到前沿技術,同時吸引他們加入IEEE,和IEEE一道推動科技的創新進步,如果這些成果能夠賦能到具體工作中,反饋到研發和創新方面,那麼也將形成更加良性的迴圈,而所有的這些努力,都是IEEE希望更好地為我國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華寧博士最後說。
總的來看,科技創新絕非個人之力,亦非一國之智,而即將舉辦的IEEE Tech Frontiers中國論壇,不僅將幫助更多的中國參會者瞭解並獲得與行業及全球發展的重要發展趨勢,而背後也是IEEE進一步融入中國,服務中國,為中國在相關領域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的誠意和決心的體現。也正因此,非常期待在IEEE Tech Frontiers中國論壇上,整個中國科學界和產業界都能夠在這個創新平臺中,進一步碰撞出新一輪科技創新的激情與火花。


2024年12月5日9:30-11:30,IEEE Tech Frontiers中國論壇即將“開幕”,大家可透過以下幾種方式參加會議:
Zoom會議註冊:
https://ieee.zoom.us/webinar/register/WN_53T_5Ae2S76YnRE8MLeLPQ
微信影片號直播預約:
嗶哩嗶哩直播預約:
https://www.bilibili.com/opus/999501931311267844?spm_id_from=333.1365.0.0



申耀的科技觀察,由資深科技媒體人申斯基創辦,20+年企業級科技內容傳播工作經驗,長期專注產業網際網路、企業數智化、ICT基礎設施、汽車科技等內容的觀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