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娃哈哈銷量已受影響!

7月17日,一名娃哈哈經銷商表示,娃哈哈家族糾紛事件對於產品銷售及市場信心都有影響。“作為經銷商,我今年還幹得下去嗎?”
據藍鯨新聞引用的第三方資料平臺數據,週末事件發酵後,7月14日、15日,電商平臺娃哈哈銷量下滑,日銷量從1萬-1.2萬區間下滑至5000-7500區間,關聯直播數從7月12日的317跌至7月15日的91,直播達人從此前的超200人跌至7月15日的75人。
雖然娃哈哈在部分電商平臺上的銷量出現下滑,但記者7月17日搜尋發現,從天貓超市、盒馬鮮生、美團小象超市等平臺公佈的“礦泉水熱銷榜單”看,娃哈哈在各平臺的銷量均在前四。其中,娃哈哈飲用水在小象超市公佈的日銷售榜單中,位於“飲用水熱賣榜”第一。
7月16日,記者實地走訪位於上海的多家超市、便利店,其中,娃哈哈塑包飲用純淨水價格為15元/12瓶,擺放位置較為顯眼,但位置仍遜於農夫山泉、怡寶。此外,娃哈哈的招牌產品AD鈣奶、營養快線均有在售。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這幾日,陸續有娃哈哈經銷商在社交平臺進行發聲,部分經銷商表態將支援宗馥莉,也有經銷商表達了對今年產品銷售的擔憂,表示娃哈哈家族糾紛事件對於產品銷售及市場信心都有影響
“我認為這一次的輿論危機對於整個娃哈哈的未來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其中對於娃哈哈未來的銷量以及整體的發展也帶來了危機。”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
這樣的影響可以分成幾個方面。首先是“家文化”光環蒙塵:娃哈哈長期以宗慶後打造的“家文化”和民族品牌形象著稱,公開的家族糾紛與此形成較大反差,品牌情感價值被嚴重削弱。對此,朱丹蓬認為,家庭倫理應與行業貢獻一分為二。
其次是輿論漩渦中產生的負面衝擊:“豪門爭產”情節天然吸引眼球,公眾持續討論易使焦點偏離產品本身,損害品牌美譽度和消費者信任;此外,公眾對大型民企有更高期待,家族內耗易被解讀為治理不善,影響企業社會責任形象。
最後,面對市場和競爭對手的快速變化,管理層注意力若分散到處理家族糾紛上,可能導致娃哈哈在產品創新、渠道改革、數字化轉型等關鍵戰略上滯後。還有部分聲音指出,投資者對存在重大法律糾紛和治理風險的企業會要求更高風險溢價,娃哈哈未來融資難度與成本或因此增加。
據媒體此前報道,近期,一則關於娃哈哈董事長宗馥莉在香港被“同父異母弟妹”起訴的訊息,將這家中國飲料巨頭推上了風口浪尖。宗繼昌、宗婕莉、宗繼盛三人主張平等繼承權及信託受益權,要求“拿回信託資金”,由此引爆輿論,關於娃哈哈宗氏家族內部的傳言層出不窮
來源:《中國經營報》綜合自藍鯨新聞、《南方都市報》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