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都市傳說:躲藏在郊外的黑窩點,製造著偷襲各地女性的刺客……

2017年,哈爾濱市香坊區城郊,一座破舊的廠房牆皮剝落,地上坑坑窪窪,從外表看不出任何異樣。走進工廠內部,靠外邊卻堆放著大量廢棄的衛生巾、尿不溼,三五個工人正在徒手拆解裡面的棉絮,拆出來的一袋袋直接堆在地上,有的原料上掛滿了紅紅黃黃的粘液狀物質。

搖動的畫面中,一個男子的聲音質疑:“這也沒有消毒啊?”
正在拆衛生巾的女工回答說:“機器熱,一百多度還有啥呢,是不是。”
泛黃的回收棉絮經過“一百多度”的機器,被壓制成了外包裝帶有韓文或者“醫用脫脂棉”字樣的高檔衛生巾。這家工廠每天生產出的衛生巾有上萬片,銷售大多去向哈爾濱市的中小超市。經過翻新之後,每片的成本僅3毛4,整包可以買到15元,利潤翻了一倍。
沒有生產資質、沒有衛生措施、沒有任何質量保證。更危險的是,老闆在不斷用含有致癌物的工業滑石粉,來給機器潤滑。
天然滑石和石棉存在伴生關係,工業用滑石粉未經提純,經常含有石棉。而石棉是一類致癌物,一旦石棉纖維進入身體,就會永久地存留在軟組織中,帶來慢性炎症和細胞損傷。長期吸入石棉碎屑會導致肺癌和喉癌,而當工業用滑石粉殘留在劣質衛生巾上,石棉纖維進入生殖系統,則可能導致卵巢癌。
很快,身穿制服的監管人員成群結隊,踏進廠區大門。面對執法者的鏡頭,工廠老闆矢口否認空手拆出的髒棉絮是用來製作衛生巾的,堅稱拆開是為了燒火:“(外皮)是暖炕的,(棉絮)是做飯用的。”
假衛生巾不是都市傳說。如今,花十幾萬就能引入一條生產線,只要客廳大小的空間,每天就可以生產數千片劣質衛生巾。
2012年,台州、仙居兩級警方抓獲41名犯罪嫌疑人,搗毀了位於長沙、廣東、福建的三個衛生巾黑作坊。僅此一家黑作坊,四年間生產的假衛生巾已經賣掉了3億多片,足夠1萬名女性使用一輩子。2018年,紙尿褲事件的黑作坊所在地的福建泉州洛江羅溪鎮,也被曝出存在多家衛生巾企業。
2023年,重慶警方在福建、山東打掉兩個製假窩點,現場查扣假冒品牌衛生巾313箱,涉案金額高達2700餘萬元。按涉案金額估計,從這兩個窩點流出的黑衛生巾至少有上千萬片。
在假衛生巾面前,女性躲無可躲。假酒可以不喝,假煙可以不抽,外面的加工食品可以不吃,只從最正規的渠道購買食材拿回家自己做。但只要性別為女,誰能躲得開劣質衛生巾的偷襲呢?
它們藏在街邊小超市裡,當月經突然而至,你隨手買來應急的衛生用品可能就來自這種黑窩點。
就在上週,測評博主B太從網上買來三種衛生巾,與旗艦店正品一對比,發現全是假的。

連中三“雷”

這次測評的起因,是B太與女同事出差,在農村小超市買到了過期衛生巾,意識到了劣質衛生巾問題的普遍性。他聯想到網上存在大量有關假衛生巾的投訴,連拼夕夕百億補貼銷售的七度空間衛生巾都被315網查防偽碼認證為假,包裝與正品有微小的差異。
於是,他分別從官方旗艦店和拼夕夕自由店鋪購買了三對同款衛生巾,進行對比評測。
第一種,拼夕夕上購買的冒牌蘇菲低價衛生巾,價格是正品的三分之一,無論是看外觀、測長短、聞味道、稱重量,都跟旗艦店版銷售的幾乎一樣。
然而把一真一假兩種衛生巾剪開,把裡面的“棉絮”拿出來,差異就很明顯了。拼夕夕版的假衛生巾吸收材料顏色偏黃,質地粗糙偏硬,吸液效果也不如正品。
第二種高潔絲衛生巾,假貨的包裝細節上與真品略有差異,聞起來有一股怪異的香氣。切開內部,假貨的棉絮同樣明顯偏黃,而且沒有正版的顆粒狀高分子吸水材料。
為什麼“棉絮”會發黃呢?實際上,衛生巾雖然經常被描述為“柔棉感”,但裡面填充的並不是棉花,兩種主要的吸收材料是絨毛漿和高吸收性樹脂(如聚丙烯酸鈉),其中較容易出現質量問題的是絨毛漿。絨毛漿屬於木漿,來自植物纖維,它的原料就像一卷卷的硬紙殼一樣,在製成衛生巾之前進行打碎,變得蓬鬆易吸水,這是良好的衛生巾材料。
正常的優質絨毛漿來自木材,本身就像面巾紙一樣,不會帶來健康問題。不過,由於適合製作絨毛漿的樹種有限,中國絨毛漿供應非常依賴進口,每年進口量接近百萬噸,主要被用做一次性衛生用品的吸水材料,如女性衛生用品、尿不溼等,佔總需求的90%。
因此,部分製假售假商販打定了絨毛漿的主意。他們用過期衛生巾淘汰下來的填充材料,其中可能還有舊棉花、廢紙屑甚至醫療廢棄物等,混打在一起,做出“黑心絨毛漿”,再給衛生巾加入大量熒光增白劑和香精,來掩蓋劣質填充物帶來的異常觀感。
假衛生巾很可能使用了質量不好的絨毛漿,“棉絮”自然不如正版。不過,很多黑窩點的製假水平都十分高超,單看外表而不拆開內部吸水材料或進行專業鑑定,假衛生巾和正品難以看出區別。消費者憑藉肉眼分辨真假衛生巾難上加難。
上文提到的涉案金額高達2700餘萬元的重慶假衛生巾案,新聞通報中有幾句話引人深思:
“專案民警透過對相關商戶售賣的品牌衛生巾取樣鑑定,發現均為假冒偽劣產品,但無論是包裝、質地都與該公司生產的衛生巾無太大差別,消費者很難辨別真偽。”

