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時髦精 & 富一代們
誰能想到已經沒有流量紅利的2024年,博主們漲粉一騎絕塵的新賽道竟然是「聯合國名媛」!
真假名媛的鬧劇還沒結束,中國臉的“中東王妃”們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還忙著帶貨十幾塊的法國香水。
作為關注牛逼閃閃女青年的頻道,這期給大家介紹下真正的「聯合國名媛」吧。
根據官方報道,聯合國系統中的女性掌門人有數十位。
其中最知名的當屬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女總裁、現任歐洲央行行長:克里斯蒂娜·拉加德。
她還因為特別愛美,被稱為“金融界行走的香奈兒”。



日本雅子皇后也和聯合國頗有淵源。

▲日本雅子皇后/德仁天皇
她的父親曾任日本駐聯合國常任代表、國際司法法院院長、聯合國六大機構之一——海牙國際法院大法官,同時還是哈佛大學國際法學的客座教授;母親也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重要人物。

雅子本人作為哈佛大學和東京大學畢業的優秀外交官,是日本社會第一批職業女性的偶像。

和日本王室高圓宮親王結婚的久子妃就更有趣了,劍橋大學畢業的她如今在國際舞臺上長袖善舞。

在極度重男輕女,吃人的王室裡建立了一支女系家族,就連她教育出來的公主,也非常大女主、非常一反傳統。


我們中國也有在聯合國發光的女性們。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陳馮富珍博士,因為在擔任香港衛生署長期間抗擊禽流感和SARS的出色表現,於2006年當選世衛組織第七任總幹事。

大名鼎鼎的婚紗女王Vera Wang的母親也曾在聯合國工作。

作為高智女性的女兒,Vera Wang的精神狀態遙遙領先。
今年75歲的她剛宣佈以股東身份加入WHP時尚集團,迎接新的事業挑戰,並讓她的婚紗品牌進一步國際化發展。看來75歲正是闖的年紀啊!

大家可能不知道,瓊瑤的姨媽袁曉園是中國近代第一位女性外交家,後來也進入聯合國工作。

▲瓊瑤 / 瓊瑤姨媽 袁曉圓
還有中國近代史上最卓越的外交官顧維鈞的女兒顧菊珍,也在聯合國工作了整整32年。

▲顧菊珍:聯合國秘書處政治託管非殖民部非洲司司長、兼管聯合國退休基金委員會
顧維鈞曾任海牙國際法院副院長,他在巴黎和會上爭取山東主權的經歷被拍成電影《我的1919》,陳道明曾飾演他。

▲電影《我的1919》
顧菊珍在1971年我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席位後,多次出面為中國代表團在聯合國做了不少工作。

相信最時尚人權女律師Amal Clooney 我們頻道的觀眾很熟悉啦~

曾向聯合國前秘書長安南提供敘利亞人權問題的法律諮詢,也曾在海牙國際法院工作,並擔任哥倫比亞大學客座教授。

也是在聯合國的場合上結識了她的另一半:全球收入最高的巨星喬治·克魯尼。

你看,真正的聯合國“名媛”,不是把聯合國當拍攝道具,立白富美人設,而是本人在國際舞臺上實現了價值、激勵了更多人、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但同時,上述的她們在「被看見」之前,都經歷了太多太多的困難,大女主之路並不好走。

所以登頂的「權力女性」鳳毛麟角,這期我們就來介紹,傳奇的她們背後的辛酸史。

▲拉加德/雅子妃
P.S.結尾我會簡單分享「如何獲得真正的聯合國工作」喔

▼
影片觀看 體驗更佳
小紅書 / B站 / 抖音:摩爾家陳泰山

大家有關注職場綜藝《令人心動的offer》嗎?

