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拉利對談張靜初,大神一開口就超牛,終於有人戳穿了真相

作者:木馬君
來源:潛伏的木馬君(ID:EUTrojan)
全文3781字,預計閱讀需5分鐘。
週末的時候,百無聊賴,我在網上搜尋著還有啥值得看的東西,誤打誤撞地,我在網站上看到一段訪問影片,標題是:《尤瓦爾·赫拉利對談張靜初:AI正在製造慢不下來的人》。
尤瓦爾·赫拉利,如雷貫耳的名字,他就是那個寫了著名的《人類簡史》的人。《人類簡史》這套書是全球現象級的暢銷書,全球銷量超過2600萬冊。2600萬冊是什麼概念呢?如今紙質書能賣到1萬冊就謝天謝地了,能賣到10萬冊就是難得的暢銷書了。
張靜初,也是大眾耳熟能詳的名字,她被國內民眾熟知的身份是著名女演員,也是小紅書上的學習版塊的當紅博主。
這兩個似乎不在一個次元的人,坐在一起對談,談的居然是AI,這讓我產生了巨大的好奇。
說實話,大部分人看這段訪談影片的動力應該不是因為張靜初,而是因為赫拉利。
這位學者可算是大神級的人物,他對世界和人類社會的洞察總是那麼另闢蹊徑又一針見血。
50多分鐘的影片,我仔細地看完了,沒有快進,沒有去看精華剪輯版,這在當下這個8分鐘看完一部電影的時代,已經是一件難得的事了。
大神和張靜初的對談很精彩,張靜初英語口語非常流利,可見是有真才實學的。
整個訪談的知識密度很高,我看影片的過程中,幾乎每幾十秒,我就要暫停一下,做一點筆記。因為這裡面提到的很多觀點都引起我強烈的共鳴,我忍不住要把這些意味深長的話寫下來。
聽君一席話,猶如精神上享受了一頓大餐,今天我想和讀者朋友們分享其中部分觀點和我的感觸。
1
赫拉利教授的新書叫做《智人之上》,探討的是AI技術對於人類社會的影響。
比如其中提到,在社交媒體領域,AI和演算法已經無處不在。
我想大部分上網的人都有這個感受,如今你在社交媒體上看什麼,已經不由自己決定了,而是演算法讓你看啥,你就看啥。
比如抖音、小紅書等平臺,一直都是平臺的演算法推送機制占主導地位。這兩年,就連曾經以使用者訂閱為主導的微信公眾號平臺,也架不住KPI的考量,轉換賽道變成了由演算法來推送內容給使用者。
你訂閱的公眾號更新不一定會顯示,而你沒有關注過的各種明星八卦,狗血低俗劇情,一股腦地推給你。
簡直是流氓。
我之所以這麼氣憤,倒不是因為我作為博主利益受損才生氣,個人得失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而是這種演算法主導背後的深層影響令人細思極恐。
赫拉利在訪談中提到,社交媒體背後的AI演算法,最初只有一個單純的目標,就是增加使用者的參與度(Engagement),讓每個使用者在平臺上多花時間。
如果每個人每天在平臺上逗留的時間從30分鐘提高到了一個小時,這就是一種巨大的成功,至於你這一個小時看了什麼內容,有沒有收穫,這不是演算法要考慮的問題。
很快,演算法透過大量的資料和反饋,發現了提高KPI的秘密。
是的,大家都知道,演算法是很懂得學習的,大量的資料反饋和深度學習,讓它比人類更能得出精準的結論。
演算法發現,要讓使用者更多地參與,更長時間地留在平臺,就要激發使用者強烈的情緒。
特別是那些負面的情緒,比如仇恨、恐懼、貪婪。
2
一開始聽到赫拉利大神的這個結論,我頓時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是的,那些引人憤慨的負面事件,讓大眾恐慌的謠言,還有引人貪慾的內容,確實是能最快最廣地傳播。
科普生物課知識的關注度,肯定比不上散播某國或某種族的陰謀論,對於演算法來說,後者更有助於KPI。
於是演算法自然而然地會更多推流那些讓人們生氣、激動、爭議、對立的內容。
社會群體越來越極端和分化,情緒越濃烈,流量也就越高,平臺的業績就更好看。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倒抽一口冷氣?