別讓一個女性貧病交加

我們所處的世界對於真正重要的女性健康問題往往缺乏研究。直到21世紀初,醫學界才真正搞清楚一次月經究竟出多少血算正常。同樣,在世界進入現代以前,每月使用破布、草紙、樹葉、土塊……為女性帶來傷害幾何,不曾有人統計過。
至今,我們也無法估計普遍存在的假冒偽劣衛生巾到底帶來了多少危害,只有資料暗示著問題的嚴重性。
據《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鑑》,我國婦產科的年門診量達到5~6億人次,其中55%以上來自於生殖道感染。這個數字十分驚人。要知道,2020年人口普查統計顯示,我國的女性總共才6.8億。
在生殖道感染中,又有約一半屬於混合性感染,可能同時存在多種微生物感染,找不出具體原因,難以根治,也容易反覆發作。反覆發作的細菌性生殖道感染可能導致盆腔炎症、不孕不育、流產和早產,並透過性途徑傳播感染給伴侶。
未經消毒的衛生巾上本就容易滋生細菌,假衛生巾的鎖水效果又往往不如正品好,容易出現反滲。兩相疊加,可能讓婦科炎症的風險大幅上升,加上導致過敏的熒光增白劑、含致癌物的工業滑石粉,健康隱患難以盡述。
由於使用劣質衛生巾導致的疾病既缺乏公共關注,也很難引來同情。社交媒體上針對假衛生巾的投訴只要帶上價格,留言區就難免出現一種聲音:“那麼便宜你也敢買?”
的確,假冒偽劣衛生巾大多有一個特質:打著大品牌旗號,價格低穿地心。
知名品牌衛生巾動輒三折出售往往是遇上假貨的訊號。B太買到的蘇菲衛生巾,正品合0.975元/片,而假貨合0.382元/片,真貨的價格是假貨的三倍。
“黑貓投訴”平臺上也能找到大量關於低價衛生巾屬於假冒商品的投訴。有人購買衛生巾遭遇“雷碧”,宣傳圖片和正品完全一樣,收到才發現只有品牌名不一樣。有的產品甚至矇混過了從網上買來轉手銷售的商家,拿到貨後與蘇菲官方確認批號,才發現是假的。
說了這麼多,絕不是要譴責圖便宜的女性消費者。在這個時代,我們需要承認,圖便宜,常常是生活艱辛底色面前,個體不得不做出的妥協。
每位女性一生大約要用掉1.5萬片衛生巾,按1~2元一片來估算,一位女子一生用掉的衛生巾支出接近一個農村居民一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收入較低的人群確實很難負擔得起。
近年來,許多有識之士在呼籲將衛生巾看作公共衛生議題而非消費品,實現免稅、補貼,讓最弱勢的女效能用上福利性的衛生用品。
但“月經貧困”存在,不代表製假售假合理,再便宜的衛生巾也應該遵守基本的質量標準。
公允地說,低價不是網購衛生巾的原罪,便宜衛生巾中更隱藏著不小的市場空間。比如說,被電商帶火的河南老牌國貨“舒萊”,生產衛生管理標準接近名牌,30片只要9元左右一包。本土品牌小護士、納可、好舒爽等有質量保障的衛生巾也相對便宜。
我們曾寫過不少驚天大案,普通人遇到這些兇殺危險的機率還是很低的,但有些被你用錢買回家的危險,卻像刺客藏在陰影之中、躲在你身邊,傷害著你自己和女性親友的健康……
如今很多黑作坊的製假水平魔高一丈,避免買到假貨最有效的措施是選擇正規商家,線下從大型商超購買、線上從官方旗艦店購買,懷疑存在質量問題,積極維權。
不過,要求人人練出一雙辨別假貨的火眼金睛並不現實。在女性衛生用品成為公共福利之前,我們也希望市場上出現更多平價衛生巾品牌,用有品質保障的商品覆蓋衛生用品的“低價格帶”需求,至少做到名副其實——讓衛生巾真正“衛生”。
版權宣告
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
圖片均來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文字版權歸沒藥花園和創作者所有
歡迎轉發朋友圈,轉載請聯絡我們
精選案件專輯 
關注後回覆專輯名稱 
連續閱讀專輯文章
國內大案 | 國外迷案 | 親密關係中的謀殺 | 連環殺人案 | 國內外冤案合集 | 漂流瓶人格 | 寄居蟹人格 | 和兒童有關的案件 | 那些我悟出的道理 | 真實講述 | 法律科普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