國內頂尖律所合夥人劉思遠是從四線城市走出來的小鎮做題家,考上清華本碩後留在北京打拼。

▲劉思遠
沒人脈、沒資源,但憑強大的業務能力,30歲就晉升律所合夥人,是國內最優秀的證券合規律師之一。

但出色如她,當被實習生問到:作為一名女性,職場上最大的障礙是什麼時。
劉思遠哽咽回答:
“清華有一個教刑法的女老師名叫勞東燕,勞老師曾跟我說,思遠你知道嗎?你需要比同級的男性優秀很多,你才能得到同樣的機會。”
“當你出現在他們面前的時候,他第一個質疑的是你的性別。第二個質疑的是你的年齡。“

其實就連她能參加綜藝節目錄制,都是因為節目組希望有一位女性。
在《福布斯》公佈的《全球百大最有權勢女性》榜單中,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名列第二。


她稱得上當今世界「權力女性」的天花板了,有著一連竄殺傷力極強的稱號。

▲拉加德曾任:法國第一位女財政部長、G7集團首位女財長、 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史上首位女總裁、歐洲央行第一位女行長
但她也算是“歐美版劉思遠”,因為「女性」這個性別,打拼之路上不知道吃了多少苦頭。

由於拉加德17歲那年就失去了父親,是任職拉丁文教師的媽媽一手將她帶大,她明白未來只能靠自己。

▲拉加德與兄弟姐妹和父親 / 拉加德母親
15歲時因為擔任國家花樣游泳運動員的經歷,讓拉加德煉就了強大的自律能力。
對了,她還斬獲過法國游泳錦標賽銅牌呢!
但拉加德深知讀書是改變普通人命運最好的方式,因此她努力修煉成學霸。

在美國留學時,她憑出色的雙語能力,擔任國防部長William Cohen的法語助理,並由此立下了進入政壇的目標。

但當她鬥志昂揚地找工作,準備大展拳腳時,卻猛然意識到:離大譜!現實對女性這麼不友好?!
她面試大大小小的法國律師事務所都被告知:女性不可能成為律所合夥人。

拉加德回憶起這段往事時,對法國《觀點》雜誌表示:“實在太令人難以接受了,於是我頭也不回地走了。”

她只好“曲線救國” 跑去美國找工作,幸運的是,拉加德在面試一家知名律所時,遇見了她的“劉思遠”——一位自己淋過雨,所以願意給女性後輩“撐傘”的女性面試官。
後來拉加德從實習生做起,每天工作10小時、全年無休,但晉升待遇還是不如男同事。

▲拉加德先在巴黎辦事處,處理勞工、反壟斷和企業收購相關的法律事務,後調入美國全球運營中心
直到1989年,有一家美國企業想要進軍法國市場,因為看中了拉加德出類拔萃的專業能力,決定與她代表的律所簽約,這份國際大單讓她迎來了事業轉折點。

▲ 任頂尖律所貝克·麥堅第一位女主席
她後來能成為律所合夥人,首先是憑專業的實力,而且創下了律所業績歷史新高。
在拉加德的領導下,律所5年內業績增長50%,年利潤額躥升至122.8億美元!

25年的職業生涯讓拉加德積累了戴爾、惠普等大量巨頭的資源,結識了不少貴人:包括時任法國電信公司掌門人、日後將她引薦進入政壇的布萊頓。
如果你問拉加德如何頻頻打破女性的歷史,實現那麼多個”第一“,她會回答:“不要放棄你的野心,盟友要多多益善~”

她也總能果斷抓住機會。2011年,時任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的斯特勞斯·卡恩因涉嫌性侵被捕下臺,9天后,拉加德就宣佈自己將參與競選IMF總裁一職。

《經濟學人》曾這樣評價拉加德:“她的主要優勢在於吃苦耐勞,異常敬業,以及對技術細節的苛刻要求。同時,拉加德女士還有極富魅力的行事風格。”

