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上個月開始,身邊連續有在帝都的親友感染新冠,症狀或輕或重,但還好都順利康復。而後臺也有好幾位讀者,問現在怎麼能瞭解身邊新冠等疾病是否正在流行。
之前吐槽過幾次,如今從疾控等部門的公開報告中,很難及時準確的瞭解相關資訊了 —— 目前新冠的流行情況是一個月一公佈,目前(8月5日),只能看到7月10日釋出的,截止6月30日的流行情況,35天前的資料,已經沒什麼對當下的參考價值了。

我之前提到過一個替代方式,就是看每週的流感週報,看看醫院裡流感樣(也就是發燒咳嗽等症狀的患者)比例有沒有變化,再對照看流感的陽性率,來確認這個變化是因為流感變化而來,還是其他疾病。
但這當然有不少問題。比如流感週報中只按照南方和北方來出流感樣比例,而我國的疾病流行情況要更多樣化一些,比如南方,江浙和兩廣的流行情況就差別很大。
另一方面就是即便流感樣比例和流感陽性率出現矛盾,說明有其他類似流感的傳染病在流行,也不能確認是什麼疾病。就比如如今的情況 —— 從今年5-6月以來,北方的流感樣比例出現了明顯超過以往幾年的情況。而同期流感陽性率一直在下降,說明有流感之外的呼吸道疾病在流行。但是什麼流行,或者說哪些地區在流行,就很難明確了。



而今天提到的另外一個方式,或許可以作為補充。這我是之前和一位同學聊這個事情的時候,被推薦的一個工具:美團App的一個角落裡可以查詢不同地區的“今日疾病指數”。
比如今天的北京新冠指數,的確比上週升高了不少。

其實之前就跟大家介紹過美團推出的對新冠、流感等病原體的上門快速檢測服務。雖然對於患者來說,更重要的是根據症狀的嚴重程度,決定是否就醫還是在家自己對症用藥和修養。但在一些情況下,尤其是高風險人群,及時瞭解感染了什麼病原體,還是有意義的。
而當時也提到了另外一個意義,就是根據不同城市檢測的統計結果,其實是可以理解不同疾病的流行情況的。這個資料無論是對於當地疾控部門還是普通民眾,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前段時間美團曾經在公眾號上釋出過一些相關資訊,對比了幾個主要城市的集中病毒的感染率情況。不過相對來說資料並不多,也只有幾個城市。
而且之後美團也沒有定期公佈這個資料。所以當時沒跟大家提及。

而這次美團給出的不是檢測的感染率,而是一個“疾病指數”,在說明中也比較含糊。所以對於這個指數的準確性,我會相對保守一丟丟。

但好處也是很明確的。一方面是可以隨時查詢每天更新的資料了,另一方面就是覆蓋的城市地區比較多。我這次測試了幾個城市,都能有相關的資訊。
所以還是決定今天跟大家說說,如果你對於身邊這些疾病的流行趨勢比較關注,或者有相關症狀想了解一下身邊最近什麼疾病可能在流行。那可以試試上美團,測測看自己所在的城市是否有這個指數,也可以和自己最近的認知對比,評估一下是否相符。
入口比較隱蔽,不知道是不是美團不太想宣傳這個服務。在美團APP→看病買藥裡。

在下方這個方框的位置(有幾個不同的文字在定時切換,如果沒看到可以等等看是否切換出來)

進入之後,可以看到新冠、過敏、腸胃炎、甲流、支原體等幾種疾病的變化趨勢,以及防護建議。
從目前的“新冠指數”為例來看,北方很多城市都在快速上升中,而南方的多數城市本週沒有那麼明顯的變化。這的確和流感週報中最近的變化相符。




華東包郵區雖然沒有那麼明顯的上升趨勢,但看資料,應該已經是比較高了。(上海的指數比北京還高不少)


華南地區相對來說,上升趨勢不明顯,指數數值也不高。


因為只是舉例,所以只截了幾個城市的圖,大家可以試試看自己所在城市的指數高低和趨勢。

需要說明的是:瞭解流行病的流行情況,並不是為了恐慌。而是為了有助於做好防護,或者在出現相關症狀的時候,更好地評估風險和使用對應的治療方法。
而且美團的相關資料,無論是從專業性還是準確性上,肯定絕不可能和疾控部門的統計資料相提並論。因此只是建議大家瞭解和作為參考
。
祝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