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還是週末。不過我一大早就得起來幹活,今天活兒真多,還挺重要。既然週末,就從這一週的好事兒說起。
首先,5月4日是北大校慶,校友返校日。北大的校慶日可真是折騰,也反映出歷史的曲折和滄桑。1898年戊戌變法建京師大學堂,結果大家都知道,皇帝被囚了,康有為梁啟超跑了,譚嗣同等六君子“我自橫刀向天笑”,清王朝一次寶貴的自救徹底失敗,只有京師大學堂“因萌芽早,得不廢”。也就是說,戊戌變法唯一看得見摸得著的成果,就是京師大學堂,後來的北京大學。這一年,開學日定在12月31日,也算是校慶日。結果庚子事變,八國聯軍打進來,太后皇帝都跑了,大學也廢了,再次開學就到了1903年12月17日,也就成了校慶日,一直風風雨雨幾十年,一言難盡,到抗戰勝利後從昆明覆校,搞校友返校,12月17日北京太冷了,校友回校太難,又臨近期末考試,學生們沒心思搞活動,於是校領導們專家們同學們都說,安排到春天吧,五四就極好的。順便說一句,12月17日還是當時校長鬍適的生日,這個校慶日校長當然是開心的,但胡適校長也支援五四。再後來……就定為五四了。
時代風雲變幻,即使最高學府如北大,在大時代中的風雨之中,也照樣歷盡滄桑,受盡折騰,幾次搬遷,幾次停學,幾次面臨徹底關門。當然,北大不僅走出來了,而且勇立潮頭,引領進步。個人在時代之中,就更加不容易,更要堅定信心,更要生生不息。
校友回校有各種親近、感慨、展望。我也參加了政府管理學院的回校活動,還推送了文章(點選閱讀)。我認為考古文博學院的返校背景板,既抓人心,又不矯情:
風沙刻年光,歸來話風華!

五四的活動非常多,比如這個:青春詩會!

比如這個:青年校友湖畔沙龍。有我的同年級的同學,更多是比我還小的校友,已經星光璀璨。了不起。

這一週,還有許多許多許多事,不能詳細說了,發幾張圖片。
比如這個:北大生科,100週年。為什麼選這件事?因為今天的主題是生生不息,生命科學一百年,生生不息。每年畢業典禮,各個院系的畢業生都要呼喊口號,生科的口號巨震撼:“生科不敗,千秋萬代!”沒毛病:)

比如這個:在兩國元首的見證下,北大校長與俄羅斯國家研究型高等經濟大學校長交換兩校《學術合作協議》和《關於建立金磚國家研究平臺的協議》。

比如這個:舉辦新工科高質量發展暨資訊科學與技術學部、工學部戰略研討會。看看名稱,就知道這個話題極為重要,跟各位未來學習理科、新工科、資訊科學技術相關的同學們,影響會很大(不僅是對北大學生,可想想2001年北大開啟元培計劃,後來對全國通識教育和大類招生的影響)。不過,我覺得最有趣的是,你看到背景板的字了嗎?“因思想而光華”,會場在哪裡?在光華管理學院!這麼多理工科院長,還有校長和院士們開理工科的會,放在光華管理學院開。要知道,僅僅工學院的巨大的新大樓,面積就有6.3萬平方米,不存在沒地方。北大院系和學部間的交流,是否也可見一斑?

還有這個,國際科學智慧聯盟(International AI for Science Union)在北京大學成立,50多所頂尖機構、高校、領軍企業參加。要知道,“AI for Science”正在重塑學科邊界、貫通產學研鏈條……

太多了,不說了……
說了母校的生日,正好對應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母親節。今天是母親節,我們祝母親們節日快樂,要給母親們減輕些負擔。
有人說,女本柔弱,為母則剛。為何能剛?因為忘我,無欲則剛;因為眼裡只有孩子,所有的感情和能量都聚焦,聚焦則強。從孕育到撫育,母親所有的感情和能量都聚焦在嬰兒和孩子身上,都是犧牲奉獻,必要時甚至犧牲奉獻所有的一切,因犧牲而生存,因捨棄而專注,因失去而得到,因心心不渝而生生不息。
想起李大釗一篇文章,1919年寫的,名字就叫《犧牲》。
人生的目的,在發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為發展生命必須犧牲生命的時候。因為平凡的發展,有時不如壯烈的犧牲足以延長生命的音響和光華。絕美的風景,多在奇險的山川。絕壯的音樂,多是悲涼的韻調。高尚的生活,常在壯烈的犧牲中。孤松(李大釗) 《新生活》第12期 1919年11月9日
我以極誠摯的意思,推薦讀到此文的中小學生們,背誦上面這個短篇。只有107個字,非常好背。更要反覆誦讀,認真理解。我強烈地建議你們在作文中可以引用,並且個人推測,引用這篇的文字,是加分的亮點。如果真用上了,記得回頭來點贊打賞:)
說到高考,也是同樣,犧牲外在的,才能專注於應該做的。我也是犧牲了很多其他的事,比如睡覺,比如寫論文,才能半夜或清晨在這裡專注於寫這些文字,才能連寫30天。
前天寫到“專注一個月,何事做不成?”一位智慧的朋友跟我說:“專注是很難的……專注其實是智商的一部分”,我說,“專注還是可以部分練習的”,朋友說,“這需要有人指點”。希望我們的父母們,都能早點幫助孩子“指點”,讓孩子練習專注。如今,高三的朋友們,此刻別人的指點已經沒有用了,需要我們自己給自己的“指點”。前天說備考的信心,信心是可以透過指導、引導、練習、鍛鍊,來得到保持和加強的。人是活的,可以變壞,也可以變好;環境是變化的,可以變壞,也是變好。都是可以練習的。
給母校過生日,回顧學校走過的127年曲折風雨和輝煌成就,理解生生不息;今天母親節,想到母親的勞作、勇敢、奉獻和犧牲,理解生生不息。生生不息的奧秘何在?不在“生”的重複,而在“舍”的智慧。於放棄處見專注,於捨棄處得豐盈,於減損時獲成長,於犧牲中達永恆。
少年壯志當拿雲,雛鳳清於老鳳聲,青年將在生生不息中創造屬於自己的精彩。一首小詩和胡蘿蔔前幾年的小畫,祝福我們大家,都活出自己的精彩。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胡蘿蔔畫 2022.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