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慘”宇航員,被國家遺忘太空11個月,好不容易人回來了,國家沒了!

眨眼間,2025年已經過去3天。
在跨年夜,全國各地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來迎接新年,續寫著中國人刻在骨子裡的浪漫,就連太空中的航天員也不例外。
新年到來之際,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不僅送來了來自太空的新年祝福,還拍攝到了空間站2025年第一縷曙光。
目前,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已經在軌滿兩個月時間,在2025年,乘組還將展開更多實驗和工作,實屬不易,好在強大的祖國足以保障著我們的航天員順利過他們的太空生活。
但你可知,並不是所有宇航員都這麼幸福。
世界上有一個最慘的宇航員,被國家遺忘在太空一年之久,幾經周折回來之後卻發現國家沒了。
他就是被稱為“最後的蘇聯人”的謝爾蓋·克里卡列夫

至於為什麼是“最後的蘇聯人”這個稱號,說起來簡直連電影都不敢這麼拍。
出生在蘇聯列寧格勒的謝爾蓋·克里卡列夫,自小就對機械很感興趣。
或許是因為父親就是工程師的緣故,小時候的他就渴望成為父親那樣的人。

別的孩子鬧著父母帶他出去玩,而他則是在父親工作的時候默默地在一旁看,父親忙完工作,他就追著父親問東問西。


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讓他比同齡的孩子都更有目標,後期憑藉天賦加努力,他如願考上了列寧格勒機械學院。
邁入更加正統的學習後,他才知道原來機械也是細分很多,涵蓋各行各業,這其中他就對航天尤為感興趣,所以,整個大學期間他都在往這方面研究學習。
畢業之後,他進入科羅廖夫能源火箭航天集團工作,參與測試各種太空飛行裝置和地面操作,參與設計空間交會對接裝置,即便是裝置維修工的身份,他也覺得是在向著夢想靠近。
之後一次意外,空間站任務失敗,克里卡列夫關鍵時刻出手,沉著冷靜的將危險處理妥當,這一次的“化險為夷”讓大家重新認識了這個維修工。
藉機,他毛遂自薦提到自己想要當一名航天員,經過一系列的考核,他還真有這方面的潛力。
就這樣戲劇性的,他從一名技術工搖身一變成了一名航天員。
航天員訓練是一個漫長的征程,在訓練過程中,要經歷持續不斷的各種挑戰、考驗、檢查、評定。
這樣的苦日子過了三年,1988年的一天他接到通知,自己可以登天來接替其他的航天員。

115天,克里卡列夫完成任務,順利返回。


因為在這期間表現出色,航天所自然將他視為好苗子著重培養,間隔兩年,他再次被選中。
1991年5月18日,克里卡列夫乘坐聯盟TM-12號飛船再次前往和平號空間站,開始第二次航天任務。
但這一次的出發,包括他在內的所有人可能都沒想到,待他再次迴歸,世界都變了樣。
此次,他們在太空的任務期是5個月的時間,在抵達的第8天,一同前往的英國宇航員隨著之前的幾位宇航員一起返程,只留下克里卡列夫和另一名宇航員一起工作。
這五個月的時間,在太空那個環境,有多枯燥也無需多言,不過兩個人一心只有工作,內心也是滿滿的自豪感。
就這樣,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很快就到了歸期。

事情從這開始就變得蹊蹺,照理說,馬上結束任務,地面應該會發出指令的,但是兩個人等來等去都沒有接到通知。


這倆人禁不住開始犯嘀咕,“是不是通訊系統壞了啊?”

也沒什麼好招,只能等。


這一等,又是兩個月過去了,倆人突然接到了通知,興奮地不行,結果一看訊息,心都不知道怎麼涼的:
“咱國家沒了!”
不是,這每個字都看得懂,怎麼連一起就看不太懂了呢?啥沒了?國家?沒了?
原來,在他們在太空的這幾個月,世界大變樣。
前所未有的動盪擊垮了蘇聯,導致蘇聯徹底成為過去式,直接分割成了15個國家,面對這種局面,大家都忙著瓜分“家產”,徹底忘了天上還有倆人呢。
按區域劃分,原本是蘇聯人的克里卡列夫現在成為了俄羅斯人,所以他只能等待俄羅斯將他接回地面。
可是,曾經的火箭發射地已被接管,若是想要使用,還要支付一大筆費用,很顯然,本就不那麼富裕的俄羅斯不太掏得出這筆錢。
只能撂下一句:“你再等等,等咱有錢了,就接你回來。”
這畫得好一個大餅啊,無奈沒轍,只能接著等訊息。
但是長時間滯留,帶上去的物資早已耗盡,只能靠美國給他們補給,每週有一次機會可以給妻子打個電話,瞭解地面到底什麼情況了。
這期間,也有人勸他要不就硬回吧!事實上,和平號本身就帶著返回艙,就是為了在非正常情況下也能返回地面,但是啟用後也就意味著空間站的任務中斷,還有可能荒廢,他不允許自己這麼做。
就這麼,又是一個月、兩個月過去了……到後來倆人都等到崩潰了,還是沒等到具體的歸期。
甚至,他們的國家又忘了有這倆人的存在。
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澱,國事處理的差不多了,克里卡列夫莫名其妙地被歸到了俄羅斯軍隊。
因為沒有及時報道,軍隊以為他是逃兵,對他下發了逮捕令,揚言不管他跑到哪,都要把他抓回來。克里卡列夫心想:你可快來“抓”我吧

好傢伙,他們一拍大腿,這才想起來天上還有倆人在那等通知呢!


其實,當時的經費還是很緊巴,但是時間真的不等人了,萬不得已下,俄羅斯只能向外出售船票來獲得資金,把和平號空間站轉手賣給了德國,兩人才得以安全返回地球。
1992年3月17日,在太空滯留了311天的克里卡列夫重回地球。
他的落地,舉國歡慶,只不過哪個國的都有。
被攙扶著走出的他,面色蒼白,身上的蘇聯宇航服尤為亮眼,這一走,一年時間,彷彿過去了一個世紀那麼久。
經歷了這一天大的烏龍事件,很多人都猜測他的心理會受到創傷,終止航天事業,但是他的行動告訴了全世界他對航天事業的熱愛。
就在返回地球的半年後,克里卡列夫就被選入美國發現號太空梭機組,為飛往和平號空間站執行任務,前往美國進行各項訓練。
兩年之後,在1994年2月3日,克里卡列夫和其他五位美國宇航員一起升空,這是美俄之間的第一次太空合作,克里卡列夫也成為了第一個乘坐美國太空梭的俄羅斯宇航員。
隨後的十多年裡,他先後完成了數次航天任務。
隨著2005年10月10日,克里卡列夫在完成了他的第六次太空飛行後正式退休,但他沒有離開航天事業,而是繼續參與各類航天活動。

2007年2月,克里卡列夫被任命為科羅廖夫能源火箭航天集團副總裁,同時擔任加加林宇航員培訓中心主管。

克里卡列夫作為蘇聯時代的最後一人,在太空站獨自度過了三百多天,之後還能再次為國出征。
愛國精神,在他身上具象化,航天精神,亦是如此。
-End-
「如果覺得好看,歡迎點一個‘在看’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