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水式通脹來襲!網友熱議:這7款零食正在集體’瘦身’

寶寶們,你們有沒有發現
一些快餐店的商品越變越小了?
包括雜貨店裡的零食和一些產品
質量和尺寸也愈發下降!
近年來愈演愈烈的縮水式通脹
正在重塑我們的零食櫃!
當價格標籤紋絲不動甚至攀升時
包裝裡的美味卻在悄然縮水!
以下是消費者集體認證的幾款縮水冠軍🏆
01
網友熱議:
這7款受歡迎零食正在集體'瘦身'
 品客薯片:空氣罐頭的藝術大師
以下圖源eatthis,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曾經裝的滿滿當當,如今成了3/4空氣+1/4薯片'的行為藝術大賞。
眾多北美網友實測發現:罐體變薄了5mm,薯片數量減少15%,總有幾個薯片故意橫放製造虛假豐盛。
更讓粉絲心碎的是配方改變:現在的薯片像是重組土豆粉,完全失去了當年的鬆脆感。
早餐麥片:包裝設計的視覺遊戲
先是把盒子壓薄15%,接著將高度縮減8%,網友發現,2017年至今,麥片淨含量減少22%,單價卻上漲18%。
Pepperidge Farm餅乾:消失的夾心傳奇
這款餅乾正在經歷夾心大逃亡。
老顧客痛心疾首:曾經的巧克力薄荷層厚達3mm,現在不足1mm,90%都是乾巴巴的餅乾體。
 薯片:奢侈的空氣包裝
樂事薯片開創7美元買半袋空氣的新奢侈主義,有消費者戲稱每片價值0.5美元。
更誇張的是某網友曬出烤樂事薯片包裝:5片薯片孤零零躺在真空裡。
餅乾:縮水經濟的典型樣本
Ritz餅乾開創'迷你包裝經濟學':新包裝尺寸縮小30%,價格維持不變。
冰淇淋:甜蜜的資本主義陷阱
Ben & Jerry's和哈根達斯聯手上演'雙重打擊':品脫裝從500ml縮減到473ml,價格卻飆升20%。
網友哀嘆:資本不僅偷走我的冰淇淋,還偷走了我的精神慰藉!
奧利奧:空心化的甜蜜騙局
奶油層厚度減少40%,糖分卻增加15%。
reddit網友無奈表示:曾經讓人慾罷不能的夾心,現在甜得發齁,像在吃糖霜混凝土。
02
Tiktok熱議:
還有更多縮水產品…
(圖源:tiktok,版權屬於原作者)
在過去的幾年裡,一些自己印象中的產品悄悄的越來越小,不是商品尺寸變小就是質量變低了,有時候突然買一個幾年未曾注意的小零食,就會發現包裝克數變少。
包括各大快餐的漢堡,也越來越小,價格反而是越來越高了!
就當我們是大冤種!
(以下圖源:tiktok,版權屬於原作者)
之前品牌策略師尼爾·喬漢 (Neal Chauhan)透過TikTok 系列活動重點關注了一些品牌,發現通通縮水!該系列活動已積累了數百萬次觀看和反應。
比如:
找不同系列👇🏻
同樣包裝的咖啡,曾經300g,現在250g
網友:雀巢可能以為new size貼紙可以吸引你的注意力,少了50g…
貝果洞都變大了
網友:是為了讓你少吃點?
糖果邊緣…這種情況小隊長表示也常見!
網友令人尷尬
札幌一番拉麵縮小了風味包
網友:連料包也沒放過kkk
巧克力👇🏻
巧克力縮小了間隙
網友:不仔細看真不好發現
巧克力有凹槽了(為了減少巧克力含量)
快餐👇🏻
漢堡肉和黃瓜一樣厚薄
雞塊和薯條一樣厚
暗藏玄機的各種盒子👇🏻
透明膠水的容器是空殼,貼紙為了掩蓋也是不容易
高露潔牙膏縮小了管子尺寸
除此之外,還有👇🏻
雪糕也縮水
餅乾少了一塊
麥片拆開只有一半
品客薯片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越來越小
好吧,看來由於企業面臨原料成本上升、供應鏈挑戰和創紀錄的漲價,商品尺寸或數量縮小的過程。
也稱為包裝縮小,允許企業透過降低成本來提高盈利能力,通常意味著產品尺寸更小或消費者的價格更高。
該系列活動已積累了數百萬次觀看和反應,引發網友熱議,對此,網友表示憤怒!
網友:他們縮小包裝,同時提高價格!請問我們該怎麼活下去
網友:他們用月經墊也如此…
在這場悄無聲息的'零食瘦身運動'中,32%的人轉向平價替代品牌,28%選擇自制零食,還有15%乾脆戒掉了零食習慣。
所以寶寶們,你們有發現縮水的物品嗎?
評論區來分享~
撰文 排版丨番薯
圖片丨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編輯 | 番薯
*本文為吃貨原創文章,
不代表吃貨立場不涉及任何商業利益,
僅為傳遞、參考之用,不構成任何行為的建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