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這兩天,讓人對這句詩感悟深刻的,除了肖飛、董襲瑩和協和醫學院,還有胖東來的憤怒。
話說胖東來創始人於東來在五一假期,連續釋出多條推文回應網紅“柴懟懟”,表示如果不讓“柴懟懟”這種隨意汙衊傷害他人的行為,受到應有的處罰,會主動關閉或永遠離開胖東來。
接著,將抖音賬號設為私密,刪掉了近兩年釋出的影片。

1
這不是於東來的憤怒,而是一個理想主義者的絕望。
先覆盤劇情。柴懟懟,一個粉絲20萬的玉石博主,跳出來說胖東來賣玉是“低成本、高暴利、品質差”,點名3萬的玉不如別家3千的。
胖東來直接甩出財報打臉:一季度和田玉銷售額2190萬,毛利率20%,佔集團總營收0.34%。同時宣佈起訴柴懟懟商業詆譭、侵犯名譽權。
既然已經公開自證清白,拿起法律武器,為啥還要刪光抖音影片,考慮關掉胖東來?
因為於東來的絕望,不是對柴懟懟,而是對“劣幣驅逐良幣”的網路生態。不是認慫,而是寒心。
胖東來是什麼品牌?公眾眼裡的零售界“烏托邦”:95%利潤分給員工、幫扶同行倒貼8千萬,愛和自由是高高飄揚的價值觀。
柴懟懟深諳“黑紅也是紅”的流量密碼,罵得越狠,直播間人越多;質疑越瘋,手鐲賣得越貴。
2
於東來的絕望在於:他信奉“真善美”,而對手玩的是“厚黑學”。一個在“懟天懟地懟空氣”,一個在“用愛發電反被雷劈”。
扎心的是什麼?於東來喊話“退出江湖”,換來的卻是對方變本加厲的嘲諷,甚至公然叫罵,說於東來下作、沒文化、造神、搞水軍。
這不是企業家和網紅的對決,而是“社會契約”的崩塌。
胖東來的品牌邏輯是什麼?是用透明對抗謠言,所以公開所有經營資料;是用法律對抗詆譭,所以起訴索賠500萬;是用理想對抗功利,所以分利潤、搞幫扶。
但有用嗎?柴懟懟的邏輯是:用情緒替代事實、用流量碾壓真相、用下限挑戰上限。
這怎麼玩?當“不要臉”變成生產力,老實人的崩潰只需一根稻草。而於東來扛著的,是一座名叫“胖東來”的泰山。
刪影片不是認輸,是拒絕給荒誕劇提供舞臺;喊退出不是威脅,是對“清朗網路”發出終極呼喚。
這邊廂,被潑髒水、造謠言,那邊廂山寨“胖都來”收到律師函,仍然堂而皇之盛大開業。你說絕望不絕望?
3
雖然,但是,我還是想說,於東來別一氣之下,中了奸計,暫時更不要絕望。
一是真相雖遲但到。法律會讓有些人明白,流量有價,誹謗有刑。
二是使用者不會背叛。胖東來的口碑“懟”不垮,27年真心誠意看得見。
三是絕望孕育希望。這場鬧劇若能推動平臺監管、完善法律,是胖東來更大的“品牌貢獻”。
憤怒之餘,讓法律理性的利劍出鞘;絕望背後,是理想主義者最後的倔強。
而新的轉機和閃閃星斗,正在綴滿沒有遮攔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