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幾乎所有準留學黨,每天都要懷著虔誠的心情開啟郵箱,祈禱能看到“Congratulation”開頭的郵件。
但大部分人開出的盲盒,都是“We regret to inform you…”
而且,拒信理由千奇百怪,即使你是BUFF疊滿的學霸也不能倖免!
我不敢自稱學霸,但自認履歷很好了。
成績方面GPA 3.9、雅思初戰拿了7.5;社會實踐從高中就沒停過,即使是疫情期間也有參加了不少社群志願服務。
當時覺得,就這?還愁申請不上嗎?結果啪啪打臉……
牛津大學給我的拒信就蠻直接:你也知道我們學校競爭非常激烈吧,所以你被拒了。言外之意:你跟別人比差遠了。
先疊甲:本人經濟學專業,均分95以上,GMAT720;在投行IPO+券商資產公司都有實習經歷;手握FRM二級+校獎學金+校賽金融建模二等獎。
我申的帝國理工,拒信理由震撼我一整年:我們沒有在你的申請中看到你對該專業的強烈渴望。
Excuse me?我要怎麼表達我的強烈渴望?去招生辦門口喊話嗎?
哈佛大學:大多數候選人都有很強的個人特質和課外證書。
言外之意,你的申請材料中並沒有體現這些,所以你不能被錄取。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文書不夠有說服力or申請材料不夠精彩。
也就是說,只要你文書寫的不走心,不夠精彩,履歷再好也只能拜拜了。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拒信)
其實,以往學生被拒理由,無外乎成績不夠、文書不行、院校背景不強等。
-
選校只看排名,卻不知道按梯隊劃分
,直奔頂尖名校,卻沒有兜底;
-
只懂得在文書上羅列成就和履歷,卻忽略了體現對專業的熱情和探索;
-
只注重考試成績,卻沒有足夠的背提活動+證書去展示多元的個人能力。
不過,收到拒信的人也不用氣餒,還沒開始申請的人,也不用太過焦慮。
只要你找到合適的領路人,告訴你什麼坑不要踩,什麼準備必須要做,什麼優勢一定要凸顯,你就已經邁出了申請成功的第一步。
這些年,我們深耕留學圈,受到了數百萬讀者的喜愛和關注,同時也積累下了一批業內的留學和升學指導專家,多年來也有為我們自己的一些大客戶,如明星子女,企業家後代等提供留學指導業務。
今天,我們把自己私藏的留學諮詢業務全線開放給讀者,直接遴選聘用業內升學指導師資,篩選留學圈的創辦人、合夥人和業內專家,助力大家的全球名校的碩博申請。
✅ 他們的 bg, timeline 是什麼樣子?
☑️ 500+藤校牛劍案例、藤校資深顧問 30 分鐘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