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縣發現今年首例埃及伊蚊,官員呼籲居民清除積水防範

↓↓點選底部閱讀原文直達天河大賭場
https://www.skyriver.com/promotions
↑↑點選獲取超值折扣↑↑
聖縣公共衛生官員在4月25日釋出會上表示,近日在南聖荷西的聖特雷莎社群(Santa Teresa neighborhood)捕獲一隻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衛生官員說,當地共發現兩隻成年蚊子,表明該物種已在去年冬天存活下來。
聖縣消費者與環境保護局局長諾拉斯科(Edgar Nolasco)表示:“雖然體型很小,但這種蚊子對我們社群居民的健康構成了重大威脅。埃及伊蚊白天叮咬、攻擊性強,能夠傳播寨卡病毒、基孔肯雅熱、登革熱和黃熱病等疾病。”
代理公共衛生官員兼公共衛生部門主任魯德曼(Dr.Sara Rudman)指出,蚊子的再次出現標誌著疫情防控的“轉折點”,如果放任不管,入侵蚊種可能在社群定居並傳播疾病。
根據官員介紹,去年,聖縣在聖荷西、聖克拉拉和吉爾羅伊的六個地點捕獲了388只入侵蚊子。這種源自非洲的蚊種,體長約1/4英寸,背部和腿部帶有黑白條紋,通常只在孵化地500英尺(約150米)範圍內活動,且幾乎只叮咬人類。
目前,這種蚊子已在加州22個縣建立了穩定種群,主要集中在南部和中部地區。
為了防止擴散,縣政府正在擴大監測和巡查力度,在發現蚊子的區域增加誘捕器、加強社群宣傳,並進行更多上門檢查。病媒控制區經理扎希裡(Dr.Nayer Zahiri)表示,該縣還與其他病媒控制區合作,共同防控蚊蟲擴散。“這種危險蚊子的威脅正在加劇,連續第二年在聖特雷莎社群發現它們,意味著其在本地定居的風險不斷上升。”

儘管目前在本縣因蚊蟲叮咬感染寨卡病毒或登革熱的風險仍“幾乎為零”,魯德曼提醒說,如果感染病例持續輸入,未來一旦本地蚊蟲叮咬帶病者後傳播病毒,局面可能迅速惡化。資料顯示,從2020年到2024年,縣內輸入性登革熱病例已從7例上升至近50例。
諾拉斯科強調,早期發現蚊蟲活動是控制其擴散的關鍵。他呼籲居民配合病媒控制技術人員上門檢查,並落實防範措施。
為了防止蚊蟲滋生,官方建議居民清理所有積水容器,如鳥浴盆、寵物碗等。必要時,使用熱肥皂水或稀釋漂白劑徹底擦洗,因為蚊卵微小且肉眼難辨,大小約為半毫米。
當局呼籲民眾,如發現蚊子,請及時向病媒控制區報告,電話:408-918-4770,或傳送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
  精選 · 推薦  
>

最高法院將審理特朗普出生公民權禁令
洛杉磯政府擬裁員1600人應對赤字

UCLA女研究生在美墨邊境遭拘留

法庭裁決暫時保住中國博士生的學生簽證
Rhythm Media
掃碼關注我們
格律傳媒 
做有格調的傳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