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genLayer駭客事件:揭開專案管理漏洞的冰山一角

駭客事件背後的深層問題
北京時間昨晚11點左右,鏈上分析機構Lookonchain監測到一起可疑交易。一名駭客透過地址(0xA7A1c66168cC0b5fC78721157F513c89697Df10D),從EigenLayer團隊的地址收到了約167萬枚EIGEN代幣,並隨即以3.3美元的單價拋售,套現約551萬美元。這一異常交易迅速引發了社群的廣泛質疑:EIGEN代幣剛解除轉賬限制,團隊為何如此迅速“砸盤”?
官方回應和攻擊分析
今天早晨5點半,EigenLayer團隊發表宣告回應此次事件。官方解釋稱,這次駭客攻擊源於投資人關於託管地址的電子郵件遭到惡意篡改,駭客將郵件中的接收地址替換為自己的地址,導致167萬多枚EIGEN被錯誤地轉入。駭客隨後透過去中心化交易平臺出售代幣,套現後資金被轉入中心化交易所。團隊目前正與相關平臺及執法機構合作,部分資金已被凍結。
EigenLayer團隊強調,這次攻擊事件與專案本身的協議或代幣合約並無關聯。協議和鏈上功能沒有受到影響,但事件仍在調查中,並將根據進展進一步披露資訊。
知名安全專家餘弦也對此次攻擊進行了技術分析。他指出,駭客預謀已久,早先透過測試性交易確認地址,再透過3/5的多籤地址轉入大量EIGEN代幣,隨後迅速進行“洗幣”操作。
暴露的管理問題
儘管此次攻擊事件的技術細節並不複雜,但卻暴露出EigenLayer專案在管理上的嚴重漏洞。尤其令人不解的是,為什麼投資人已經能夠接收代幣並且可以毫無限制地出售?按照EigenLayer先前披露的代幣經濟模型,早期投資人的代幣應當被鎖定一年。然而,實際情況顯示,團隊並未對這些代幣採取有效的鎖倉措施,導致投資人(實際上是駭客)能夠直接拋售。
更令人擔憂的是,團隊在收到“投資人”關於修改接收地址的郵件後,竟然沒有透過電話或其他形式確認身份,就直接轉賬。這種操作疏忽給了駭客可乘之機,導致數百萬美元資產被盜。
潛在影響和社群信任的流失
作為一個融資過億、TVL排名靠前的明星專案,EigenLayer在代幣管理上的“業餘”操作讓人質疑其專案運營能力。雖然專案技術創新性強,EigenLayer透過“再質押”擴充套件了節點驗證服務的應用場景,對以太坊生態具有積極影響,但運營上的疏忽正逐漸透支著社群對專案的信任。
從早前的“團隊向生態專案索取空投”爭議,到如今的駭客事件,EigenLayer正面臨越來越多的批評。對於任何區塊鏈專案來說,無論規模多大、背書多強,如果失去社群的信任,都將是一個極度危險的訊號。
– END –
宣告:本號內容部分為原創,部分整理來自網路,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網路引用內容如有侵權,請聯絡我們刪除;如需商務合作,請聯絡後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