如今,拉加德會確保工作團隊中始終有女性,並培養年輕的女性後輩接替她。
她還打破了大家對女強人的刻板印象,超級愛美愛時尚。

在穿衣單調無趣的國際政壇中,經常身著各種色彩的香奈兒套裝,愛馬仕手袋優雅登場。
儘管有媒體陰陽她“把時間都花在了打扮上”,但拉加德不care,照樣做自己,美得開心就好啦~


▲ 女性要正視自己的慾望,“想把自己打扮得漂亮也是一種積極向上的願望。”—— 《魅力》
▼

另一位東亞聯合國“名媛”的天花板,大名鼎鼎的日本雅子皇后比拉加德更慘。

她的前半生是《熱血少女奮鬥記》,後半生是《大女主隕落記》。
她為我們敲響了警鐘:婚姻,可能會徹底改變人生。

▲雅子皇后全家福
國內很少報道她少女時代,為實現外交官夢想,挑燈夜讀、力爭上游的摸爬滾打細節。

簡直是東亞做題家女孩的真實寫照,讀來很有共鳴,今天我來重點介紹下。

以下內容選自由王室宮內廳授權的傳記書《日本平民三皇妃物語》,其中透露的王室和政府首腦“選妃”的幕後細節,也非常精彩!

雅子的父親小和田恆除了前文提到的一系列身份,還曾作為首相福田赳夫的秘書,參與了1978年 《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的簽訂過程,這標誌著中日重新建立外交關係。

▲小和田恆 / 日本首相福田赳夫
雅子皇后的家族原本是沒落的下級武士家庭,但因為祖輩重視教育,出了三代教育家,改變了命運。

雅子的父親與四個叔伯均畢業於日本頂尖名校東京大學,雅子的母親江頭優美子則是日本名流子弟雲集的慶應大學校友。

所以,雅子從小也是個學業上很卷的娃。即便出生優渥,也一直遵循「教育改變命運」的信條。她兒時跟隨外交官父親先後在莫斯科、紐約生活。

7歲回到日本,為了考上外祖母和媽媽同款的女子名校——東京都世田谷區私立田園調布雙葉小學。

▲精英家庭“小姐”們的首選
從小在海外長大,不擅日本應試教育的她連續考了兩年,休息時間在私塾班裡惡補,才終於考上。

名校最重要的作用是提供優質的同學圈層。雅子的同學都是來自高階官僚,大型企業高管、醫生、律師、學者家庭的女孩們。

▲雅子與雙葉小學同學聚會
高中一年級時她又隨父親搬去美國,隨後考上哈佛大學經濟學專業,期間還在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等四所常青藤學校旁聽。

▲雅子的美國學校畢業照
用她父親外交部同事的話來講:“感覺夫妻倆完全把雅子當長男一樣培養。”

不僅為女兒提供最好的教育條件,對雅子的個人想法也充分尊重。

起初,雅子的事業心超強,做好了不婚的打算。
她在大學期間明確了當外交官的志向,讀書非常用功。哈佛同學形容她“大學時代認真且忙碌,在圖書館收集材料進行分析,到深夜還打字。”

▲ 1985年 21歲的雅子完成了哈佛大學畢業論文《對進口價格衝擊的對外調整——日本貿易中的石油》,這個論文屬於數理性研究
可她屬於work hard play hard的型別,可以和同學們討論政治哲學,也可以和大家一起參加派對,high到深夜。

但要成為外交官,哈佛的學歷並不對口,雅子又花了近一年的時間突擊學習,於1986年參加了東京大學法學部的考試。

在日本,這是一條典型的精英路線,許多政治家與官員都是從東京大學法學部畢業的。

曾與雅子一起參加考試的岡田直樹回憶道:“我前面座位上是一個穿著黑色衣服的美女,英文試卷發下來的一瞬間,唰唰地就寫上了,至少對我是很大的威脅。150人考試只通過三個人,其中就有我們倆……”

雅子曾和岡田直樹聊起不婚的話題,“想繼續工作,一生獨身,(如果結婚)不是能有力支援我的人,或許不行。”