赫拉利教授在訪談中舉了一個真實案例,講臉書平臺在2016年助長了緬甸的種族暴力衝突。
在緬甸,臉書也作為海外投資進入到緬甸,然而,隨著時間發展,社會種族之間日趨緊張。
佔多數的信仰佛教的緬族人和佔少數的伊斯蘭教的羅興亞人之間衝突不斷升級,最終導致7000-25000名平民被殺,18000-60000名男女被強姦和虐待,73萬名羅興亞人被驅逐出緬甸。
在這場暴力衝突中,臉書的演算法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臉書是如何做到挑起一個遙遠的國度的種族衝突的呢?秘密正是在於它的推流演算法。
雖然臉書曾辯稱自己只是中立的工具和平臺,然而事實是,平臺背後的演算法主動選擇讓特定的內容進行傳播。例如在緬甸這場事件中,有53%的影片是由演算法自動播放給民眾的。
當帶著偏見,陰謀和仇恨的內容被日積月累地散播給廣大民眾,顯而易見,社會各族群之間的關係會越來越緊張,並最終爆發流血事件。
那麼,難道演算法本身是邪惡的嗎?
並不,它最初的目標只是不斷提高平臺的KPI,讓更多人參與和傳播,讓人們更長時間留在平臺。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也感到害怕?
回想起如今網路上的內容,不管是微博還是其他社交媒體平臺,爭吵、對立、控訴和小作文一波又一波地被傳播。
真正是,壞事傳千里,好事不出門。
有時我們甚至悲觀地想,是這個世界變壞了嗎?
也許,不是世界變壞了,而是演算法只讓我們看到了壞的一面,對於資訊,我們已經沒有了選擇權。
3

在訪談的後半部分,赫拉利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如何應對這個時代海嘯一般的資訊洪流?這裡面還大部分都是泥沙。


他說,我們要有意識地進行資訊節食。
在過去資訊是稀缺的,所以我們接受我們能得到的任何資訊。現在我們被太多的資訊淹沒了,還有很多垃圾資訊。
垃圾資訊被人為地注入了貪婪、仇恨和恐懼,這些東西吸引了我們的注意力。所有這些垃圾資訊讓我們逐漸地心智病態。
就像現代人都知道飲食要有節制,不能胡吃海塞,否則不健康。對於資訊也是同樣的道理。
赫拉利大神是個狠人,他不僅很少使用智慧手機,而且每年都進行長達幾周的冥想靜修。
在禪修期間,他完全斷開了和外界的聯絡。不看新聞,不讀電子郵件,不讀書也不寫書——他只是花時間消化頭腦中已經包含的東西,而不是往裡面塞更多的資訊。
雖然我們大部分人沒有條件去失聯靜修,但是在生活裡有意識地進行資訊節食卻是個不錯的法子。
在國內生活的這幾年,我沒有微博,從不看抖音等短影片平臺。我唯一的社交媒體在公眾號平臺,但是連它也變得越來越讓人討厭了。
以前,我只是本能地反感這些平臺上推送的內容,現在聽了赫拉利教授的分析後,我決心要更加警覺,不被演算法推送的垃圾裹挾和影響。
一日三餐,我想吃得健康,吃得適量,而不是被一堆垃圾塞滿了腸胃。
如果你也有同樣的感想,可以試著主動去檢索自己想看的內容或博主,多使用搜索和過濾,而不是無意識地上滑。
4
當然,平臺和演算法的能量是巨大的,我們每一個個體是渺小的,想要和演算法對抗,幾乎是螳臂當車。
號召每一個使用者主動篩選和判斷資訊,這還解決不了根本問題,這就好像,讓一個人在垃圾桶裡撿食物,他沒辦法吃得健康。
