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國產動畫在《大聖歸來》、《哪吒》系列等作品的推動下迎來爆發,但神話IP的過度開發也讓行業面臨題材同質化的挑戰。
如何在商業成功與創新之間找到平衡?
如何打造真正有靈魂的IP?
動畫編劇的角色愈發關鍵——他們不僅是故事的構建者,更需與美術、製作緊密協同,為角色注入記憶點與價值觀。
本文內容是益起映創對動畫編劇李大米的專訪精華內容,會從行業現狀、IP衍生邏輯到編劇跨界方法論,探討國漫發展的核心問題:好故事才是IP的根基。
無論你是想入行動畫編劇的新人,還是關注國漫未來的觀眾,這裡都有值得思考的答案。

《大聖歸來》之後國產動畫電影的發展
YIQIYINGCHUANG
15年之前,我們的動畫電影其實題材還是蠻多的,但是它都可能只是在小眾範圍內,沒有特別的出圈。用愛發電真的是投入了很多的成本,至少也都是幾千萬起。《大聖歸來》告訴我們動畫可以破億,《大魚海棠》也是一樣的,大家就會看什麼能夠成功?
很多投資、出品方確實是更願意去投資已經成功的作品。


但是如果一家制作公司或者是出品方,比如說像彩條屋,他們有了利潤率比較好的作品之後,可以接受一些實驗性的,比如說《茶啊二中》,他們願意拿一些小成本作品再去嘗試新的型別。
很多動畫公司現在還沒有形成規模,可能一部作品砸了,這個公司就沒了,所以我覺得很大的一個創作動機就是大家得先生存。
但如果你有關注到的話,各大平臺都會有一些實驗性的創新作品,比如說《左手上籃》這種體育競技類的,你想做新題材,你的故事就一定要過硬,如果只是很好的製作,很好的美術,但是故事比較乏味和陳舊,觀眾就會覺得PV欺詐或逐漸失望。


賺米靠衍生周邊?
IP靈魂才是關鍵!
YIQIYINGCHUANG
什麼是後衍生?
一個作品不管是在院線還是流媒體、電視臺播出,拿到發行版權收入之外,它本身的內容不管是文字內容還是美術還是視聽內容,進行一些像圖書、戲劇、遊戲,其他一切的品牌形象的授權、商業化、產品化聯名等等,這一系列的授權都可以算是一個IP內容的後衍生。
那麼動畫它天然有媒介優勢,它所有的資產的版權都歸於出品方,而不像真人,可能它還會涉及演員的肖像權。像迪士尼或者日本更大一個板塊的收入都是在後端。
IP的核心還是在它的靈魂——內容、故事、價值觀、角色核心。它不只能是長得好看,得有一個完整的底層的價值觀和人物塑造的邏輯在裡面。
那這個時候我覺得你越想讓一個動漫或者動畫作品有比較好的長期價值,形成它自己的一個文化場域,那你越需要重視前期內容的開發,劇本層面的、文字層面的內容,還有美術層面的一個邏輯都是很重要的。

真人編劇轉動畫壁壘沒有那麼大
YIQIYINGCHUANG
不存在傳統影視編劇就做不了動畫,動畫就做不了傳統影視編劇這個說法,像國外的尼爾·蓋曼,像日本的虛淵玄,包括喬治·R·R馬丁,他們都是跨界編劇。
媒介一直是隨著技術在變化的,我們可以看到故事的媒介基本上十年一個迭代,動畫和真人電影由於CG技術的出現,它的這個“壁”也在被不斷地打破。
早年可能在做一些幻想題材的時候,動畫的優勢是非常高的。那做真人電影和影視的人,很多的工作是演員、導演和編劇,他們在現場碰撞出來的,是一個現場藝術。
像王家衛可能沒劇本都能去拍,但動畫是絕對不可以的,它的耗財率是1: 1,你前期規劃的分鏡指令碼是什麼樣,最後做出來基本上就是這樣,節省成本嘛。那所以可能大家會覺得壁壘很厚,但現在真人電影也會利用很多動畫技術來做一些嘗試。
安野秀明的新版《新世紀福音戰士》(EVA)還直接用了動作捕捉的方式去找鏡頭,那我更覺得現在的編劇需要版本迭代,對編劇的素質和要求在提高。

《火影》《哈利波特》
角色記憶點設計
YIQIYINGCHUANG
在構建角色的時候,一定要具體化、具象化,去想象這個角色的形象是什麼樣。因為一個編劇寫出來的角色形象,它可以幫助美術的二次創造。
你寫得越詳細,美術部分越準確。像《哈利·波特》腦上的這個閃電疤;像鳴人臉上九尾的鬍子。衣服的顏色、造型感這些很小的細節,武器、道具、口頭禪,明確的一個pose,都是很重要的。

總結來說,我覺得動畫編劇需要有特別明確的記憶點和標籤,一上來就能讓觀眾立刻記住他的東西。這個點可以從戲劇性上去挖掘,至少有一個核心的東西一定是來自於他的底層的故事建制的,比如說性格,比如說背景,比如說他未來成長的宿命符號等等。
編劇要從角色底層文字去挖掘外化的形象造型,比如說你在設計角色的時候,加一些不協調感,在外形上有些衝突性,這都代表了故事性。當然還有一部分是美術老師去想,會涉及到我課程中要講的一個點,就是編劇和美術的協同,因為有一部分的動畫劇本是先有圖,後有故事的。
行業稀缺動畫編劇?
如何跨界入局
YIQIYINGCHUANG
優秀的動畫編劇和優質的內容一直都是國漫非常稀缺和需要的,這門課的8節課希望能夠幫助想要成為動畫編劇,或者想跨界來做動畫專案的編劇老師和朋友們。
除了涵蓋動畫編劇的基礎知識、角色設計、情節創作、劇本結構與節奏等劇作相關核心技巧之外,我也會結合國內外動畫製作案例分析及從業者實戰經驗,幫助你快速瞭解國內動畫編劇職業發展及行業生態,讓你的熱血和創意不再只是紙上談兵。
希望有機會能在課上跟更多喜歡動漫的朋友們多多交流!
詳細課程介紹如下:


作者丨李大米
整理丨馬東西
「注: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豆瓣及網路,
若有侵權請主動聯絡我們。」
益起映創的新老朋友們:
我們專注影視教育12年,提供300+門課程覆蓋電影全產業鏈,助力超100萬愛好者與從業者成長。現在發起"學電影"使用者調研,填寫問卷即贈100元課程券。您的意見將幫助我們更好陪伴電影人"一起硬闖"!
掃碼填寫問卷(1分鐘),領取福利>>


5.20

5.27

5.29

6.7

6.8

6.13

6.14

6.14

6.14

6.17

6.21

6.24

6.24


益起映創正式登陸
嗶哩嗶哩課堂
點選[閱讀原文]學習更多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