她入學東京大學兩個月後,就馬上參加了高難度的外交官考試,並於同年收到考試合格證書,當天就作為外務省(外交部)實習生報到了。

那是1986年,恰逢日本政府推出《男女僱用機會均等法》,即首次提倡女性進入社會崗位,為女性創造就業機會。

要知道當時日本的職業女性還很少。2001年,JR東日本交通公司出現第一位女司機時,日本電視臺和新聞報紙還專門做了報道。

而雅子集諸多光環於一身,外務省也配合政府號召,給這位女性外交官新秀安排了媒體採訪。

一時間,雅子成了全日本的大名人,職業女性的“偶像”,各大媒體爭相報道,轟炸式採訪。

▲ 《日本經濟新聞》更是特別安排了大大的標題:《透過外交官考試 父女兩代的小和田》
那時的雅子總是穿著西式職業女裝,手提大公文包,儼然一位與男性為伍的女強人形象。而且她還很漂亮,很有氣質。


工作狂的她,一週中有三天是過了半夜才回家。

曾參與處理日美貿易摩擦的談判,為首相、外務大臣安倍晉太郎,也就是安倍晉三的父親等重要人物擔當翻譯,非常幹練。

也就在此時,雅子作為皇太子德仁的“候選妃”一事在私底下悄然啟動,只有極少數人知道,當時雅子一家還矇在鼓裡。

前日本駐聯合國大使中川融回憶道:“1985年,宮內廳秘密地讓我‘推薦一位皇太子妃候選人’,經過六個多月的甄選,我得出一個結論,候選人非‘那個人’莫屬,就是具有出色履歷的小和田雅子。”

呵呵,咱就是說日本王室那麼迂腐陳舊的機關,“選妃”倒是眼光毒辣嘛!快準狠地鎖定了新世代傑出女性的代表。

就這樣,在宮內廳和這位前日本駐聯合國大使的策劃下,雅子被安排在接見西班牙公主的外交場合上結識了德仁皇太子。

▲ 雅子被破例邀請隨父親參加在東宮御所舉辦西班牙埃倫娜公主到訪日本歡迎會
德仁第一次過目雅子的資料時就表示:“是位很優秀很可愛的人。”
初次見面,他問雅子“想成為什麼樣的外交官?”雅子則緊張地介紹了點自己的外交理想。

但當宮內廳對雅子進行全面的調查後發現,她的外祖父江頭豐曾與對社會造成極壞影響的“水俁病”的公害企業有關,便建議德仁斷了這個念想。

從此雅子被從候選妃的名單上除名,倆人五年沒有見面。直到德仁皇太子32歲了才決定非雅子不娶。

傳記書中最打動我的一點是:雅子父母對女兒學業及事業的全力支援,以及對於女兒作為獨立個體的尊重。

當她的父親得知,時隔五年,德仁依然將雅子視為“皇太子第一候選妃”時非常驚訝,畢竟當年的“選妃”報道鋪天蓋地,名單裡不乏日本各大財閥、舊貴族的千金們。

▲ 當時報紙報道
但他最終向上級官員表示:“以女兒的想法為優先,會尊重女兒的意願。“

後來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了,德仁前後一共追了雅子七年,才好不容易求婚成功。
一方面王室誘惑她“身為皇后更能發揮外交理想”,另一方面,德仁也比較真誠(且死纏爛打)


此外還有一則傳言,雅子婚前原本有一位男友,但死於意外車禍,至於是不是“真·意外”就流言蜚語滿天飛了。
1993年 皇室召開婚約會議,出席者除了王室成員,還有首相宮澤喜、一眾參兩院議長和副議長、最高法院院長、大法官,宮內廳長官藤森昭一負責介紹雅子的履歷,隨後全體起立表示贊成這個婚姻,全程只用了19分鐘。