關鍵是這些掌控著全球大部分資訊來源的社交平臺巨頭們。
當初,當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在1998年的斯坦福大學宿舍裡創立谷歌時,他們說他們想要“整合全球資訊,使人人都能訪問並從中受益”。
而如今,谷歌剛剛被歐盟委員會罰了創紀錄的24億歐元,因為谷歌藉助自己的壟斷地位,用演算法打壓競爭對手的購物服務,而傾向了自家的購物車服務,很多中小創業者因此受創。
扎克伯格建立Facebook時,願景是“讓世界更加開放,更加緊密相連”。
但早在2021年,Facebook前員工弗朗西絲・豪根就實名對英國議會檢舉,如果Facebook平臺不停止他們熱推極端和撕裂性內容的演算法,則該平臺將會在全世界煽動更多的暴力騷亂活動。
全球影片領域的大佬油管(Youtube),在官網介紹上說,“要讓世界更開放,少一點孤單,更有創造力,更有趣,並最終變得更好”。
而如今,戰爭、種族偏見、難民矛盾成了流量擔當,當年輕人越多沉浸在油管,他們只會得到越來越多的偏見。這個戰火四起的世界,顯然沒有變得更好。
當然,國內的社交媒體平臺們也沒有好到哪裡去,不然你猜現在為啥男女關係變得如此對立和緊張?
微博說,它只是想讓你“隨時隨地發現新鮮事”,但是現在它只想讓你站隊,你是普信男,還是喜歡楊笠?
5
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這些社交平臺的大佬們,都是千萬分之一的人類精英,難道他們不知道,他們豢養的AI演算法這頭巨獸,正在逐步毀滅人類?
他們當然知道,但是這頭巨獸正在給他們帶來巨大的商業成功。
只要演算法能幫他們多延長使用者停留時間,能增長一丁點市場佔有率,那在世界的某個角落,某個種族正在被驅逐,某個地區爆發戰爭,這些他們統統不在乎。
他們更加不會在乎,使用者在平臺看的垃圾內容,會不會讓人類慢慢心智扭曲和退化。
社交媒體興盛的這幾年,我們花了越來越多的時間在手機上,接收了更多的資訊,但我們卻沒有變得更睿智,這個世界也沒有變得更好。
在中國,原本是美好的女性獨立意識萌發,慢慢地變成了男女對立和各種罵戰。
在德國,日耳曼人和土耳其裔的移民鴻溝越來越深,而難民矛盾也一再被放大,刺痛了每一個德國人。
在美國,歷史悠久的種族矛盾沒有消除,而社會階層的分化和對立反而愈演愈烈。
如今的社交媒體正在全球範圍內分化和對立人群,演算法不僅可以輕而易舉地擾亂和影響總統選舉,它還會讓人類族群互相孤立,仇恨,並最終自相殘殺。
AI演算法可怕,而縱容了這頭巨獸的平臺大佬們更可怕,為了商業利益,他們挾持著全人類飲鴆止渴。
幸好,有赫拉利這樣的智者,振臂一呼,戳穿了這個時代的真相。
⬇️點選下圖即可購買⬇️

木馬君公眾號簡介:精通四國語言的女攻城獅,養娃寫作兩不誤的職場媽媽,育有6歲混血萌娃一枚。這裡有育兒路上的酸甜苦辣,也有和歪果仁的鬥智鬥勇,用小故事和你分享有趣人生。公眾號“潛伏的木馬君”(ID:EUTrojan) 。
為了防止讀者朋友們走丟,
請大家關注我們的矩陣號“經濟生活雜談”
經濟學人小助手為好友,
加入微信群,建立更深度的閱讀連線。
▼ 經濟學人小助手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