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惕!
加拿大去年有超過2,300人報告遭遇求職騙局,累計損失超過4,900萬加元,而且情況還在持續惡化。
加拿大反欺詐中心(CAFC)客戶與傳播聯絡官Jeff Horncastle在接受Daily Hive採訪時表示,實際受害人數和損失金額可能遠高於報告數字。
“在加拿大,對欺詐行為的舉報嚴重不足,據保守估計,僅有5%到10%的案件會被報告給CAFC,”Horncastle說,“受害者不報告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不知道應該向哪裡報告、報告什麼內容,或因羞愧和尷尬而選擇沉默。”
從2022年到2024年,相關損失翻了四倍,而求職類詐騙的單筆損失也在不斷增加。僅在2025年1月至3月期間,就有580名加拿大人共計損失了2,270萬加元。


圖源:RCMP
常見的求職騙局有哪些?
Horncastle表示:“不幸的是,近年來與加密貨幣有關的‘求職詐騙’舉報大幅增加,是造成損失大增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所有詐騙型別中,僅次於投資和加密貨幣詐騙的是“求職詐騙”,其損失金額中位數為1,500加元。
Horncastle指出,常見的騙局包括要求先存入資金以‘解鎖’收益,或參與需要不斷充值的加密任務或評論平臺;還有“包裹騾子”騙局,讓受害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轉運贓物;以及偽裝成入職流程,竊取受害者個人敏感資訊的“身份盜竊”騙局。
他提醒加拿大人,在求職前要仔細調查公司並核實細節。
“騙子通常會冒充真實的公司,使用虛假人事部聯絡資訊,透過WhatsApp或Signal等通訊工具聯絡你。常見警示訊號包括:薪資過高但工作描述模糊、未面試就給offer、要求匯款或提供個人資料。”
Horncastle還特別提醒加拿大人警惕“加密貨幣類求職騙局”——受害者被告知可賺取佣金,這些佣金會被存入所謂的加密賬戶,受害者可以在賬戶中看到餘額,但其實無法提現。他們還可能被要求“拉人頭”來提升收益。
常見求職騙局形式包括:
-
私人助理
-
神秘購物員
-
財務代理
-
討債人
如何保護自己免於求職詐騙?
騙子常透過虛假的遠端工作職位來誘騙求職者,承諾高薪、少工作量。不過,有幾種方法可以識別它們,以下是一些需要警惕的訊號:
-
未經過面試或詳細篩選就直接發出offer
-
初級崗位卻承諾高額薪酬、輕鬆工作
-
要求你先存入支票,再把部分金額退還
-
溝通不專業,比如語法錯誤、職位描述模糊,或使用Gmail等免費郵箱
-
太早要求提供敏感資訊,如身份證、社保號(SIN)或銀行賬戶資訊
-
公司無法查證,網站不存在或聯絡資訊矛盾、職位描述可疑
Horncastle指出,大多數詐騙受害者無法追回損失資金。但即使你沒有損失金錢,也應將自己的經歷報告給CAFC。
“舉報能幫助執法部門識別趨勢,打擊犯罪活動,並防止其他人受害,”他說。
來源連結:https://dailyhive.com/canada/job-scam-canada-losses
-END-
若你喜歡推文,
記得點一下右下角的[在看]哦~!
[評論留言]也是很歡迎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