總之,雅子婚禮那天確實盛況空前,全民放假,大家來到大街上目睹王妃的風采,歡呼聲一浪接著一浪,婚禮的電視臺轉播創下了79.9%的最高收視紀錄。

作為女性,一生中最難忘的時刻如此輝煌,也算不負此生了。

▲ 雅子妃的禮服由日本著名服裝設計師森英惠設計
只不過她婚後的境遇給所有有志向的女性敲響了警鐘。

在極度“厭女”且森嚴刻板的皇室裡,雅子皇后公開發言比丈夫多7秒就被批評,之後8年的時間裡她都不敢在公共場合發言,讓人窒息的細節還有許多,具體可觀看我們之前的文章複習:《日本最慘皇后:活地獄瞭解一下》。

就這樣,原本被視為“新時代皇室的象徵”,第一位以職業女性身份嫁入皇室的雅子,最終被困於深宮,患上了抑鬱症 。

外交能力什麼的根本不重要,能生出男性繼承人才是頭等大事!

▲ 德仁自己也沒法脫離王室控制,更別提替妻子出頭了
之前德仁還為獨生女愛子公主奔走,意圖修改《皇室典範》,讓女性也能繼承皇位。

但最終隨著他弟弟生出了小皇子而不了了之。

就在2個月前,聯合國消除對婦女歧視委員會(CEDAW)還呼籲日本:修改該國「不準女性皇室成員繼承皇位」的規定,這是「人權」的不平等!

結果嘛,小本子內閣強烈抗議:這怎麼算是一種人權不平等呢?

▼
就像我前文說的其實聯合國裡的女性掌門人數量不超過十位,遠低於男性。

但她們各有波瀾壯闊的人生經歷,從這些在國際舞臺上發光發熱的女性身上,我們可以總結出:
真正的聯合國“名媛”,從事著一份有社會價值的工作,實現自我價值的同時,也激勵了許多人 。

能從她們身上看到新世代的女性之光,也能看到女性的困境,不幸福的遭遇也有警示意義。

而虛假的聯合國名媛,把聯合國當拍攝和引流道具。

所以曾有一位在聯合國工作過的網友指出:想要進入聯合國並不難,花費26美元就能進入參觀。

有些博主則是透過NGO組織的邀請去演講的,並不是聯合國官方活動。

相比炫耀聯合國的飯好不好吃,不如向大眾介紹下該組織的社會價值和願景更有意義。

以及,我查了下聯合國官方公號,發現官方早就策劃過一系列《在聯合國工作是什麼體驗》的專欄內容啦~
只是表達方式很正派,少了那種譁眾取寵的文案、極具衝擊力的拍攝手法,就沒那麼容易引起大家的圍觀了。


最後簡單分享下怎麼能獲得一份真正的聯合國工作吧~
其實聯合國及下屬各大機構都有官方公號,時常釋出職位和志願者招聘資訊。

我看了下,有些支援遠端工作,有些base在紐約的聯合國總部,大家感興趣的話關注官方投簡歷就行了,So easy~

此外,我加入的APEC亞太經合組織框架下的APEA亞太青年領袖理事會,也有參加聯合國官方活動的機會。

但不少聚焦青年、婦幼、人類生存和權益問題的活動是在非洲舉辦的,並不是大家想象得那麼光鮮亮麗~
新朋友記得關關,不見不散!
也歡迎「星標」設定
▼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影片號
《普通家庭小孩 改變命運的小技巧》
《那個重病纏身的窮小孩
成了全球頂級億萬富婆》
《光芒萬丈的她》系列影片 關注影片號
歡迎關注全平臺
檢視更豐富內容

總策劃 / 責任編輯:陳泰山
運營總監:張昆
編輯主管:思益
編輯:陳泰山
後期:蓬乙
助理編輯:楊肖俊

更多牛逼閃閃女青年的故事丨名利場丨時尚圈深度解讀,關注:

