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十娘|“麥琳”們其實在問:我配擁有一份愛情麼?

做公眾號裡的《紐約客》
戳藍字一鍵關注渡十娘
轉發也是一種肯定
文字|Sunny
編輯|渡十娘 
“我配擁有一杯咖啡麼?”
全網都在為麥琳“奇特”的討要咖啡的方式群嘲,我卻在她貌似卑微的言語中讀到了掙扎。
《再見愛人》一直是個不溫不火的節目。雖然每一期都會有話題但像這次輿論集中在一個素人身上,也算“前無古人”了。
李行亮的名字隱隱約約聽到過,但他的歌我一首也不會唱,我想如果不是麥琳那麼努力拼命貢獻各種吐槽話題,這個昔日快男指定要消失在觀眾視線裡了。
那麼麥琳又為了什麼自黑呢?頂著破天的流量,小丑般地展現自己?雖然黑紅也是紅,但畢竟正常人被這麼吐槽除非心理特別堅強否則很難能一期一期堅持不懈。
麥琳想要李行亮翻紅。【離婚】也不過是他們的陽謀。但即使如此,作為真人秀,沒有表演經驗的麥琳依然傾情參演,不遮不掩,任人指點。同為女人,心酸之餘,也想說一句,現實中的“麥琳”其實比比皆是。她們也曾經鮮活曾經付出曾經充滿憧憬進入婚姻,但面對一地雞毛的她們,卻漸漸活出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
在平臺推給我的影片號中,情感博主始終是有流量的。有段時間一直是黃歡,最近一直是吳迪—都是當年活躍在電視領域裡的情感專家。
黃歡是姐弟戀人設。她把自己的故事當作雞湯販賣給中年女性:曾經同居多年的男友,因為沒有在求婚當日同意有個儀式,結果被落跑了。
黃歡很心酸,覺得男人說,“我能娶你已經很不錯了。老夫老妻需要什麼形式”大大傷害了她的自尊。拂袖而去背後的潛臺詞就是:我不配擁有一個求婚儀式麼?!(何況還是自己來安排的)
吳迪的故事更奇葩。說,有一次她開著車老公突然問她要錢給老孃。情感博主“震怒”,立時三刻靠邊停車,然後問:你媽不知道你失業很久家裡都是靠我來養?以前你自己有錢你自己給她我沒意見,但是現在你沒有能力給就不要再道德綁架我了。
清官難斷家務事,我無意於點評這件事的是非,但我赫然從吳迪的暴怒中讀出了她的不甘心:我不配擁有一份感謝與尊重麼?!
我配擁有……嗎?這恐怕在2025年會成為一句流行語。因為太多的女性在心底裡時刻都會爆發出這樣一句吶喊:我值得擁有麼?無奈、心酸、渴望、卑微、憤怒……所有的情緒交織在一起,就是一句天問。
我理解。作為女兒,我見過我的母親是這樣的;作為妻子,我自己也在曾經的婚姻裡這樣過。
但我們錯了。是從一開始就錯了。是錯在根本上潛意識裡依然認為男人是高一等的存在,所以問他索取便成了理所當然。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我自己也嚇了一跳。我一直覺得自己早已是個覺醒的女性主義者,但事實證明我依然逃脫不了男尊女卑的圈囿——其實我們從小就被PUA了,自己只不過是在“配得”與“得不到”之間掙扎而已。
那麥琳問自己“配”得的到底是什麼呢?其實就一個字,“愛”,無條件的愛。在我們傳統的家庭教育中,絕大多數簡中地區的孩子們從小都是被PUA“不配得”的——你考得好,我給你獎勵!今天你沒有得到第一名所以你就不配擁有一個媽媽的微笑和擁抱,取而代之的是一頓奚落,或者將隔壁某某某掛在了嘴上……久而久之,我們的“配得感”越來越弱,長大以後,當我們中絕大部分長成普通人以後,這種“我不配”的撕裂就更加嚴重了。
麥琳就是一個典型。她以為伴隨著所愛之人“飛黃騰達”之後,她的幸福就會接踵而至。事實恰好相反:一方面是舞臺越來越大,另外一方面則是自己越來越“不配得”。別的不說,對比她前後的外貌你不得不說,歲月不僅是殺豬刀,簡直就是敵敵畏了:曾經相貌端正笑顏迷人的小女孩現在滿臉橫肉不說,還邋里邋遢。一邊抱怨自己沒有衣櫥,一邊竭盡“摳門”,大概確實是危機感太強了。
她曾經也是美的
李行亮在節目裡有段描述很有意思:她想讓我買禮物,我要買,她不讓買,她又想讓我買,我買,她說不是她喜歡的。在這裡,麥琳有個詞叫做:心趴。“沒有買在我的心趴上”,這是她的口頭禪。直男很懵:那你的心趴長哪兒啦?
想想也是蠻悲催的。會寫情歌的工程師,怎麼說都比普通直男強吧?也的確,打個飛的到上海給老婆買青團,因為不知道老婆愛吃啥,又怕破壞驚喜,結果所有口味都買了一個。但是的但是,那些都不在她心趴上,因為她喜歡的,恰巧上海人民也喜歡,斷貨了。
李行亮真是比竇娥還冤啊。但也活該啊,誰讓你老是被她的心趴牽著走呢?你有今天一點都不值得同情。都是自找的。假如你能堅決地掌握著一部分的經濟權,飛到上海以後先打個影片電話,看看對方到底要什麼:承認自己找不到老婆心趴有那麼丟臉麼?問清楚了再買比東摸西摸找不到終歸還是要好一點的吧?再說了,你老婆愛吃什麼,你終歸還是有點數的吧?不行的話就多問幾次,久而久之也就容易找到了。
問題是,李行亮,你到底是為做而做,還是為愛而做?!
至於麥麥,其實她自己也不知道心趴在哪裡,哪天她開心,那裡就是心趴所在。她的生死存亡都是圍繞著李行亮的:盼他紅又怕他紅。於是找出一個個理由來證明一件事:他還在愛著她。潛意識裡則一次又一次問:我,配擁有你的愛麼?
黃歡在離開霸總以後成了自己的霸總。她在節目裡林林總總描述了各種姐弟戀養成系的故事。看上去是年齡的差距,其實大多還是經濟、社會地位、和見識等差距。除了男女處境換了一個個兒之外,其他其實根本沒有改變:依然還是一邊掌控一邊從屬。
倒是作為更加嚴肅一點的婚戀專家吳迪常常還是在節目中道出一些真諦的:真正獨立的女性並不怕孤獨終老,有千萬種的方式可以讓你活得精彩。但依然,沒有愛情的位置。
“配得感”的養成其實是原生家庭無條件的愛。寫到這裡我的眼前浮現的是奧黛麗赫本在“羅馬假日”裡被格里高利派克暈暈乎乎扶進房間的樣子。這就是美好的女子“配得”的樣子:自然、天真、純粹。
被無條件愛過,所以從來不會急著索愛。
吳迪給李行亮出主意:應該讓麥麥趕快去工作。NONONO。這是大錯特錯了:麥琳們的死穴不是沒有工作,而是根本沒有相信過自己:沒有的時候不相信自己可以擁有,擁有了以後又不相信可以長久。她說“兩三千塊就能過得比現在好”其實並不是語不驚人死不休,而是她真的困在婚姻裡太渴望一份實實在在的真愛了。
解鈴其實還需繫鈴人。同樣草根出身,妻子陪伴一路登頂的付航,雖然學歷不如985的李行亮,但說話句句情商線上。那個懂得在公共場合誇讚老婆的男人,猜想家庭關係也錯不到哪裡去吧?
相比一路做“受害者”人設的李行亮,大概從來沒有真心“愛”上過麥琳,或者從來也不懂得愛究竟為何物吧?
這一路走來,他只是享受著女方的崇拜支援甚至控制,自己卻從來都沒有活出過一個男人的承擔和勇氣來。但因為他有一層“努力討好”妻子的外包裝,於是人們便把所有的過錯通通都堆積在了麥琳身上:假如他真的愛她,真的懂她,難道還需要她陰陽怪氣都說一句:我配擁有一杯咖啡麼?即使說出來,那也是夫妻間的調情而已。所以——
那個曾經沉浸在愛情裡,唱出“願得一人心,白首不分離”的少男,你去哪裡了?
後續:昨天寫完以後我去看了前段時間很火的電影《出走的決心》:除了對詠梅的演技讚不絕口之外,也聯想到我今天要寫的這個題目。
其實在今天的中國,麥麥們的困境都是一樣的,無論你有沒有陪伴另一半實現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你都需要面對一個他到底“愛不愛”你的天問。 
在對待婚姻這件事上,普遍來講,男性和女性的態度是截然不同的:男性以擁有為最終目的,所以他們會更多關照物質上的東西,而精神上的需求往往會向外求,比如,工作狂,比如,出軌……
而女性則是情感的動物。雖然越來越多的女性會像葛洛莉亞那樣自嘲:有錢有閒老公失蹤,不要太靈喔;但大部分的女性還是在向內求,像麥琳那樣。而和電影裡姜武飾演的孫大勇這樣看似沒有缺點卻一點沒有愛意的男人在一起,李紅(詠梅飾)們的出走,則是遲早的事了。母女兩代人都困在家庭陷阱裡,好在五十五歲,還不算覺悟得太晚。
電影裡,李紅終於在一次大爆發中開著自己貸款買的小車上路了:她的一生都在妥協:為了原生家庭犧牲了考大學;為了小家團圓犧牲了自己的工作;又為了女兒犧牲了自己退休後的生活……最終,她還是從父親弟弟丈夫這些男性特權的包圍下從容出走了;而節目裡,一心一意圍繞著丈夫孩子,守著貌似已經成為“明星”其實“心裡有病”(李行亮自言)的丈夫,麥琳也明確表示:我要跟你離婚,因為你不愛我了。
“你對待我有心疼的感覺麼?你有想保護我麼?”這不是一個麥琳在問,現代婚姻裡,有太多太多的女性在發出這樣的呼聲。而她們之所以被忽視,是因為當今物質社會里,讓愛,愛情已經成了一件奢侈品。
“你不愛我,你只是離不開我”。麥琳,你終於覺醒了。
圖片 I 網路
整理 I 編輯 I 渡十娘
清單內容來自 I Sunny
版權歸原作者 I 如有侵權 I 請聯絡刪除
生活中
總有些東西值得分享
·十·娘
DES
IGN
發現 I 家庭 I 樂趣
想每天與渡十孃親密接觸嗎?
喜歡?粉她!
有話想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